好美篇 >方案大全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5篇

教案能使老师们多多积累教学经验,教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面镜子,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5篇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能分辨出轻快、沉重的音乐变化。

2、能随着音乐变化变换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过歌曲《秋天》,了解许多动物的不同特征

2、环境准备:创设森林场景

3、物质准备: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图片各一张贴在森林场景里,小鸟和大象头饰各一套,《秋天》《大象和小鸟》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秋天》乐曲中进教室。

t: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唱歌吧!

二、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

t:森林里有谁?我们来学一学大象。看,这只大象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森林里还有谁?一起来学学小鸟。

小结:大象走起路来慢慢的、重重的。

小鸟飞起来轻轻的、快快的。

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别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欣赏ab段

t: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叫《大象和小鸟》。听,谁出来了?

2、第二遍欣赏ab段,用动作来学。

t:再来听听,哪段音乐是大象出来了,哪段音乐又是小鸟出来了?你可以用动作来学一学。

小结:大象出来的音乐是重重的、慢慢的。小鸟出来的音乐是轻轻的、飞得快快的。

3、第三遍听老师讲述故事,完整欣赏ab、ab段

t:原来这首音乐中讲了关于《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完整音乐)师指图片讲述故事

4、第四遍听音乐表演,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t:宝宝想不想来听着音乐表演这个故事啊?当你听到大象出来的音乐就做个重重的动作,

小鸟出来的时候就做个轻轻的动作呢。

四、分角色表演

t:宝宝,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表演吧!

1、出示头饰

t:请这边的宝宝扮演大象,另一边的宝宝表演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表演

五、结束活动

t:今天,我们在森林里玩得真高兴,下次再来玩吧!

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大象走的动作离开“大森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象走和小鸟飞的不同音乐性质。

2.能随着音乐变化做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导入。

2.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

(1)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出示图片,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性质。

(3)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探索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分角色合作表演。

(1)男孩扮大象,女孩扮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下,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合作表演,表演时,教师鼓励幼儿表演,要用眼睛看着自己的朋友。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备感亲切”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板书:语】师:谁来给这个字组个词?

2、(板书前加了一个“鸟”字)师:顾名思义,“鸟语”的意思是什么?

小结:我们知道,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那鸟的语言就是鸟儿用来交流的工具。

3、大家想听听看吗?(播放鸟语录音)

4、师: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那就让我们快快步入神奇的鸟语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学生自读。

出示朗读要求:(1)先读准课后的字词,再读读课文。(2)找出文中的长句子,多读一读,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二)分小节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读第1小节。(1)随文指导生字词

“矫健”(正音、通过出示图片释意);“软语”(从“软”字着手释意)

(2)指导概括第一段(第1小节)段意

(“我”爱看鸟儿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相机板书:爱鸟】

2、指名读第2小节。

(1)师:从这一小节中。老师听到了一位神人,他是谁?(公冶长)指导生字“冶”(正音;分析字形)

(2)师:他神在哪里?(他能听懂鸟语)(3)师:他听懂了什么鸟语?(燕子的呢喃软语)

(4)听一听燕子的呢喃软语。(播放燕子的叫声。理解低低的,轻柔的,像在说悄悄话。)

(5)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了什么?

课件出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指导朗读,读出燕子的呢喃软语。

(4)师:公冶长居然能听懂鸟语,真令人羡慕!你想拥有这项特异功能吗?(想)小作者又何尝不想呢?

3、指名读第3小节。

(1)课件出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学生齐读。

(2)师:这里的公冶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表示特殊含义)出示引号的作用,供学生选择。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

(3)师:这里加上引号的公冶长是特指哪一类人?(通晓鸟语的人)

(4)指导概括第二段(第2-3小节)段意

我想和“公冶长”一样精通鸟语,能与鸟儿交谈。 【板书:想做“公冶长” 】

4、指名读第4小节。

(1)师:大家见过布谷鸟吗?(出示布谷鸟图片)听(播放布谷鸟叫声)

(2师:这次老师用“布谷布谷”问你们,你们分别用“种田织布”、“勤劳刻苦”来回答老师,好吗?师:布谷布谷?

生:种田织布。

师:布谷布谷?生:勤劳刻苦。

(3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可爱机灵的小布谷鸟。学着叫一叫。

就请大家用“布谷布谷”的叫声来回答老师的问话,好吗?

师:你做什么?

生:布谷布谷。

师:你喜欢什么?生:布谷布谷。

可小作者从这“布谷布谷”的叫声中却听出了什么?指名答(种田织布、勤劳刻苦)

(4)师:这次老师用“布谷布谷”问你们,你们也用“布谷布谷”的叫声来回答老师的问话,好吗?师:布谷布谷?生:布谷布谷。师:布谷布谷?生:布谷布谷。

5、刚才的对话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有趣、无拘无束)

(齐读: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鸟儿。)

指名读剩下来的第5小节部分。

(1)注意“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写,师板书,生书空。(2)“疏忽”是什么意思?(粗心大意)“怠慢”呢?(态度不积极)

这两个词语用在这里都是形容学习态度不认真的。

6、指名读第6小节。

(1)大家看过喜鹊吗?(出示喜鹊图片)它的叫声你听过吗?(播放喜鹊叫声)

(2)师:喜鹊是报喜之鸟,能预报喜讯,你见过喜鹊报喜吗?(没有)

作者也没有亲眼见过喜鹊报喜,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谁能找出来?

(据说)“据说”是什么意思?(听说、传说)

(3)小结:正因为这是个美丽的传说,所以,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指导理解“倍感亲切”:a、倍:加倍;b、你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倍感亲切”的感觉?(偶尔翻到一本曾经痴迷的故事书;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老乡)试着说一句话。

7、指名读第7小节。

过渡:作者除了与布谷鸟、喜鹊进行了交谈,还和哪些鸟儿也进行交谈的?

(画眉、黄莺、百灵)师:仅仅是这些吗?(不是)从哪看出?(省略号)那还会有哪些鸟儿?

(麻雀、鹦鹉、海鸥、乌鸦、鹰)

那和这些鸟儿交流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齐读句子)

师:学到这里,谁来概括一下第4小节到第7小节,主要讲的是什么?

(“我”通过与布谷鸟、喜鹊、画眉、黄莺、百灵等鸟交谈之后,明白了很多道理)【相机板书:与鸟交谈】

师:这就是课文的第三大段。

8、过渡:鸟儿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你想跟鸟儿成为好朋友吗?

?相机板书:与鸟为友】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同学们,鸟语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一份贵重的礼物,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去倾听,都能听到最美妙的声音。

2、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多搜集一些鸟语,下节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并重点学习运用这一课的表达方式。板书设计:爱鸟

想做“公冶长”鸟语与鸟交谈

与鸟为友

教学反思:

?鸟语》这一课,孩子们是喜欢的,因为他们阅读后就会自动发现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公治长是通晓鸟语的专家,明白“人有人言,鸟有鸟语”;能很快找到警醒自己的那最有价值的语言:“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

2.能倾听音乐进行表演,遵守游戏规则。

3.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鸟和大象》小鸟和大象的头饰若干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用手的舞蹈,讲述故事《小鸟和大象》

森林场景,教师用手的舞蹈来表演故事。

教师:你看到了森林里面有什么?

二、教师跟着音乐讲述故事,引出游戏主题。

1.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听一听是哪个小动物来了?播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的声音?(小鸟)

2.请幼儿来说一说并学一学小鸟是怎么飞的?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

3.再听听哪个动物又来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大象走着走着走到了森林里,小鸟听到了大象的“咚咚咚”的声音,吓得全都躲在了大树后面,大象走啊走啊走的累了,就躺下休息,忽然它觉得身上好痒,身上都是小虫子,小鸟看到了,该怎么办?

5.大象得到了小鸟的帮助,对小鸟说“谢谢”,然后它们一起开心的玩。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当大象出来的时候小鸟全部都躲在大树后面,当音乐变化时大象觉得痒的时候,小鸟出来帮助大象。和幼儿一起来玩游戏,随着音乐的变化,一起来表演《小鸟和大象》。

四、带上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角色进行互换。

教学反思:

通过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了应如何“倾听”,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有几点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太多,在听音乐学小鸟飞的过程中太过于集中。

2.教师在引导过程中给出的'提示比较多,为了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提示应当少点。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一个故事让幼儿很容易就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并有了倾听的愿望,因此,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带着这一愿望进行第一步“听”的活动,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中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在听的基础上表现出所听到的指令,我在这时发现幼儿对“听”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便发出了较有趣味性的指令,更激起幼儿的兴趣,如:在音乐的变化中学习不同的动物的动作。以后将总结经验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提高倾听能力。

园本小鸟与大象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旋律的亲切,舒缓,感受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感。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边唱歌曲边和老师做游戏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袋鼠图片,袋鼠快乐生活的视频。

2.歌曲《袋鼠》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那今天呢老师又带了一位动物宝宝,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呢?(教师出示袋鼠图片)。那刚才小朋友门卡闹的是哪位动物宝宝?(袋鼠)。好,现在呢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袋鼠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袋鼠宝宝他是怎么生活的?(教师播放视频)唉,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袋鼠宝宝他们生活得快乐吗?喜不喜欢袋鼠?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袋鼠宝宝呢?(想)老师也很喜欢袋鼠宝宝,所以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袋鼠》,我们先听一听袋鼠宝宝是怎样唱的吧!(播放录音)

2.学唱歌曲袋鼠。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袋鼠宝宝,乖乖??)那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还有什么。 ①教师范唱。老师唱的好不好听?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呢?(想) ②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可轻轻摇头)。小朋友们谁知道歌词“乖乖”和“相亲相爱”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幼儿:乖乖—袋鼠宝宝。教师: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理解相亲相爱一词)。

③教师和幼儿再来一起学习歌曲。四.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动作里面可体现出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的感情。游戏可多进行两次)。五.结束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教的儿歌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那回去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不好?附儿歌:袋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乖乖和妈妈啊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还不错,幼儿表现很好,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所体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主要有:1.教师自身设备—耳麦声音太大,听觉效果不太好。2.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准备的太多,不宜小班幼儿学习。3.在准备过程中把课前需要做的东西拿到了课堂教学中。如:认识代数和了解袋鼠的活动,这也是导致课堂导入太多的主因。4.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在事先准备音乐时没有和自己要教的音乐配套起来,导致幼儿听起来模糊不清。希望在这第一次的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快快成长,成熟起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园本培训工作心得体会8篇

园本课程建设心得体会7篇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推荐7篇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最新7篇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优秀6篇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7篇

园本教研总结报告推荐6篇

园本教研总结报告参考6篇

园本教研心得体会最新8篇

园本教研心得体会优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44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