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事迹材料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8篇

事迹材料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不断追求卓越,通过事迹的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成功者的智慧和经验,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8篇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1

3人航天员小组中,首次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汤洪波是湘潭县人,他也成为湖南“飞天”第一人。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的时候发动机发出那种轰鸣声,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面钻来钻去,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感觉很惬意。”汤洪波说。

当年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在新疆,经过8年的飞行训练后,他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汤洪波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

进入航天员大队后,他一直坚持各种训练,为飞行做准备。

现在汤洪波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位置,还摆放着他当空军飞行员时戴的头盔,它记载着汤洪波曾是一名优秀空军飞行员的经历。转做航天员的这些年,汤洪波虽然没有飞,却在时刻准备着。其间,汤洪波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等。每次,他都咬牙坚持,努力去克服,最终通过了一项项训练。

他始终坚信,这是他厚积薄发为空间站建设作贡献,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

2021年6月17日,机会终于来了。历经11年磨砺,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的汤洪波,带着他的飞天梦想,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奔向苍穹。

6月18日7点20分,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天和舱内有几个包裹已经从原来的固定位置被拆解出来,呈飘浮状态,航天员汤洪波手持一把电动螺丝刀,在拧螺丝;在他旁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互相配合进行工作。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从开舱门到航天员回到核心舱,一共用时6小时47分钟,远长于第一次在2008年实施的出舱活动时间。3名航天员有明确分工。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2

3月5日,陆鸿告诉记者,多亏当地政府帮他解决了厂房问题,他的相册工厂才能做起来,甚至在疫情期间还新增了外贸业务,目前工厂各个渠道的网店有十几家,厂里的48名员工中,有35人是残疾人。2024年,工厂的营业额达1300多万元。“就像《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说的人生贵自强,一方面确实是我自强、坚持,另一方面,我也遇到了很多贵人,包括政府也协助我度过了很多难关。”

站上课堂分享创业经历 希望对这个奖问心无愧

十几天前,陆鸿就参与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录制,但回家后他仍旧全身心扑在工厂里。生活似乎没有变化,但陆鸿又确实发生了改变。他说,镇里之前就想给他开个课堂让他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但他一直犹豫着,录完节目回来后,他答应了。“镇里领导一直很重视,我想着我都感动中国了,还应该感动更多人,就胆子大了一把答应了。其实我还做的不到位,如果是我自己评,我不敢说自己感动中国,希望多做点事,对这个奖问心无愧。”

一路走来,陆鸿身上体现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他常说“干就行了”,“所以我们结合他的自强故事,推出‘陆鸿·gan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分享他的创业奋斗经历,感动鼓舞更多的人走好自强人生路。”接下来,当地还计划让“陆鸿·gan课堂”走进校园、社区,激励更多青年、创业者、残疾人等群体。

3月3日,陆鸿第一次站上了这个课堂,给镇上的约80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说自己起初特别紧张,但他明白一定要走出这一步,“我讲的时候,下面好几次响起了掌声,有的人还流泪了。”陆鸿开始相信,自己的经历确实能激励一些人。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3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文物事业中,在大漠深处一呆就是47年,为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经千百年来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已经十分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樊锦诗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贯彻国家“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重视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她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路子,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文物保护方面,樊锦诗同志和她领导的团队,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上建立一整套遗址管理制度、有效地阻止了人为因素对石窟的破坏,通过环境监测与研究,对莫高窟窟区大环境及洞窟小环境做出了科学的质量评价;以工程阻沙、治沙、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防护系统已成一定规模,沙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年研究和探索,确定和形成了一套砂砾岩石窟崖体裂隙灌浆、风化崖面防风化加固的材料与工艺,有些技术从材料到施工工艺均为我院所独创。探讨了病害产生的机理,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不断改进壁画修复技术,实验筛选了几种新的修复材料,等等,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真正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同志在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始终意识到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她首次提出将考古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敦煌石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的关系研究,主持申请了国家文物局项目《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化科普》,并亲自调查洞窟、崖面现状,根据考古断代第一次提出莫高窟南区中段在上有过不同规模的三次坍塌的观点,并初步复原了历史上崖面原始形态。

她注重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的展陈传播敦煌艺术;提出“数字敦煌”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储存和展示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策划实施了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为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了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樊锦诗同志最早提出利用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协调有关科研单位,申报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了《曙光天演power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也已通过“863”计划专家组的鉴定。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墙壁上的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到人们面前,并在敦煌壁画的艺术复原与艺术创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樊锦诗同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合作,按照"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使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在她的组织、领导下,中外友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严峻斗争中,__消防“战役先锋队”队员__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在消杀一线,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展现了人民消防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3月8日,根据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__大队抽调两名业务骨干组建“战疫先锋队”纳入全县消杀队伍,执行消毒消杀任务,__县消防救援大队一级消防士__主动请缨,全力投入到防疫消毒任务当中。

在确定好消杀路线和区域后,__穿戴好防护装备,袖口、颈部做好密封处理,踏上战“疫”征程。明知前面危机四伏,却奋不顾身往前冲,用行动铸就了最亮的风景。他背着40斤重的消毒液药筒,每天近7个小时的洗消,克服无法进食、进水的'身心压力,徒步走完消杀点的每一个角落,在充满刺鼻消毒水味道的环境中来回穿梭,挥动着他们手中的消杀武器,及时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连续的消毒任务,他被刺鼻的消毒剂熏得睁不开眼睛,长时间的负重,后背被磨得通红,脚也磨起了水泡,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依然枕戈待旦、风雨无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使命与担当,激励着他逆行而上,作为一名党员,__用坚定信念构筑起严实的疫情防控环卫防线,以坚定的信念坚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以朴实无华的行动、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5

历史的星空,因有许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就是其中我最佩服的一位。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这是张爱萍对他一生的概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了他。

在1986年里,国内公开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人们终于解开当年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的谜时,邓稼先却没有机会去受到别人的崇拜了——他已安然地闭上了眼睛,跟这个世界再见了。但,他那两弹元勋的称号,却永久地闪耀着光芒。

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直站在中国核武器和氢弹研究的第一岗位上。在一次核试验中,满载着邓稼先及其他人希望的核弹,直接从高空中摔到地上,没有出现那代表着成功的蘑菇云。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出现蘑菇云呢?百思不得其解的邓稼先,硬是一个人,亲自去找碎片查明原因。他一个人捧着核弹碎片,像捧着宝贝似的仔细检验。后来得知是降落伞的问题,他才沉重地松了一口气——其实只是因为降落伞!但,他却因为这件事,受到了严重的辐射。其实他也知道这样会受到辐射!但,他却毫不犹豫的去了。他已经受到了一次致命的伤害。

在之后,他衰老得特别快,最终以癌症住进了医院。杨振宁去医院探望邓稼先,拍下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照片中,邓稼先拖着沉重的身体,勉强地露出了微笑——在他身体里,出血不断,止都止不住。

他死了,我想,他应该是带着满足辞世的——他已经通过自己一生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把成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祖国,完成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建设好祖国。

他是最有中国人朴实气质的人。我每次想到邓稼先,脑海中就会浮现着这幅画面:在蓬断草枯的沙漠,狂风呼啸,荒芜生机。邓稼先不顾这样荒凉的环境下,依然在测试导弹。他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永远杰出的贡献!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6

有一位科学家,他十分伟大,为中国军事、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有的中国人,都应当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还是和以前一样弱小,任人宰割。那时,邓稼先与其他十几位科学家从美国毕业归来。一天,一位元老级的科学家找到了邓稼先,说:“稼先哪,国家正要研制一个“大炮仗”,想邀请你参加你愿意吗?”邓稼先说:“当然愿意”

后来,邓稼先得知“大炮仗”是原子弹时,非常为难地说:“什么,研制原子弹?我能担当这个任务吗?”但为难归为难,不久,邓稼先还是来到了研究基地。当时,研究基地还是一片森林,他报道后就开始盖房子、推车、运泥等。

以前,中国和苏联关系很好,苏联答应给中国一个原子弹的模型。但是由于中国不听从苏联的命令,苏联撕毁了条约,不给中国原子弹模型,还把在中国的一批苏联专家撤走了。因此,原子弹的模型就要邓稼先自己做了。

邓稼先并没有灰心,他先后设计出原子弹模型、研制图表等一系列的试验品。他对大学生(当时就只有一些大学生能帮他的忙)说:“我们不一定出名,但我们一定能吃苦!”他们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放在了研究原子弹上。邓稼先一天到晚就是左摇右晃,时时刻刻想着原子弹。

终于,在邓稼先等人的努力下,“轰”地一声巨响,金黄色的沙漠上空升起了浓烟滚滚的蘑菇云。中国向世界宣告:我们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了!

邓稼先同样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与我们同样出生在华夏大地上。可他更是伟大的,他永远前进着,为祖国而献身,全身心的投入在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工作中。在邓稼先眼中,有国即有家,用自己一生,为国之复兴,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7

用爱浇灌,让山里娃更加自信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__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主题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00后杰出人物及事迹篇8

“徐书记,在我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帮助了我,现在国家有困难了,我也没有钱和物捐,但我得出一份力,每天看你们都这么辛苦,我也想帮你们分担一点……”这是濠城镇马田村一个贫困户说的话。

刘素侠是马田村的贫困户,家里只有她和儿子两个人生活,因为儿子患上尿毒症,高昂的医药费致使她家成为了贫困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没几天,刘素侠就找到马田村的书记,积极要求加入到志愿者队伍里来。

新冠疫情疫情发生以来,刘素侠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心里想着帮着村上出把力,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恰在此时,她看到村干部拿着喇叭到处宣传,心想:这样简单的活我也能干!于是就迅速找到马田村的党支部书记,要求给自己分任务。她每天早上七点钟就开始用小喇叭宣传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的知识宣传,早中晚在村里宣传三次,其余时间就把喇叭放在人容易扎堆的地方宣传,然后她自己就到马庄桥头卡点值勤,任何外村的人都甭想从她那个卡点进来,用她的话说:我不能让外来人员把病菌带我们村来。

在刘素侠的先进事迹鼓舞下,越来越多地村民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上来,他们有的加入到疫情防控值守,有的加入到排查登记,有的参与防疫知识宣传,有的没时间加入到“战疫”当中的村民,就捐钱捐物,这些志愿者们共同汇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00后教育心得体会参考8篇

00后大学生总结报告参考8篇

优秀人物及事迹优质7篇

优秀人物及事迹7篇

优秀人物及先进事迹5篇

近代人物及事迹5篇

抗日战英雄人物及事迹6篇

现代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迹7篇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7篇

90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76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