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优质的事迹材料能够敦促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篇1
2021年9月新学期,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一(2)班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他坐着轮椅,由妈妈在教室陪着一起读书。他有专门的课表,除了一(2)班,一年级的所有教室都向他开放。
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发展,他也许只能活到6岁,由于家长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他有一个愿望:上学。
孩子的愿望能实现吗?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毫不犹豫地答复:不应该剥夺任何一个孩子求学的机会。
于是,卢湾一中心小学便在暑假期间开始为这名学生的入学做准备。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家访,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并为他定制了课表:学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个班级进行相应的教学。无法上体育课?为了他,学校把整个一年级的课程进行了调整,让他享受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课程。
他拿着为自己专门定制的课表说着:“课表上的每门课我都很喜欢,都想上。”他甚至燃起了希望:某一天能够在专业指导下参加体育课,“体育课时哪怕不能参与,就在旁边看看小朋友玩,我也觉得很高兴。”
让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并不是个例。作为一所公办小学,该校实施全纳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此前也曾经接受过患脑瘫的学生等特殊孩子随班就读。
渐冻症孩子的笑脸深深打动了吴蓉瑾。“我们去关心他,孩子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每一个孩子难道不是一种教育吗?” 在吴蓉瑾看来,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动交流。
情感教育,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特色,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最好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篇2
专业敬业,他多次创造救援奇迹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篇3
孙丽美同志在防抗“卢碧”台风工作中,她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不幸被洪水冲走,因公殉职,年仅44岁。她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真情服务的典范。她十七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本色。
孙丽美同志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关键时刻挺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我们要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两个维护”融入精神血脉、转化为行动自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不辱使命。
作为一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基层一线,每天都与群众打交道,我们要像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抗台防汛中被冲入河水后,她决然挣开同伴施救的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着维护他人安全。我们要向孙丽美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甘于吃苦、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争做一名合格党员和优秀干部。
无论是在基层日常工作,还是在急难险重的时刻,她永远都冲向第一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深入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孙丽美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奋斗在基层的党务干部,要向孙丽美同志学习,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篇4
时代造就英雄,平凡中彰显伟大。孙丽美同志在防汛过程中不畏危险,为避免洪水祸及身后村庄百姓,亲力亲为清理淤积物,却不幸于被洪水冲走遇难,这样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动容。灾难面前,是千万个孙丽美同志筑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长堤,他们是和平年代里低调行事、事必躬亲、勤勤恳恳的时代楷模。
孙丽美同志将基层干部的担当与作为体现的淋漓尽致,于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牵挂同事、村民的安危,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以这些时代楷模做自己工作中的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民装进心里,明白肩上的责任,踏实做事,不骄不躁,为基层工作、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的流血与牺牲与无数共产党员、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换来的,作为共产党员,要时刻铭记并弘扬党史中的优良传统,牢记初心与使命,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发展开新局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日常工作中,与村民的交流中不难发现其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对政府人员的信赖,我想正是千万个孙丽美同志的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才换来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虽生命已逝,但精神却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
时代楷模党员先进事迹篇5
吴蓉瑾,全国少工委委员,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孩子称吴蓉瑾为“云朵妈妈”,家长喊吴蓉瑾“秒回校长”,同行叫他“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像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校长吴蓉瑾的闪闪发光的勋章。吴蓉瑾扎根基础教育27年。曾获得时代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理想信念的播种者:为青少年学子播种红色初心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这里毗邻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学习资源。面对在改革潮头、黄浦江畔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吴蓉瑾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第一个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红喇叭”。历经十六年,“红喇叭”社团已培养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过千场。这些平均年龄10岁的“红领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传承路上的小不点”,已逐渐成为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16年来,小讲解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讲解方式也从普通话讲解,拓展到沪语、英语讲解,还创新了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经成为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全校1330名学生均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
许多已经上了大学的小讲解员回忆这段经历都很感激:“这么多年,一大纪念馆的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的种子。”
吴蓉瑾还在学校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一课”“中国人过中国节”“学雷锋学劳模”等专题课程和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吴蓉瑾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以红色为主题,导向鲜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正是学生们理想信念养成的新鲜养料。
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完整人格。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吴蓉瑾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吴蓉瑾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吴蓉瑾还开设了上百节情感教育示范课,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