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与兴趣,通过合理的教案安排,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增强教学效果,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老师的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写老师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在学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对于一些不明白的词语或专用术语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构想:
本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师要从整体出发,紧扣重点语句,挖掘课文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3遍,记住字形。读词语2遍,准备听写。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③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努力读出感情;准备提出自己觉得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向老师、同学请教。
④准备交流初读收获、疑问。
2、指名4人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他同学写在自备本上。
3、指名读词语,齐读。
4、提出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教师适当指导。
(1)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理解“轻而易举“)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倒装的因果句式,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5、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或开火车读课文。读完一节,评一节;正音、指导停顿;个别句子领读、齐读。
6、交流初读收获与疑问。
三、理清课文条理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1、2自然段。
概括:自然界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板书)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课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3、4、5、6自然段。
在学生朗读每节后,做总结,并板书:
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
3、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这是一个感叹句,是作者通过这些具体例子说明后,发出的由衷的感叹。(与文章的开头联系起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4、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四、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1、课文第二部分举了“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较一下,这六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教师讲解两种写法:具体介绍、简单列举)
2、课文中还有属于简单列举的例子吗?(出示课文第一句)
3、把课文的三、四、五段浓缩成一句话(即简单列举)
提示学生可以采用两种句式:
(1)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2)人们模仿……(制造)出了……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自由记忆生字字形。
2、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3、指导书写难写字、易错字: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学生回答)
二、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_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卡片: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5)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6)指读句子。
(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3)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人类认真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我们人类从1903年到现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啊!
(14)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三、学习四—六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_第四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
(2)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可惜是没有声音的,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出示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评议)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呢?(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
_第五段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5)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建筑还有许多。(图片欣赏,教师稍作讲解)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1)出示第六段,一起读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简单列举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
(1)指读句子。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2)齐读。你们觉得这个自然段跟课文题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3)学生自读课题和一二两节,讨论交流,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
写老师的教案篇2
活动目的: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对我们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通过本次活动,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回报父母恩。
活动准备:
1、制作班会活动设计。
2、学习一歌一诗《感恩的心》《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娶努力。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二、感恩父母
主持人:父爱无言,却博大深沉。父爱无语,却真挚长久。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他们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们;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
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让我们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1、了解相关故事
故事1:2004年8月,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带着相机、背着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没想“咚”的一声跳了下去。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间,童童流着眼泪说:“妈,我以为我死了呢。”刘燕眼泪倏地流下来,“儿子,你是妈妈的全部。”
故事2:2003年2月,60岁的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胡立新:“什么比你的命还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主持人: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可我们又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呢?
3、讨论:我们在家里经常对爸妈说的话是什么?爸妈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什么?
感悟父爱母爱,体会人间真情。
4、欣赏视频,请多关心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
5、现在的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三、感恩升华
1、思考:除了父母,我们还要感谢哪些人?
2、诗歌朗诵,情感升华。
3、感谢仪式,送上祝福。
4、教师总结。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珍惜,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态度。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写老师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写老师的教案篇4
一、班队会目的:
1、通过班队会课,体会父母、老师的爱与付出、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二、活动过程:
教师:大家下午好!一(1)班“感恩教师”班队现在开始!
教师:感恩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做起来很简单。当他人向你投来美好的目光时,你要回赠一个亲切的眼神,当得到他人帮助时,你要投去一个甜甜的微笑,当受到他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我会努力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感恩?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畅所欲言。
生1: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浓浓的爱,我们应该首先感谢他们。
生2:我知道我们同学中,有一位妈妈他每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
生3:我知道很多爸爸为了赶着接送我们的孩子,忘记了一天工作的劳累;
生4:我还很多次看到了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准时接送我们,在风雨中等候。
生5:同学们,养育之恩永不忘怀埃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爱啊!
生6:爸爸妈妈是把生命给我们的人,他们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们,使我们长大成人。
生7: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传授知识,讲授道理,也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的成长,从他们发黑的眼圈和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他们每天有多辛苦。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你看到老师们为我们做了哪些?
生8:老师我们非常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想大声的向您说一声(全体同学向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请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教师:同学们人生的路上,老师永远是那盏最亮的指路灯,千言万语都说不完我们对老师的感谢。那么,就让我们用一首歌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谢吧!请欣赏《每当我走过你窗前》(合唱)
教师:是啊,多少个深夜,大家都睡觉了,老师您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准备教案。这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赞扬,只是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请欣赏诗歌:《谢谢您,老师》
教师: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美丽;感恩,让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愿我们常怀感恩的心投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
写老师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萧伯纳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谁是大作家的小老师?我们来揭开这个谜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了谁?
2、你从哪里看出小姑娘很可爱?
划出文中的外貌描写,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3、填空:( )小姑娘可爱极了,( )萧伯纳非常喜欢她。
( )萧伯纳非常喜欢小姑娘,( )同他玩了很久。
4、萧伯纳访问莫斯科,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时间对他来说一定很紧,可是他却同一个陌生的小姑娘玩了很久,你感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学习第二部分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读读课文第二段,划出萧伯纳的话。
2、学生回答:“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3、齐读这句话,思考:如果你是萧伯纳,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4、交流。从同学们回答时的表情、动作、语气,可以看出你们见到大作家萧伯纳一定会----“惊喜万分”。你们的这些表现,萧伯纳有没有想到?(想到)这就叫做“预料”。
5、你从哪里知道萧伯纳预料到这些?(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读好萧伯纳的话。
6、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有没有“惊喜万分”?她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7、这就叫“出乎预料”。还有那个字也表示“出乎预料”(竟)
8、读读小姑娘的话,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
a、小姑娘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好在什么地方?
b、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自己为世界闻名的英国著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9、这是个怎么样的小姑娘?(天真可爱)朗读小姑娘的话。
10、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夸了。”)
a、“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b、“意识”是什么意思?(换词语)意识到了什么?
c、给“自夸”换个词语。“刚才太自夸了”指的是什么?读一读他自夸的话。你觉得萧伯纳自夸了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10、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
四、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刚才太自夸了。”
学生讨论回答。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讨论回答,要点:
(1)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2)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
(3)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大作家萧伯纳称小姑娘为老师、
3、课题为什么要叫大作家的小老师呢?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谁也会是我们的老师?练说。
书籍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爸爸妈妈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因。
电视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因。
2、是呀,生活中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寻找,虚心学习,一定会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我们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写老师的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暑假生活,品味其中的各种滋味,为新学期教学做铺垫。
2、回顾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表扬发挥的比较好的学生,明确只要踏实认真,就能获取。
3、回顾课堂常规,实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自己上学期的欠缺与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从而下定决心认真踏实上好本学期的每一次课。
2、实行课堂常规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说说暑假的味道。
1、师: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吧?那你能将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天或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能够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能够说说自己在假日里的'小插曲,也能够说说自己取得的收获。
2、小组内畅所欲言。
3、指名上台讲,教师稍作点评。
4、师:刚才同学们讲得非常精彩,看来暑期生活很丰富啊!
(二)、总结上一学年的学习情况
1、师: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暂且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回顾一下我们上学年的学习情况!
2、集体回顾。
3、请学生站起来回答,实行总结。
4、总结:平时上课专心听讲,踏实学习,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能取得新的成绩,
写老师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2、能用“老师,祝您……”“祝老师……”等句式表达对教师节日的祝福。
3、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听收音机、看新闻、读报纸,了解有关教师节的内容。
课件准备:老师带幼儿活动的图片5张;《老师的节日》图片6张;介绍教师节的录音。
活动指导
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说一说教师的工作。
——图片上老师在做什么呢?你们觉得老师辛苦吗?
小结:老师一天很辛苦哦,教会小朋友很多本领的同时,还要照顾好每个小朋友。
播放录音,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今天是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今天还有谁也过节呀?
小结:今天是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是所有的老师,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老师的节日。
我给老师送祝福。
1、观察课件《老师的节日》中的第一幅图。
——图上的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觉得,小朋友对老师说了什么?
2、小朋友使用“老师,祝您……”“祝老师……”等句式对教师说一句祝福的话。
互相交流送祝福的不同方式。
播放完整课件《老师的节日》,引导幼儿说出教师节送祝福的方式。
——除了说祝福的话,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对老师的爱呢?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找一位喜欢的教师,用某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爱,如抱抱教师、给教师捶背、亲亲教师、送一幅画给教师……
写老师的教案篇8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学习语文知识的态度端正,但是大部分同学思想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欢坐享其成。三分之二的学生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学习需要老师强制性的施加压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热爱、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回忆往事的,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
三、教学目标:(按三维目标建立)
1、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教师】: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说说你心中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课堂导入【师: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刚刚也说了自己心中所喜欢的老师。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介绍作者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后进入简易乡村师范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让我们去文章中看看作者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蔡老师的品格?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读一读,并口头组词。
芸yún痣zhì阀fá褪tuì(卜bǔ)
3、请个别同学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抽查生字新词较多的段落)。
4、“难忘”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温柔”“美丽”概括了蔡老师的`特点。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围绕着“难忘”具体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几件事写出了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注意说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意见。
3、集体交流。
(本文共记叙了7个生活片段: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②课外,老师教我们跳舞;③假日,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平时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校内,老师排除小纠纷;⑦假日,我梦里寻师。其中①②③④⑥主要写出蔡老师的“温柔”“美丽”。)这七件小事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的结构疏密有间,更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的步步加深。
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先读1—4个生活片段,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想或评论,然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读,然后同学间交流。
3、集体交流。
让学生充分谈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认真体会下列句子: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画线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在她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看)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看到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第一次)吃了蜂蜜。(把画横线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好不好?为什么?
(从前4个生活片段可体会出:①假生气——真爱学生;②教跳舞——关系密切;③观蜜蜂——良师益友;④教读诗——影响深远)
4、小结:是啊,像这么“温柔”“美丽”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请同学们带着对老师的爱齐读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字幕。)
你能用上关联词“即使……也”“连……都”赞赞蔡老师或你喜欢的老师吗?
“是啊,这么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他……”再读文章第8自然段。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依恋)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教后反思本次教学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同时也存在不足,比如说分小组讨论时,指导得不够,了解情况也不多,以至于学生出现思路偏差。在思考回答归纳总结时,引导学生表述方面做得不够好,没达到训练目标。
此外,还是觉得自己的语言不够丰富生动,本课还应把学生情感激发和引导出来,学生朗读程度不够,教学设计内容偏多。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问题去被动思考,他们的情绪表达只停留在较表面化的层面上。
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完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