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的思想层面和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极大的进步,我们的内心总会因为身边的小事而产生波动,记得写体会记录自己的收获吧,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1
这次疫情,延迟了开学,看似假期延长了,其实对老师来说,是一次改变和考验。
刚接到通知要直播教学,内心是忐忑的。没有学生的互动,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效果;直播教学面向的不光是学生,也会有很多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学习,直播更像是一次大型公开课。
第一节备课,我加班到了凌晨1点,各个环节都理清理顺了,才安心的关上了电脑,可是躺在床上却失眠了。有紧张,还有期待,期待不一样的形式,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节,讲授的是位置与方向的例1,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因为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我就从校园讲起。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再教给孩子们一些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利用太阳、北极星、树叶的疏密、年轮、风向等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知识能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直播课热热闹闹的讲完了,可是一点也不轻松,也不知道学生掌握的如何。从布置完作业,就开始一个一个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每一份作业都耐心的圈划和点评。从作业中看出来学生的掌握情况,比我预期的要好,原本的担忧也没有了。作业的正确率很高,字也写的工工整整。看来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家长在陪同孩子的时候,也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学习了。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2
你们还好吗?医院里还是彻夜灯火通明吧!
在这个本该举国同庆的夜晚,我们不幸与病毒撞了个满怀。春晚突然间失去了它浓厚的年味儿。我躺在床上,刷着微博,内心百感交集。热搜榜上关于疫情信息的热潮迟迟不肯褪去,多么希望第二天醒来时,中国这只雄鸡能褪去这层我不喜欢的“红”。
“泡面,蛋黄派,饼干。”这些突然间映入我们眼帘,这是20__年你们的年夜饭。没有了团聚的欢乐,只剩下冰冷的医院,疲惫的你们和痛苦的病人。在这漫长的夜晚,多少人在无声地哭泣。“我不想回家吗?我不想回家过年吗……”这是某位武汉医生在电话里的哭泣,我抬头看了眼电视机里面一片祥和正能量的画面,多希望此刻你们也能和我们一起享受这份美好。“给我一次机会,我申请到呼吸科去。”这是武汉市某医院7名医生向组织提出的申请。一份又一份的请愿书,你们签下的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更是你们向向所有中华儿女做出的承诺。
自20__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无数医护人员在除夕夜背离家乡前往武汉,踏上了抗击不明肺炎的征程,成为这个夜晚最美的逆行者。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宁静,仿佛18年前我们所经历的“非典”一般搅乱了人们的心绪。国难当头,景点影院可以关闭,图书馆饭店可以关闭,学校可以延迟开学,公司可以延迟复工,商店也可以暂停营业,但是医院的大门必须全天候24小时救治被肺炎感染的患者的性命。
请你们不要灰心丧气,这一刻,在和病魔战斗的不止你们,还有彻夜不眠建医院的工人兄弟们,还有努力研究疫苗的科研人员,还有充满爱心的普通民众和海外华侨,我们每个人都在与你们并肩作战。“长长的黑夜它到底还黯然多久,闪烁日光灯它原来就是种烟火……”耳边是这首温暖人心的《stay with you》,请你们要对我们有信心,我们也同样对你们满怀希望。你们要相信,在你们身后,有千千万万颗记挂着你们的心,抗击疫情的路上,不孤单。
“isquo;ll stay with you,等待着日出,不想说多累多辛苦,总有人会知足……”就像这首歌唱的那样,白衣天使们,你们别怕,我们都在。稳住,我们能赢!
愿一切回归最初,你们平安无事,凯旋!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3
上世纪六十年代,交大人在国家的召唤下义无返顾地踏上了西迁的路,他们或举家西迁或孤身一人扎根于西部,不畏惧西部条件的困苦,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光辉的岁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动容,令人震撼,他们是西部最伟大的建设者,最崇高的建设者。
“西迁精神”的光辉时时刻刻洒向四方。它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工作中困难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有价值的牺牲,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担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60余年前一批青年人的集体选择,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扎根黄土地,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的力量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守责任使命和时代担当。
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是新时代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和内涵,作为一名新时代研究生党员,应当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厚植家国情怀,传承“西迁精神”,胸怀大志有担当,胸怀祖国有抱负,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造福基层人民群众,为青春渲染奋斗的色彩,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4
20__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新冠病毒的突然来袭,让国人有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过年不走亲戚、第一次过了年十五还未开工、第一次名正言顺的被迫留在家中陪家人、第一次在有生之年经历了封城、第一次让孩子们把寒假过成了暑假……这当中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在20__年过了把“瘾”。
教育部的一句停课不停学,让老师们着实忙乎了一大阵。许多老师第一次尝试直播、录播,然后各处寻找不卡的网络平台,为的是在原定的开学季实现停课不停学。
通过一系列的折腾,不少老师将会成为直播高手,全国教师都将玩转信息化,各类资源更是信手拈来。
作为学校众多工作者中的一员,我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晚半个月学与学科相关知识,是否会真的会让孩子荒废学业?国家的停课不停学是否有更深层次的概念?
也许是因为我家娃还未上小学,体会不到家长们的焦虑。经过我不成熟的思考,我在想,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但希望能和你一起探讨一下。
国家的停课不停学,重点在于“不停学”三个字,而这三个字不仅仅适用于这次疫情期间,它更应该形成我们的生活习惯,贯穿我们的一生。而“不停学”中以学为关键字眼。而“学什么,怎么学”是需要深思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课本相关的知识变得简单乏味,即使加上老师的声情并茂也难以提起孩子们的兴趣。而在这个假期,孩子们多数属于临时回老家过年,身边随带有课本的似乎也不多,能够把心思放在课本上的更是少之又少。那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学些什么呢?
我认为,在这个假期,最需要学习的是以下几点:
1、学习规划生活
父母难得有空陪伴左右,教会、引导孩子规划自己的生活,包括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分配时间尤为重要。
2、学习烹饪
烹饪是活着的一项必备技能,学着做做饭挺好,还是一项非常好的亲子活动,增进感情就更不在话下。
3、学习拓展眼界
课本的知识是基础,翻来覆去的学习,一没效率二没效果,但如果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看看平时无法涉及的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或者学学一些心理课程、科学课程,是否会更有趣些?
4、学习与人相处,增进感情
平时为了成绩二字,把自己逼成了孩子厌恶的那个人,在空中课堂里能否接地气些,和孩子们唠唠人生?
之所以不让上新课,正是因为国家了解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这个教育现状更多的是因为家庭的背景和我国网络的稳定性,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一,无法全员实现学校里的教学,我国的网络平台是否真的有这个能力承载以亿计算的学子的学习?所以,真的希望老师们在备课时,多多想想,多一些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未来,他们需要什么?切勿成为焦虑的传播者,20__对于国人而言,已经实属不易,请相互拥抱和理解!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5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后期,“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在我看来,“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乐”中作乐的乐观主义、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为党的教育科技事业奋斗奉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是广大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创造伟大业绩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遵循。
老一代的交大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广大的西部亟待开发之际,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黄土高坡,来到当时还很落后的古城西安,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在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以交大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更是一个甲子时光孕育传承下来的交大的文化基因与优秀传承。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向那些为了中国的发展无私奉献的前辈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和践行西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扎根基层,奉献人民。同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学生会的各项工作,服务学院,服务师生。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要着重学习格局与担当、实干与速度、带动与传承,做好“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新传人。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将话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将“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6
新的一周已经开启,希望大家能够拿出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做好一周的计划安排;同时,记得及时查阅学校通知,坚持每日信息报送,遵守学校相关规定。本周,我们正式开启青年大学习第六期: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3月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隆重召开。
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我们要坚持常学常新、真学真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向深入、落到实处,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更加坚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信心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__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__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__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虽然20__年刚一开头,我们便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但全党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志气和信心没有削弱,这才真正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本周的网上团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传承西迁精神心得体会篇7
“西迁精神”是教育战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人的“传家宝”。它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作为一名交大学子,习总书记的关怀和希望让我感到无比激动、振奋、充满力量,对西迁前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为前辈们当年走过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重重困难、有条不紊从上海迁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设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学,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为西部建设、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老教授在信中写道:十九大报告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要扎根祖国西部,输出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其实这也是对我们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子,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不负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的殷切希望,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不忘初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将交大梦融入中国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