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6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能收获到新的感悟和心得,大家要知道写好心得体会,才是对各项活动的尊重,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色向党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6篇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1

作者李莉

我的父亲、母亲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结缘的,他们的婚姻、感情、家庭都经受了烽火硝烟和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洗礼、考验与磨砺。

1945年春节前,母亲马上要临产了,而父亲所在的新四军三师独立旅第三支队为了痛歼日伪军,从1944年的12月至1945年2月间已经连续出击作战数日。

待父亲战斗归来的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母亲也恰巧在那天生下了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大哥。母亲说:“过年了,又打了胜仗,爸爸欣喜地抱起孩子,给大哥取名为新春。”为了早日消灭日本鬼子,祈盼新中国解放的春天早日到来。

1950年10月,新中国百废待兴,我们的解放大军还未及换下征衣,洗去征尘,又闻风烟滚滚,美帝的侵略战火在鸭绿江边燃起。他们在毛主席的号令下集结,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痛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

母亲说:1945年8月,日本鬼子刚刚投降,她就跟随新四军三师,同父亲一起转战千里,冲破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从苏北一脚一脚徒步跨越5省1500多公里,走到了东北,历时二个月。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多少次目送父亲去战场?又有多少次父亲奔赴战场都来不及和母亲告个别?而这次,和平年代里,父亲和母亲又将面临一次生死的考验与诀别。同样是军人的母亲深知父亲此次出国参战的凶险,她把眼泪、不舍、担忧全藏在心里,默默地梳理起发辫,把两条黑纱分别系到辫子上,拍下了这张与父亲出征前的合影,像是一种深情的给予而又悲壮的告别,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结果不言而喻。

那时的我,在母亲的腹中已6个月了。

1950年10月19日,父亲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政治委员,与张竭诚师长率部第一批秘密跨过鸭绿江,与祖国千万个英雄儿女们一起,义无反顾的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入朝后,39军与美军在云山进行了首次交锋,也是志愿军入朝后第一次与美军面对面的激战。39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利用灵活的战术,在朝鲜的云山地区围歼美骑第1师第8团,并将其大部歼灭。此战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志愿军取得了同美军第一次交手的完胜。

彭德怀总司令高兴地说:“一直没有吃过败仗的美骑一师这回吃了败仗,败在我们39军的手下嘛”。这次著名的云山战役在战后还入选了日本军事教材,在日本自卫队士官学校编写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中,被列为经典范例。

战斗的喜讯传到国内,母亲和留守处的每一位同志们无不欢欣鼓舞,也更加期盼父亲和战友们都能早日平安归来。

1951年2月,117师奉命配属42军担负横城战役穿插迂回任务。父亲所在的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是一支曾以能打夜仗、恶仗闻名的队伍,历经上千次大小战役,战功赫赫。任务光荣而十分艰巨,为了抢时间,父亲和韩副师长带部队先行出发,从都内里,渡过北汉江,穿过黄龙山,昼夜奔袭,马不停蹄。

此时正值朝鲜隆冬,为了加快奔袭速度,部队不能沿着环绕的盘山路前进,只能穿越积雪深厚的山峰。志愿军衣着单薄,还要扛着武器装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崎岖的山道之上。为了不暴露目标,部队一路偃旗息鼓,寂静的山道上除了偶尔的鸟叫声什么也没有。志愿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卡车、坦克展开了一场山地行军比赛。12日,117师提前半小时到达了穿插目的地,抢占了鹤谷里公路两侧的高地要点。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117师配合主力部队合围敌人,激烈顽强地阻击,死死堵住了敌人从横城南逃的路,全歼韩八师和美二师九团各一部。

横城大捷是117师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战,以劣势装备创造了志愿军1个师一次战斗歼敌3350余人(其中美军800余人)的模范战例,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各种大炮100余门,受到中朝联司、联政的通令嘉奖。

有战斗就会有流血和牺牲。

由于美敌机群不分昼夜地空袭轰炸、扫射,部队在穿过敌空中封锁线时,彭副师长身负重伤,政治部吴主任不幸中弹身亡,战斗中全师7名营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噩耗传到辽阳39军留守处,全体同志们都笼罩在无比悲愤之中。吴主任的妻子何阿姨刚刚生下小女儿才5天,忽闻丈夫在战场牺牲的消息,悲痛欲绝,多少天不吃不喝,一直念叨着丈夫的名字。

这边,母亲乳育着襁褓中的我,劝慰痛失丈夫的何阿姨,并帮助照料喂养她的孩子。那边,我的父亲和战友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血浴疆场,与敌人殊死战斗。为祖国和人民能安居乐业,也为死难的英烈们报仇雪恨。

时针转到了1969年,珍宝岛上的枪炮声骤起。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的父亲临危受命,急赴虎饶前指指挥战役,担负起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大任。震惊中外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共击毁击伤苏军坦克和装甲车17辆,毙伤其200余人,缴获坦克1辆。在和平年代里再次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体弱多病的母亲再次送年逾花甲的父亲披挂上阵 。从红军时期就身经百战的老父亲,又一次在祖国冰天雪地的北大门镇守边关,运筹帷幄,再建功勋。

父母从峥嵘岁月里一路走来,民族之大义,国之大家的家国情怀早已成为他们唯一抉择。父亲去珍宝岛前指时对母亲说了些什么,母亲又对父亲说了些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那时的我和姐弟们都已参军入伍,也时刻准备着,像父辈一样,报效祖国和人民,上战场斩敌立功。

有一种信念叫赤胆忠心

有一种牺牲叫再所不惜

有一种壮举叫赴汤蹈火

有一种担当叫军人使命

有一种传承叫永志不忘

母亲把她和父亲的故事讲给了我,犹如一本引领我人生前行的教科书。我还要把父亲和母亲的故事讲给我的儿子、孙子听,讲给更多的人听。

曾经的硝烟已经远离,无数先烈们的身躯早已化为一座座丰碑,在我们心中昂然耸立,英雄的赞歌时常回荡在我们的心底。强国强军的伟业,需要前赴后继。新的长征,需要精神的接力。理想与信念,需要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高高举起。

【文章推荐:管铁华(管松涛前辈次子)】

文章作者李莉。辽宁省人民医院原放射线科主任医师,我的大嫂。

该文章经过大嫂妹妹李英的修改,文风朴实感人。近期发表在医院内部退休人员的学习园地上。

文章从母亲发辫上的“黑纱绫”切入,凸显了军人家属时时刻刻准备着失去至亲的痛楚和悲壮!——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们”!

确实,我们的母亲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她不仅仅是妻子和母亲,她们更是人民的战士,是战士的战友!她们承受着不同于一般女性的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以及感情和生活的磨难!黑纱绫啊,它在表达着什么?它在彰显着什么?它在宣告着什么?——致敬,中国共产党教育、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英雄母亲!

文章里的父亲李少元。原沈阳军区副政委,39军政委。老前辈是从我们38军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是红二十五军的老红军。在38军军史馆里有他的照片。

文章里的母亲刘润涛阿姨。李少元夫人,我大嫂的妈妈。

李少元前辈简介(来自网络):

历任红25军独立营连指导员、75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八路军第2纵队2旅6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6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注此文首发于公众号38军子弟。mp.weixin.qq.com/s/k0qz4kufcuudaur8_gbjwg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2

?红色经典传奇》这本书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创建、发展、壮大、卓越这一漫长而又坎坷的经历过程。无数共产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壮烈、伟大的革命精神,深深使我感动,让我深受启发……

?四颗门牙拯救十万中央红军》这篇文章写到项与年不怕危险去送情报。他把衣衫磨得破破烂烂,把头发搞得乱七八糟,用一块石头敲掉了四颗门牙,就这样一路风尘,一路饥寒,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项与年及时赶到了中央苏区。项与年这样信念坚定,忠贞不屈的好战士真使我敬佩。想想自己,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会知难而退,不与困难作斗争,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我们要有坚定的毅力和信念,正如温塞特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

?集中生智毁名单》写了在危难当头,宋任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组织和同志的安全,个人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党,是革命事业。从青年宋任穷的身上体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无私无畏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我读到《向天射出“神力箭”》《戈壁滩上的“蘑菇云”》时,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蘑菇云”记录了我国核技术的发展历史,也证实了那鲜为人知的光辉岁月,粉碎了美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从书中让我了解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同时,我们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因为,迎接我们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3

每当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耳边就会回响起这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每每听到这首充满激情的歌曲,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骄傲,为生长在这个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的民族而骄傲;我自豪,为浴血奋战、换取和平的那些可亲可敬的。人而自豪。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奋起抵御日寇的八年抗战,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抗洪抢险中奋不顾身的感人场面,这是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又一次的光荣壮举,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业绩,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

而红色基因,就是这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从李大钊到刘志丹……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天动地。

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县的南梁就是一道流星,划过旧中国西北的长空,产生了一种光华四射的革命精神。1934年11月,为了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习仲勋亲自发动群众在南梁荔园堡的转咀子办起了陕甘边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派张景文、高敏珍和霍建德等担任列宁小学教师。

当时,列宁小学的条件极其艰苦,只有两栋房子和一孔窑洞做教室。张景文带领60多名学生,自己动手垒土台,支木板,解决没有桌凳的困难。并亲自编写教材。在南梁山区,入学的大都是一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张景文对这些孩子非常关心,衣裳破了她亲手一针一线给补好,手脸脏了她一把一把给孩子们洗净,甚至孩子们身上有了虱子,她坐在油灯下一个一个给抓掉,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敬重她。这便是“南红色基因”。

身为华池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在教育工作中应该传承这种红色基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爱护、尊重、宽容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

今天,新教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四有”好老师的号角

已经吹响,让我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一道携起手,肩并肩,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用青春和热血为华池教育贡献力量吧。

红旗飘扬,天边的夕阳染红大地,放眼望去,一切被红色笼罩着,大雁在空中展翅高飞,鸟儿徘徊在树旁,重复着欢快的乐曲,这每一处都是显得如此和谐自然,可欣赏这万物的同时,谁又曾想过,我们的今天,又是谁用生命换来的?那些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的今天,挥洒着鲜红的血液,可随着时间,有些人却把他们遗忘。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不应该将这些渐渐遗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何为红色基因?它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一种伟大的象征,它代表着光明,它让我们凝聚着力量,引领着我们走向那光明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将它传承下去,刻在骨头上,记在心里面。它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坚持梦想,勇往直前,回忆起来,我曾记得在我儿时,躺在奶奶的怀抱里,耹听着那一个个令我热血沸腾的革命事迹,他们如同电影般,浮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是他们用那伟大的革命精神换来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那挥洒的鲜血,就没有我们现在那满地的鲜花,没有他们的战火硝烟,就没有我们那甜美的空气。是他们,改写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是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不要忘,也不能忘!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更要把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在我成长的足迹中,无数个红色诗歌萦绕耳畔,”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精神不能灭!”红色基因如同旗帜一般插在我心中,不管经历多少时间的冲刷,它都永远不会褪色,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学习的灵魂,它永远不能被岁月埋没,而是应随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爬向最高处!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是这信念的继承者,在新时代中,更应该把这红色教育传承下去,从小事做起,在学习中我们要努力认真,展现自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自我,努力奋斗,为祖国争光,多接受红色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垒筑起坚强的精神基石。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未来的道路必定为我们铺满革命的辉煌!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4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一场“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百年党史”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不仅去了茶壶山烈士陵园扫墓,还参观了蔡永祥烈士纪念馆和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学习,受益良多。

4月2日一大早,天还有点阴冷,我们五六年级的6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赶到集合点乘大巴车前往茶壶山烈士陵园。一路上,同学们表情严肃,没人说笑打闹,因为这是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到了位于肥东长临河镇的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下车后我们身着校服排着队整齐地走进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还有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个陵园内安放着近百余名烈士的遗骨,他们是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祖国、为民族、为和平而捐躯的烈士。

我们在老师和领导的组织下,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老师讲话、宣誓、默哀。在仪式的进行时我突然想到平时学校的升旗仪式,除了献花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还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看到了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突然明白,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扫墓是追忆,扫墓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会让我们理解先烈们的鲜血不是白流的,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那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会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这一段话是我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一段话也正是我想说的,扫墓不仅是形式,更多的是我们对烈士们的缅怀和赞颂!

离开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又来到了蔡永祥纪念馆。它坐落在肥东六家畈镇的行政村中,纪念馆的中间是蔡永祥烈士雕像,雕像下方刻有他的生平简介: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任务是守卫钱塘江大桥。1966年10月10日,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壮烈牺牲。

志愿讲解员给我们讲述着他的英勇事迹。今年是蔡永祥烈士牺牲55周年,当年入伍还不满一年的他正在铁轨旁站岗,当发现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木头,为避免列车脱轨,蔡永祥跳下哨台,迎着列车飞奔而上,抱起木头跳出铁轨。旅客和列车都脱险了,而他却被疾驰的列车撞倒,献出了年仅18岁的宝贵生命。蔡永祥的事迹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去赞扬和传承。

参观完了蔡永祥纪念馆,我们又辗转去了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这个展馆的面积有 2000多平方米,有近 5000 余件的展品,是合肥首家红色文化博物馆。我们一路走着,一路看着和听着,了解着百年的党史之路,这一个个历史故事无不重重地撞击我们的心灵,100年前,正是这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和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历经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他们远大的理想、永不磨灭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

在回学校的车上,我想起了老师课堂上的一句话:“没有英雄的他们,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啊,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为了民族和国家,那些革命志士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中国的强盛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还久久回荡在我的耳旁……

合肥市胜利路小学 五(3)班

徐子轩

指导老师:贾婷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5

迎春花竞相绽放,骄阳似水的三月,我们一行30余名预备党员在区直机关工委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听取了工作人员对战役经过和烈士事迹的讲解,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现将在这次参观孟良崮战役中的心得体会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信仰。

这次参观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每个人,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面对鲜红的党旗和烈士雕像,一声声入党誓词响彻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上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那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是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岁月如梭,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已化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见证了沧桑的历史。今天的我们更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二、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孟良崮战役,也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战役,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大力支前、抢救伤员、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大家思想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是他们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使他们来往穿梭于鲁中根据地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伤员精心照料,体贴入微,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三、用责任、奉献意识,争先创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感谢区直机关工委给我们的这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痛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些追逐个人名利地位金钱而贪污腐化的犯罪分子;鄙视只贪图生活享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懒汉行为。对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何其渺小,奉献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么私心杂念,贪图安逸的想法舍不得丢掉呢?

我们要把这次红色教育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在当前创新争优活动中,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穿在工作当中。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作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人,一定将老一辈革命领袖的牺牲、奋斗、奉献、廉洁、自律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5篇《红色教育之旅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红色向党心得体会篇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近日,我心怀虔诚和敬畏,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读罢掩卷,我感慨万千。家书寄语,透过这一封封家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先烈们对于家人、朋友的那份炽热、深沉的爱,更读到了先烈们那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执着的使命担当。这些红色基因必将凝聚磅礴力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烈士_面对死亡毫无所动,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坚决维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认真感受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不计个人得失,全身投入革命的精神。作为乡党委书记,要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效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发挥“党建+”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各村发展的“造血”能力,通过“党建+项目建设”、“党建+结对帮扶”等方式,有效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为保证我乡党组织凝聚力、执行力,要坚持学习贯彻_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按年初制订的计划坚持落实,做到提高政治站位,忠诚领袖、看齐领袖、跟随领袖,对标对表,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红色家书启示我们,要抓好廉政建设。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确责任多措并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全乡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夯实基层基础。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希望能够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努力,传承红色经典,建设美丽西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7篇

传承红色基因党课心得体会5篇

参观红色基地教育心得体会7篇

读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红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5篇

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5篇

传承红色基因党课心得体会7篇

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8篇

筑牢红色防火墙心得体会5篇

追寻红色印记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3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