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无论什么类型的心得都需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心得要想写的出色,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个人想法才行,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优质5篇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再次向我们力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青年带头吹响了“冲锋号角”,将青春书写在战“疫”场上,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他们是主动请缨奋战一线的“白衣战士”,是挺身而出驱散疫魔的“点灯人”,是下沉社区严防死守的“前岗后哨”,是雷锋精神永远闪耀的“马甲红”,青年一代用实际行动扛起了疫情下的担当,让家国情怀在青春岁月激情燃烧。

握紧理想信念之笔,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青年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严峻斗争中,青春之花在防疫一线处处开放,爱党报国为人民的理想之根深深扎进实践沃土。我们看到,“逆行女孩”甘如意,骑行之路就是广大青年追逐青春理想之路;我们听到,“我年轻,我先顶上”,一份份请战书诠释着广大青年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90后”“00后”以青春之我奏响冲锋战歌,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广大青年既要在疫情防控的英勇奋斗中实现青春理想,更要在抗疫一线的顽强拼搏中树立远大理想,既要握紧抗疫“接力棒”,更要扛起追梦“奋进旗”,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在接续奋斗中书写青年鸿鹄志。

握紧责任担当之笔,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在许多人眼里,他们或许只是学生,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青年一代,成为坚守在防控最前线的“尖刀班”。他们选择蜜月出征,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社区“奉献者”;他们在方舱起舞,成为病患“守护者”。曾经爱哭的他们,在镜头前忍住眼泪、露出微笑,曾经怕累的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场战“疫”,他们一夜长大;一场战“疫”,更让他们深知肩负重任,唯有不惧风雨、勇挑重担,锤炼成中流砥柱,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

握紧过硬本领之笔,在实践中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大疫如大考,广大青年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一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四大名师“云开讲”,用正能量助力青年成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医护人员勇毅逆行,将平日学习的知识,化作抵抗疫情的有力武器,在抗疫实战中成长为“精兵强将”。在浙江、四川、湖南等许多社区,大量来自高校的青年学生利用寒假报名担任志愿者,在各大社区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协助进行公共场所消毒等,大大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每天工作都很充实,也很有意义”,“疫”线就是青年学生的人生课堂,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本领,用更大担当作为拼搏奋战。

淬火成金,百炼成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现在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谆谆教导,把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战“疫”场上英勇奋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静静的颍水河畔,李磊、杨树朋长眠于河南省许昌市烈士陵园。距此10分钟车程的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营区内,他们的战友用热血和青春,续写着忠诚于党、善谋打赢、作风顽强的青春誓言。

用生命捍卫青春誓??

“杨树朋怎么了?”

“……”

“说话呀!”

“如果我牺牲了,请你向老连长报告,我没给他丢脸。”

这是2016年7月11日早上,“杨根思连”时任指导员文海地和远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连长王震的微信对话。

一年之后,文海地忆起往事,眼中隐有泪光:“11日凌晨军务科长和教导员分别打电话向我要杨树朋的知兵卡,只说他受伤了。早上和王震联系,他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国内留守的文海地后来才知道,当时李磊、杨树朋已经牺牲。他和王震联系时,远赴南苏丹的战友们正在呼啸的弹雨中执行维和任务,由于战场情况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每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面对生死考验,“杨根思连”的官兵从不退缩。

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进入第三天,正在执行难民营封控任务的维和步兵营“105步战车”突然被火箭弹击中后在车内爆炸起火,5名战士受伤,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

67年前,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一役中,战斗英雄、时任连长杨根思面对严峻的困难和疯狂的敌人,喊出了“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战斗宣言,带领官兵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命名为“杨根思连”。

“三个不相信”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用忠诚熔铸铁血军魂,用生命捍卫青春誓言。

用热血铸就使命担当

2015年6月,在朱日和机场附近的通道上,一队身着迷彩服、全副武装的官兵正奋力向前奔跑。沿途,“三个不相信”被他们反复喊响。现场采访的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干事王俊康至今还记着当时的场景,他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杨根思连”的官兵,太震撼了,能看出他们经过长途奔袭体力已达到极限,但仍然保持队形,向前奔跑。

他们从远在中原腹地的营区拉响警报,到完成航空输送后,2个多小时奔袭25公里到达集结地域,比预定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第一时间直插蓝军指挥所。这一场红蓝实兵对抗,他们创造了机动距离最远、抵达现场最快、夺点控要最迅速等多项纪录。

近年来,重大任务现场都能看到“杨根思连”官兵战斗的身影。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必胜的决心,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连队所在旅政委练伟说:“‘杨根思连’一直都是尖刀连、排头兵,‘三个不相信’精神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无论是在训练场,还是出任务,他们常常喊响老连长杨根思的战斗宣言,为自己鼓劲加油。他们的战斗精神影响到了整个旅的官兵,全旅官兵形成了枕戈待旦、时刻备战的浓厚氛围。”

用汗水磨练胜战铁拳

“杨根思连”建连以来,先后7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4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23次。

连队有一个做法:挎着水壶去洗漱。为保持战备状态,他们每天给军用水壶换一次水,为避免浪费就用来洗漱。宁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无备。连队坚持方案预案、行动演练、车辆状况、备品附件、战备储水“每周五个过一遍”,确保所有车辆油料满基数加注、物资装备常年随车存放,战斗装具按编号放置,遇到突发情况能够闻令而动。

时值酷暑,野外训练场热浪滚滚,“杨根思连”官兵负重10公斤装具,正在组织实弹射击。战士们战术动作干净利落,翻滚跃进,据枪瞄准,报靶成绩全部良好以上。大家等待的表扬并没有来,王震要求每个人假设在战场环境下,自己的训练动作是否可行?

沉思后,连队官兵一一对照自我,提出了课目设置距离实战要求还有距离等训练顽疾。有了这样的认识,接下来的训练,距离实战又近了一步。

随着陆军体制编制重塑基本完成,连队积极转变应考思维,提出“像打仗一样训练”。道路驾驶训练,他们坚持把夜间闭灯、复杂路段、恶劣天气等驾驶作为必训必考项目,要求所有驾驶员达标;防护训练,在训练大纲基础上,增加战术背景,导调不按常理出牌,数十条贴近实战的训练方法被相继应用……

作为传奇的英雄连队,在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的征途上,他们用“三个不相信”精神激励精武强能,锻造“逢敌亮剑、亮剑必胜”的尖兵铁拳,时刻为打赢备战。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1951年10月20日凌晨,美国鬼子的照明弹把上甘岭阵地照得如同白昼。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二营营部通讯员黄继光,带领吴三羊等2名战士前去爆破敌人碉堡。吴三羊中弹牺牲,另一名战士也身负重伤。

黄继光投完了手雷,但敌人的机枪仍然疯狂扫射。此时,身受6伤的黄继光突然从碉堡前一跃而起,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当时我是二营机炮连文化教员,和黄继光是一个营的战友。黄继光的英勇行为,我们在坑道里都看得一清二楚!从那时候到现在,55年过去了,但是英雄的壮举至今仍时刻浮现在眼前。”今年77岁的老战士王英军谈起黄继光显得分外激动。

王英军1957年从部队复员,先当小学教员,后当铜矿工人。1962年回到家乡永济卿头镇张锁村当农民,随后又当工人。1985年从运城清华水泥厂退休。无论执教还是务工、务农,他都是兢兢业业、竭力奉献。退休后,他又回到张锁村种地。他发现村里一名17岁的青年因拦路抢劫被判刑7年,还有5个小学生因对老师有意见就剪烂了他的床单被单。王英军想:“今天的好光景是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可惜很多青少年并不懂得这些。”因此他决定用自己亲身经历义务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从1985年开始,王英军就走上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他担任了卿头镇的校外辅导协会会长、老年协会副会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轮番到各学校给中小学生讲黄继光英雄事迹,讲光荣革命传统。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镇委通讯组组长和党报义务发行员,专门采写干部群众的模范事迹,以教育广大农民和青少年学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英军曾多次立功获奖;退休之后,他又创造了新的辉煌———21年来,他在全运城市作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30多场次,先后写讲稿50多讲、70多万字,他还为报刊采写稿件3800多篇,发表2214篇。所有的工作,他没拿过任何报酬。由于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成绩卓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英军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十佳、工作标兵、优秀工作者,2000年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2005年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嘉奖。

“目前,全社会都在开展‘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对青少年来说更加重要。我要像当年黄继光炸敌碉那样,拿出全部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这位不知老是何物的老英雄摩拳擦掌。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共产党员是先进模范的代表,是处在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希望的平凡岗位。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立志确务实事,立志先做大事,而非先做大官,要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可“验”的党员干部。必须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经得起工作上各种困难的考验,同时也能拒绝成为钱财、权利、美色的“奴隶”。周本顺在官场复杂、民族族矛盾复杂、社会矛盾复杂、经济发展条件恶劣的湖南邵阳主政五六年,他把邵阳的发展思路理顺了,众官员对他的工作能力评价都很高。他的能力无疑是经得起考验的,可他最终还是经不起钱财的诱惑,名声与仕途皆毁在钱财这一关上。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可“言”的党员干部。群众的口碑是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爱国的百姓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讨论国家发展大事、赞扬贡献大的工作人员、谴责贪官污吏是现在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爱好。党员干部要坐得端、走得直、行得正,力争做民意闲谈中的“被赞扬者”。要有“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的意识。作为党员干部,要真正让最困难的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最不满意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做一名可“言”的好党员。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可“研”的党员干部。有些党员干部表面功夫做得很足,看不出任何的端倪,但是一旦被人们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就会“出镜”在“落马大剧”中,很快就会发现这又是一匹披了羊皮的“狼”。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应该在其位谋其职,不惧怕追溯过去,经得起“纵向”调查,对得起黎民百姓的信任,做好百姓的父母官。成为一个敢被人深入探究的党员!

党员干部在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更体现其各方面能力是否接地气,是否经得起各个关卡考验。党员干部要更高要求自己,莫要做“落马大剧”昨天的看客,今天的主角。力争做一名可“验”、可“言”、可“研”的真正合格的党员干部。

英雄连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十四亿中国人的心,因为湖北疫情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数以万计的逆行者,因为湖北疫情不约而同的走在了一起。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人们常说“灾难无情”,可是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国人民完美的诠释了“人间有爱”的真谛。接下来,就让笔者用三首歌词来讲诉这场“战疫”背后感人的故事。

第一首《你是谁》,“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断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随着湖北“战疫”的打响,无数的逆行者选择成为了这场“战疫”的“排头兵”,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或妻子)。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看着一批又一批援汉医疗队伍应召“出征”,大家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大家的泪水湿润了眼睛;在如此危险的时刻,他们“疫”无反顾的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用自己那双救死扶伤的手,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为我们带来了“好”的期盼;我们,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做“白衣天使”;一句“是党员的站在最前线”,让我们知道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共产党员”。“你选择保护大家,我来守护我们这个小家”,面对着湖北“疫情”的严峻形势,一个个基层工作者放弃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假期,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挨家挨户摸排外地返乡人员、走村串街宣传预防知识、每天关注大家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居家隔离群众代购生活用品、每天24小时守在各个路口登记进出人员信息、每天晚上坚持夜巡等等都是他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做“基层干部”,“让党旗飘扬在每一个战斗的角落”,让我们知道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共产党员”。

第二首《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国人身处危险之中时,无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自发组织购买了一批又一批的医疗救助物资送回国内,他们向世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忘根不忘本,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无数热血之士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汇聚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共同加入到这场全民的“战疫”之中。面对此情此景,面对祖国的号召,无数个平凡的人纷纷走在了“战疫”的最前列,他们手臂上那一个个鲜红的“红袖笼”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无数个平凡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胸口上那一枚枚耀眼的“党徽”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无数个平凡共产党员中的一员。

第三首《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谁也没有想到会有“呆在家不外出不乱串就是为国为民做贡献”这么一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群众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乖乖的呆在自己家里;他们积极配合国家的要求,改变了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们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群众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了这场“战疫”之中。他们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取消了自己的家庭聚会,取消了家里的宴会邀请,取消了家人的外出准备,取消了当地的赶集习俗;他们,在寒风凛冽的晚上为守夜的工作人员送上一杯热乎乎的奶茶便转身离开了;他们,在漆黑的早上为值勤的工作人员送上一份温暖的早餐便转身离开了;他们,在下雨的傍晚为巡逻的工作人员送上一些可口的美食便转身离开了。我想,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就是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架接而成,干群之间的“同心锁”就是通过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连接而成,我们用生命守护着群众,群众用双手温暖着我们。以真心换民心,以真心暖民心,最后换来了大家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祖国母亲加油,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相信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教师优秀事迹观后感7篇

钱海军事迹观后感8篇

心得体会读后感6篇

心得体会读后感7篇

心得体会读后感通用7篇

观看《英雄》心得体会7篇

电影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读后感模板7篇

英雄烈士心得体会6篇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3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