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去敬老心得体会6篇

体会让我们找出进步的可能,让修行更上一层楼,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想法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去敬老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敬老心得体会6篇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1

或许是太久没有看到年轻人面孔的缘故导致对的到来显得极为热情,反倒是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对于他们的热情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我们便渐渐适应了这种氛围并将他们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来对待了。其实当我们来到以后感到比较尴尬的是这里需要我们进行帮忙的地方并不算太多,由于们没有太多娱乐方式且生活习惯良好的缘故,至少我们放眼望去看到敬老院之中都是比较干净整洁的,让人眼前一亮之余也不免为自己能否为老人们提供帮助而感到有些局促不安。

后来我们在敬老院之中也找到了一些搬运东西之类的事情来帮助老人们,不但帮助他们将平时难以移动的柜子都搬到了他们想要搬去的地方,而且部分团队中的女生还趁着天气不错帮助他们将被子拿到外面进行晾晒。但是我从这次敬老院之行发现了我们这些大学生身上的一些弊病,一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导致与大人之间产生代沟而没什么话说,这一点我能够看得出来基本都是老人找我们说话,但是我们有很少和老人找共同话题进行聊天的,感觉自己在大学期间的交流少了以后仿佛与人之间也多了一层距离感。

其实我们能够感受到老人们由于过去的一些经历的缘故导致他们对物质方面没有特别大的需求,他们那种良好的心境也让我们随之感染变得开心了许多,不过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精神娱乐方式貌似十分单一一般,基本一整天就是几名老人互相之间聊着过去的故事,虽然说在我们的脑海中老人们都是那种喜欢看报纸下象棋的存在,但是实际上敬老院并没有订报纸的经费可以使用,而且老人们虽然有着象棋但棋子并不是很完整。

这次敬老院之行老人们拮据但快乐的样子让我们在振奋之余也坚定了做好志愿者服务的决心,这次的社会实践也让我们从各自的身上看到了不足以及能够改进的地方,相信等到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迎来了今年的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

我把蜡烛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蜡烛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蜡烛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

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3

花开花落,多少个春夏秋冬,在不知不觉中,这一辈子就那么轻易的走过了,就像小沈阳说的那样: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再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人生真的很短暂,也许我们现在没有感受到世态炎凉,但是,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特别是在这个花的年纪。

今天去了敬老院,在去之前我只是把他当做一个任务去把他完成,并且是万分的不愿意去,由于我是所谓的班干,只好执行“任务”。但现在我想这一行是幸运的,在我们还不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敬老院里和蔼的老人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而富有意义的课。在这之前,我从未有个类似的经历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在我认为,老人们在敬老院里会过得很好,有人照顾,不用担心任何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错了。

当我们带上之前只是为了表达一下心意的牛奶和水果去到那些老人的房间里,当我们把那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拿出手的仅仅一位老人一袋的牛奶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老人们是多么的高兴,他们会因为这小小的心意而倍感高兴,即便是他们的人身活动已经不是很方便,他们还是会尽力的站或坐起来跟我们打招呼,我感受到了那一份热情,是多么的温暖。特别是一位老人见到我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我才知道一份小小的关心,有时候也会显得那么重要,尽管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被老人们的热情深深地打动,特别是当他们紧紧的握住我的手的时候,我想他们是需要有人陪伴的,当我们出现,他们就会非常热情的和我们聊天,唱歌,而当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也会依依不舍的送我们。我对几个老人印象比较深刻,其中一个在我们开始去看他的时候,和我们说了好多,虽然我没能太听懂他说了些什么,但是,从我听到的“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好,没有国家我就不会有今天,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报效我们的祖国。”

中我能深深的体会到老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尽管他已经那么大的年纪,但是,爱国热情依旧不减,多么诚挚的感情啊。我想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国家,我们除了物质的生活,何时想过爱国?又有把爱国放在心里吗?我想我最大的获得,就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人要学会感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另外一位老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唱歌可好听了,有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去听听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去体会老一辈的生活,他们的艰难,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年跟他们唱起那些歌曲,依旧那么有气势,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心中那份不变的爱国主义热情!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人,也许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当其他人在一旁和另一位老人聊天时,我把一袋牛奶递到他的手里,他没有抬头,我看到了他脖子里肿得很大,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病,但我知道那一定让他很痛苦,看着他如柴般枯瘦的身躯,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特别是当我把牛奶拿给他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老人那样对我们说谢谢,反而,他一句话也没说,我只是看看了他好像在抽泣,我那时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心里酸酸的。也许他缺乏这份关心吧。但我知道,他心里一定为我们看望他而高兴。

社会上像这样的老人很多很多,他们都需要人们的关心,即便只是一句慰问,也会让他们感觉到世界的温暖,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他们需要有人陪他们说说话,解解闷,填补内心的寂寞。我们应该付出更多,去关注,去帮助这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向我们的老一辈看齐!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4

一早来到敬老院,老人们都已经开始择菜,他们早上会把一天的菜全部择好。我们也搬着凳子坐在老人们身旁帮他们一起择,听他们将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出生在贫苦战乱的年代,他们经历了烽火硝烟弥漫的时代,他们走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曾经的苦难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他们说现在一切都好了,是啊,一切都好了,他们用他们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衣足食,平安祥和的社会,然而他们发已白,齿已落,身形枯槁。理解、关爱、扶助老人,给老人送去温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午我们帮食堂阿姨做饺子,对包饺子我们有点生疏,几位六十几岁的老人也走过来就一点一点的指导我们,俨然一幅祖孙共乐的景象。一位老人说:“有你们这些孩子在身边,真好。”是啊,老人们需要我们的关注与陪伴。我们一起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饭就做好了,我们帮忙盛饭,将饭端老人们的面前,敬老院里有一些失明、失聪的老人,我们将我们将筷子勺子放到他们手里,他们满是感激的招呼我们一起吃,但是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正躺在屋里,我们没能陪老人们吃饭,跟着食堂阿姨一起把饭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里,老人们开心的吃着饭,说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阿姨说今天老人们的胃口都不错,大概是心情很好的原因。虽然我们包的饺子不是很好看,老人们却吃得很开心。

饭后他们有的坐在树荫下乘凉,有的看电视,有的打麻将,每一位脸上都是幸福满足的笑容,整个院子其乐融融。他们是那样的热爱生活,彼此友爱互助。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尊老、敬老、爱老,奉献爱心,奉献真情。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5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完美的明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学校组织我们寒假进行社会实践,而从小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的我,毅然选择去养老院帮天下子女奉献孝心。

我们买了一大袋水果,刚一进去就看到养老院里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在锻炼身体,原先我们还很拘谨,以至于不敢向他们打招呼,但他们看到我们后很兴奋地向我们打招呼,渐渐地我们被这些可爱的老人用他们热情的欢迎感染了,一齐聊起了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明白这些老人在这儿住的时间长短不一,有刚来的,也有已经住了好几年的,他们都准备在这儿养老了。之后,我们自愿举手帮忙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大扫除。

随后我们挨个看望了老人们,给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在即将干完活时阿姨拉过我们,给我们讲这些日渐年迈的老人,给我们讲他们的思念,给我们讲他们的悲痛,给我们讲他们的病痛。这些都与他们的孩子,一个个出门在外,一个个以赚钱为借口的不孝子。而这些老人之所以选择养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我聊天,一人自说自话,在孤独中老死;更因为在那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而那些子女却不晓得,待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才明白为时已晚。他们何时才会明白这些守候他们的父母期望的是每一天见到自我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从不厌烦,从不要求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心的期望我们好。怎样当他们老了,我们却厌烦他们的抱怨,厌烦他们的迟钝了呢?曾看到过一句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这些和你在一齐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正如古代先贤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我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应当做的事。

午时三点左右,天开始刮起了大风,乌云也慢慢遮住了天。老人们开始催促我们能够回家了,天要下雨了,要晚了。其实今日天气预报报道说多云,而这些老人就是担心,害怕我们淋了雨感冒,紧张我们晚了路上会有危险。他们就是这样总是时时刻刻在为着每个人担心着,为了出门在外的孩子担心,为着每一个忙碌的人担心,为着每一个善良的人担心。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的人,可是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有过担心他们吗,有过为他们做什么吗?答案似毫没有,他们给善良的他们是冷眼观看。

老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应身肩重担,将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这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仅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本事,增加了同学们的爱心,并且经过这次的活动我深刻的理解了雷锋精神的伟大意义,大家都期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把雷锋精神继续传扬下去。

去敬老心得体会篇6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更是每天晚上都给我讲《二十四孝故事》。由于我只是听故事,并没有真正见证过“孝”,导致我对孝的理解只是停留在那王祥卧冰求鲤的寒冷上;停留在郭巨埋儿的无奈无情中。可后来我从妈妈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孝”。

20xx年初,我隐隐约约察觉到妈妈有些不对劲,每天总是早出晚归的。过了一段时间谜底就被揭开了xx姥姥住院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里也一直担心着姥姥。

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彻底不回家了,她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姥姥,在医院里申请了陪床。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陪伴着姥姥,给姥姥说话解闷。姥姥病情较重,已经不能正常吃食物了,只能吃一些流食,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姥姥的病情没有好转,吃饭也变成吃一半吐一半了。每次妈妈端着自己做的粥,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的喂姥姥吃,边喂边将吐出来的污垢清理掉。每天下午妈妈都会推着姥姥出去看夕阳。下楼时,妈妈抬着轮椅;上楼时也抬着。每次出去看落日后妈妈的手都会被晒得红彤彤的。

十几天后姥姥出院了,不是姥姥康复了,而是姥姥已经放弃治疗了。妈妈跟着去了姥姥家,和大姨一起在姥姥的床前打地铺。每隔二十分钟就会给姥姥翻一次身,再揉一揉姥姥的手和脚。每天天不不亮就起床给姥姥煮饭。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这些事情妈妈和大姨做起来毫无怨言,一心只停留在无微不至的照顾姥姥的身上。

可姥姥还是去世了。坐在去往姥姥葬礼的车上,我抬头看向妈妈,只见她早已泪流满面。我默默地倚在妈妈身上给她递着纸巾,心里充满了悲伤和难过。

妈妈做的一切我看在了眼里,也牢记在心里,我明白了孝的含义。所谓“孝”就是上面半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子要敬老爱老,要细心的陪伴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以及源源不断的给老人爱和关怀,这就是“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去消防站心得体会参考5篇

去消防站心得体会模板5篇

去高中心得体会800字7篇

去参观学校的心得体会5篇

去消防站心得体会推荐8篇

去高中心得体会800字优秀8篇

去小区做活动方案参考7篇

去消防站心得体会优质7篇

去小区做活动方案5篇

去小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2023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765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