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6篇

写心得体会一定要写最真实的自己和感悟,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6篇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1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乐趣,每一个人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孩子们觉得玩是最高兴的,年轻人,成年人追求物质上面的享受,在春节的時候我有一个乐趣就是包饺子。

过年也是每一个孩子都很期待的,过年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吃好多好东西,今年的过年我在姥姥家里面,我很高兴。

大年初一,我起得很早,外面已经老早就响起了鞭炮声,姥爷和舅舅拿着大盘跑到门口去放,我捂住耳朵不敢出门,外面还下着小雪,过一会儿家里就来了客人,后来我和舅舅去给姑姥爷拜年,回来之后客人也走了。姥姥把下好的饺子盛出来,大家一人一碗。

大年初二的那一天,姥姥说家里面有客人要来,我们需要多包一些饺子,我跑到姥姥的身边我是包饺子吗?我也想宝,但是俺姥姥摇头没有答应我,可是我却没有听姥姥的话,偷偷的拿了一个饺子皮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馅弄进皮里,但是,我就是怎么也包不住。我只包了两个,还是被姥姥发现了,我就不再包了,客人来了在我家吃饭,姥姥整了一桌丰盛的菜,我看了之后,可以想象很好吃,好了,可以盛饺子了,我是自己盛的,我舀了我包的那两个饺子,太好吃了。

初六那一天妈妈来把我接走了,我回到了家,妈妈说:“包饺子吃吧!”我说,嗯。我去超市买了馅,回到了家里,妈妈和好了面,妈妈擀面皮,不一会儿,一个又圆又薄的面皮就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就上洗手间洗洗手,洗好了手之后我就包饺子了。我把包好的饺子放在案板上,与妈妈包好的相比较。呵,妈妈捏好的饺子一个个挺着将军肚,活像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而我的呢,还没上战场就趴下了。

每一年的春节包饺子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也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我希望每年的春节我都能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2

啊,春节终于到了。为了过新年,人人忙碌、户户更新,合家欢乐,热闹非凡。我们家,这次,正举行一场包饺子比赛呢!

饺子的来历是什么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古时候,由于没有钟表,人们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用12个地支做名称。从一天结束到新的一天开始的这一时刻,刚好是“亥”时进入“子”时,叫做“交子”。春节时,新的一年开始正是“交子”时刻,于是人们把春节吃的这种食品也叫做“交子”。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子”变成了“饺子”。

往年,饺子都是妈妈一人包。这次比赛,爸爸、爷爷、奶奶都参加了!阿姨是裁判。今年我长大了,也参加了包饺子比赛。吃过午饭以后,我边卷起袖子边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开始比赛吧!”妈妈笑着说:“我先教教你吧!”我心中有数,十分自信地说:“不用了,我会,我包给你看!”

说完,我拿了张饺皮,放上一点肉馅,用手一捏。哎呦!肉馅全都给挤出来啦!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平常也是这么捏的呀!妈妈笑着说:“什么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看,应该先把饺皮放在手心,然后,放一层馅在饺皮中间,再把饺皮合成半个圆,双手食指和拇指轻轻一捏,便可以了。”

我按妈妈的方法做,果然包好了一个。虽然不太好看,但没露出馅来,这给了我信心。经过试包、几经周折、摸索,我终于越包越好了。

比赛开始了。规则是看谁包的多、好看。阿姨一声令下,我便拿起一张饺皮,弄上馅;妈妈、奶奶、爸爸和爷爷,也都一齐动手,不甘落后的包了起来。只见妈妈、奶奶都很熟练的包着饺子,而爷爷和爸爸却还在笨手笨脚地弄着馅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快速地摆弄着饺子,嘴里使劲的夸赞别人,心里却憋着一股气,冲!冲!争拿冠军!大家一番努力,一番奋斗,剩下最后几张饺皮了。

时间到了!看看爸爸和爷爷包的,加起来才和我包的数量差不多,形状又东扭西歪的,不好看。再看看妈妈、奶奶那边,每人包的数量都和我差不多,而且又精致、又好看,我的心又一下子揪了起来。

结果揭晓了,妈妈:25个,爸爸:13个,爷爷:12个,奶奶:24个,我:26个。阿姨宣布:冠军是我,亚军是妈妈,季军是奶奶。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高兴得跳了起来,阿姨还奖我了一个大红包呢!

这场有趣的比赛就这样落幕了。这个春节,我感觉过得最热闹、最高兴、最快乐的了!包饺子比赛,我竟然得了第一名,让我久久地心花怒放,春风满面。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度过呢?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年怎样度过才更有意思呢?我家就打算“混”过去!

哈哈!所谓“混“字,可能是否让大家非常疑惑呢?究竟是怎样一个“混“法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讲述除夕的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夜晚,我们家参与过除夕的成员只有我、爸爸、妈妈、大姨、大姨父。没有像往常的年味,没有像往常的热闹,更别说什么特殊活动了,连年夜饭妈妈也不想准备!真是一点“年味“都没有让我感受到,原因是什么?

就在几天前,我们本想尝试在北京过个年(往常我们全家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可到了临近除夕,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北京,这个首都,这个拥有着2200多万人口的城市的这个年!“没有”人,“没有”鞭炮声,“没有”人们杂七杂八的拜年声,更别说这个年味了,简直不可思议!往常那个灯火通明的首都去哪里了?那个每晚到凌晨依然闪耀着灯光的城市去哪里了?这情景让我们一家都提不起劲来。

我很无精打采,想为这个年做出点什么改变,马上我就想到了那个在学校最后一节烹饪课所学的包饺子!

“咦!饺子?对呀!我可以包饺子,大家动手来包饺子,这个民俗传统可不能少呀!”于是,我和妈妈准备出面粉,进行包饺子!

因为我在烹饪课上学习过包饺子,且这个主意是由我发起的,所以我就任命这次包饺子的总参谋官。光我一人做饺子(5人份)好像不太现实,于是机智的我任命妈妈为“和面员”,爸爸为“调料员”,大姨为“学徒”,(大姨不会做饭,我怕她把本次包饺子的活动搞砸了,就不用亲自动手实践了。)大姨父为“勤杂员”。最后,我们5个人共同来包这个代表“好吃不过饺子”的佳肴。

1。“和面员”:饺子要想吃好,就得让面劲道,所以要有醒面的过程,水和面的比例要适当,然后就是反复揉、磋,将面团中的空气挤压出去!

2。“调料员”:调料其实就是把一堆东西掺到一起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最好面皮和馅一点不剩。其中,馅的配料有葱盐、姜沫、十三香、酱油、料酒、香油、高汤、猪肉馅等,搅拌好就行。

3。“学徒”:大姨因为刚成家立业,不会做饭也很正常。所以,在我们做饭时,她东瞧瞧,西望望,好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牛犊,什么大世面也没见过一样,于是虚心求学!

4。“勤杂员”:后勤工作管理者,负责帮忙拿材料,端茶倒水(小兵一枚)。

而我,堂堂总参谋官,什么都不用做啦!其实在下工作就是,指导,指导,再指导!

准备工作完毕,这包饺子的工作就要开始了!将适量的饺子馅放入皮中,(技术如不熟,切记不要加太多馅)再用双手挤压两边,不要出现缝隙,不然饺子在遇水时可能会漏!

最后,开始包饺子啦!大家齐聚菜板前,可谓是千姿百态。各个饺子形状,大小都不一致。妈妈是“正常型”,饺子适中,皮适中,什么都适中。爸爸是“邋遢型”,不严谨,漏汤漏馅,太差!大姨未参加其中,可能怕包的不好惹人嫌。大姨父是“凑合型”,什么都还凑合,不过,大大小小都有毛病。而我,是“脑洞型”,什么馄饨、饼、花……各类形状都出自“鄙人”之手。

可想而知,最后的“大丰收”,其实味道还不错,呵呵,什么都凑合!

于是,今年春节,可是我把大家从沉闷中拉出来的呦!不过包饺子真的很重要,它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它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呢!真是年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呦!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一早,妈妈就去菜市场买来了饺子皮和肉,外公飞快地把包饺子的馅也做好了,包饺子的工作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包了起来。

我和妈妈包的饺子是花见花败,而外公包的饺子是花见花开,好看极了。于是我就开始注意了外公包饺子的步骤:原来是这样的,先把一张饺子皮全部展开,平铺在左手的手心里,然后再用汤勺舀半勺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最后把饺子皮对折起来用手把饺子皮周围捏成一条一条的褶,这样一个漂漂亮亮的饺子就包好了。于是我就按葫芦画瓢起来,可是让我生气的是我包的饺子还是奇形怪状的。外公说“饺子的外表好看不好看不是最重要的,好吃才是最重要的。”这时我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我先准备了两张饺子皮,将两张饺子皮的边缘给粘好,再用勺子弄一大勺饺子馅,再将另一张饺子皮盖上,将周围给垫起来,最后把周围的边缘全部捏紧,这样一个圆形的饺子就包好了,可是我按照这个做法做完后,却包了一个“花篮”。“其实这样的包法也是有好处的,一个饺子皮只能放小小的一勺饺子馅,但是这样包法饺子馅多又不会在饺子下锅的'时候漏出来”,我自我安慰道。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的很开心。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5

春节到了,爸爸在家门口已经把春联贴好了。“盛世龙腾贺新年,阖家幸福喜开颜”醒目的金字红底对联,传递的是喜庆与祝福!爸爸看着贴好的对联喜笑盈腮。回到房子里面,妈妈微笑着说“我们包饺子吧。”

爸爸和面,妈妈洗完菜后切馅、拌馅。该擀饺子皮了,只见爸爸很熟练地拿起擀面杖,左手轻轻地挪动着饺子皮,右手轻重有致地擀着皮儿,不一会一打饺子皮很快擀好了。我以前没包过几次饺子,我拿起一个饺子皮,摊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了一小团肉馅放在上面。然后一折一捏,满以为一个饺子包成了,没有料到,那馅偏偏不听使唤,像个顽皮的小孩,老往外钻,弄得我满手都是,黏糊糊的。

第一个饺子没有包成功!我不甘心,继续包第二个饺子,结果包得歪歪扭扭,像一个个醉汉躺在那儿,难看极了!再看妈妈包的饺子鼓溜溜的,像圆圆的兵乓球一样厚实。我问,“妈妈怎样才能包出好看的饺子?”妈妈笑着说,“你看――”只见妈妈拿起饺子皮放在左手上摊平。然后右手用筷子夹起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两手合起稍一用劲,松开手,一个鼓溜溜的饺子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饺子皮摊放在左手上,右手夹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也双手合起一用力,松开一看,饺子馅都从饺子皮中挤了出来。反复试了好多次,我才包出鼓溜溜的饺子。

吃着热乎乎的饺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和理想,听妈妈讲春节的来历,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无处不显示出春节的热闹与喜庆。

过春节包饺子的心得体会篇6

我的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小团队。我的外公外婆他们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在我的记忆里,两人最温馨的片刻莫过于除夕夜一起包饺子。

他们一起包饺子的时候总是配合的非常默契:外婆和面的时候,外公就在旁边细细的剁碎猪肉和白菜;外婆醒面烧水的时候,外公就会在发亮的不锈钢盆中搅拌碎碎的菜末和肉末,一点点加盐、酱油之类的调味品;外婆把面团拉成一个圆环,又弄成粗细均匀的一长条,再揪成大小几乎相同的一个个小球。外公把这些小球沾好面粉又压成小小的面饼。外婆动作灵敏又迅速地擀好面皮,外公也利落地包出一个个大小和花边都很精致的饺子——小时候,我总是站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想知道哪个饺子里会包进硬币,这样我也能做第一个吃到硬币的幸运人。可是我发现即使我记住了案板上第三行第四个饺子里有硬币,等到下锅煮完再装盘,我也没法在那一堆热气袅袅的水汽中找到我想要的那个有硬币的幸运饺子。外婆总是在我失望时给我夹饺子,而她夹的饺子里永远都有我想要的那一枚亮晶晶的小硬币。除夕夜的饺子似乎比其他任何时候的饺子都要特别,也更好吃。也许是因为很少能这么热闹地和家里人在午夜一起吃饺子,也许是因为窗外的爆竹声,烟花的炫光;大概也是因为吃完饺子以后外公外婆递过来的红包,我总是会急切地偷偷拆开用手指捻一捻我今年的收入。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连饺子上热腾腾的水汽都是喜气洋洋的。

除夕夜的饺子和团圆,是家人深入血脉的传统和习俗,抹不掉也改不了。我也开始学着包饺子,时常静默地瞧着几双粗糙的手来回翻动,心里记下包饺子的步骤。因为我知道,我将要把这些家庭传统传承下去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工会春节慰问活动方案7篇

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方案7篇

春节客户礼品方案8篇

春节促销活动方案范文8篇

商场春节促销活动方案7篇

社区开展春节活动方案7篇

学校春节慰问活动方案7篇

教育的发展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6篇

优秀的教师的事迹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209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