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

只有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写出的心得体会才有意义,通过记录体会的方式,大家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性教育心得体会6篇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1

性教育启蒙怎么做?你家何时开始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性教育启蒙并非小事,下面看看吧。

中国的性教育到底有多匮乏呢?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估计很多父母都被孩子问到过,也是个让一代一代父母头疼的问题。性启蒙知识的缺乏,让很多“神回复”应运而生: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凡此种种回避性的答复,不仅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让他们缺少一份安全感。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在一部印度电影《父与子的性教尬聊》里,终于被得到重视!

小编作为没有性教育的90后,还记得小学和初中时,班里的男生还会讨论哪些女生胸开始突出了,哪个女生的胸最大,再给她取外号“大胸妹”。从此女孩们因为觉得丢脸而随时都含着胸,甚至还有调皮的男生会扯开女孩们系在脖上的衣带。这些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变化,却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被看作为“怪物”。还有就是小时候不论电视剧也好,小电影也罢,一家人看电视,看到亲亲的镜头就会切换频道。学校,那就更加了,初中生物课,性教育那页永远是偷偷摸摸翻着看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组数据!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500万人次。这还不包括药物流产和在未注册私人诊所做的人工流产数字。25岁以下的女性约占一半以上,大学生甚至成为人工流产的“主力军”。

2016年1月12日,北京大学一份婚恋报告显示: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的年龄集中在18至23岁。以年龄群分,95后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7岁,90后为19岁。而95后初恋平均年龄为12岁。

据《“女童保护”2016年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统计,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为433起,而433起只是曝光的数字,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其中,熟人作案有300起,占总案件的69.28%,同时,有近七成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防性侵教育。

在这种堕胎比率高、初夜低龄化、性侵低龄化的社会环境下,性教育实在太重要了!有些事情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有的事情比如性教育,则是错过了就再也没办法弥补损失了。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也许你会说,孩子还没有开始发育,和孩子讲这些为时过早。这种事,教不教育的以后都会懂,而且小朋友碰到外人要求他们脱衣服啥的,肯定会拒绝的呀,又不傻!先别说话,看看这个视频↓↓↓

看到了吗?你以为孩子起码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实际却是一颗糖、一件新衣服就足以让他们乖乖脱下衣服。但是如果有过基本的性教育这个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5岁以下的儿童

实际上,3岁的时候就应该要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明确的认识,因为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发现衣着不一样,头发长短也有区别,身体的部分也不一样。也会问爸爸妈妈自己从哪里来这种问题。

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可以通过儿童身体绘本、人体器官挂图、拼图、视频或人体模型等,告诉孩子每个器官的科学名称和功能,让他们从小了解、热爱自己的身体。

5~8岁的儿童

父母要教孩子爱护自己的身体,背心和小裤衩遮住的地方都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别人摸或者给别人看。当别人的触摸,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时,要请对方住手,并且尽快离开现场,告诉大人,请大人帮助解决。

9~14岁儿童

这个阶段需要提前掌握的是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比如男生会长胡子、喉结会变大,女生胸部会发育,男女都会长腋毛等等。当然也要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体发育不是很一样,比如有的女生10岁就来月经了,而有的女生18岁才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重要的性教育阶段,一定要跟孩子解释月经、遗精等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性教育是防止性侵的最重要的手段,为人父母,就是要在这个并不完美并不善良的世界里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孩子。我们遮遮掩掩,孩子们会从各种渠道去获取该方面的知识,并且无法做到保护自己。所以尽早的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才会知道这其实是一件正常而平常的事,才会正视这件事情,才会对他人有戒备之心。要记住:你嫌性教育太早,但坏人不会嫌你孩子太小!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2

8月27日早上,我带着几分喜悦来到了我的新学校——铜陵市第十五中学上学,看过分班的学生名单后,我朝着初一(13)班走去。进了班级,位子差不多都坐满了,我便和我的一个朋友坐在一起,等待着班主任来给我们进行学前培训。

由于班主任徐老师是教两个班,忙不过来,所以在她给14班同学讲课时,我们便在那儿端坐着,大约坐了一个小时,虽然很累,可这也算是锻炼了我们的耐力吧!

刚开始,徐老师并没有教我们什么,而是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第十五中学校训及三风,以及铜都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我们也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成功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以及怎样的中学生才是老师所喜欢的等等,令我受益匪浅。

随后的一天,老师又举办了一个:“轻声慢步,轻声细语”的主题班队会,我也很荣幸地当上了主持人,这次班队会主要是说让我们讲文明,懂礼貌,让文明礼仪办我们成长。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也道出了礼仪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

我们还开展了一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我也相信我们能在地震真正来临的时候保持心理冷静,有条不紊地冲向安全的地方。

另外老师还跟我们讲了许多校规以及班规,很多。习惯了以前的自由生活,我便不自觉地认为这是一种束缚。但是静下心来思考,我认为这是读书的圣地,是传播知识的好地方。“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在规与距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我也从中意识到了做一个优秀的初中生很不容易,,只有不停地约束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两天半的学前教育就这样结束了,从这两天半时间的训练中,我也懂了很多,而且我还知道了: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只有达不到目标的人。通过教育,我开始知道人生需要我们自己来规划,远大的理想成就远大的未来。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奠基石,行动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新学期,我也知道我将面临新的挑战,还有更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不过我也明白,我将用我努力的成果和勇气去战胜它,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人生就像是一艘帆船,小学的帆船已经到站,初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也要就此扬帆,开始新的启航。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3

当孩子性意识萌芽时,家长该怎么做比较妥当?孩子的性教育只能趁早不能晚,孩子到了这个岁数,父母要“以礼相待”了,性意识已经萌芽了!

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性别意识和性意识混为一谈,其实孩子的性别意识在2-3岁就逐渐显现,能够分明的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可当孩子到了6-7岁这个年龄坎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理上的“性意识”,而这种意识对于父母来说尤为重要。

恋父(恋母)的情感是一条必经之路

在孩子6-7岁的年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一段时间,和异性父母感情极好。并且开始排斥同性父母,也可以称之为心理上的“恋父(恋母)”情节。

在这一个阶段里,孩子会去用心感受和异性父母交流的方式和乐趣,感受着其中的情感。很多父母只要用心就能直接的感受到孩子这种特殊的情感交集,这时候爸爸妈妈们不用刻意回避,因为这是每个孩子几乎都会出现的一段特定的,家长只需要做好教育,陪伴孩子走完这个阶段就好了。

帮助孩子成功脱离情感困惑的方式—分床睡

和喜欢的异性父母同睡一张床、撒娇的要求异性父母哄睡、都是孩子在表达这种情感的方式,我们需要在孩子的这个年龄,让孩子明白家庭之间每个人的关系:爸爸妈妈是夫妻,孩子和爸爸妈妈是亲子关系,两种关系是独立存在的。

想让孩子成功顺利的摆脱“恋父(恋母)”的情节,认识到家庭的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分床睡,爸爸妈妈睡一张床,孩子另睡一张床。

正确的性教育,帮助孩子成功走出第一步

孩子往往在上幼儿园之后,就会大胆的和妈妈说喜欢幼儿园的哪一位异性小朋友,孩子的这种表现已经说明孩子开始把情感的对象从家庭异性父母开始向外延伸。这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性别观念,和性区别、性意识,帮助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你家的孩子有没有在这个年龄,对异性父母特别感兴趣,对同性父母有所排斥呢?别忽略了孩子的性教育,及早分床睡,对孩子才更有帮助。你家宝宝是多大分床睡的呢?你有哪些好方法帮助孩子和父母成功分床睡呢?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4

随着性侵事件或者儿童性早熟事件的频频发生,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无奈不知该如何下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吧!

今天看了一位母亲在论坛上的发帖,讲述了14岁女儿因为早恋开房,被丈夫打到尾骨骨折的事。

开始得知女儿早恋时,平时对女儿有些偏爱的父母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采取了“软着陆”,跟孩子苦口婆心讲道理,告诉她怎样的爱情才是健康的,美好的,积极的。

可女儿不信,她讲自由,讲尊重人权,谴责父母世俗、low,讥讽父母是落伍的土老帽。

她瞒着父母偷偷出门和男孩约会,回家就撒谎,被拆穿还理直气壮。

深知孩子叛逆期的父母,只好给女儿强调了两条底线:一是绝对不允许有性行为,二是学习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然而,女儿的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前十倒退成倒数第六。

同时,她做了一件让父母绝望万分的事——和男友开房了。

这天,女儿彻夜未归,父母绕着城市找了一圈又一圈,动用了所有关系。当最终确定女儿在酒店时,父亲慌得腿都站不住了。

找到女儿时,她和男友都光着身子。

父亲强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回家后,气得发抖的他扇了女儿一耳光,骂她不知廉耻,不懂自爱。

从没被打过的女儿也气红了眼,拿起东西就疯狂地摔,把书一本一本往父亲脸上砸。

看着毫无悔意的女儿,父亲暴怒之下抓起打冰球的杆子,没料到下手重了,将女儿的尾椎骨打到骨折。

作家罗松讲过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女孩。

一个青春期女孩凌晨才回家,过了几天,父亲约她外出喝酒:“尽量喝,喝醉,爸爸带你回家。”

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台上。

第二天,她一醒来,就看见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你记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吗?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记住,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个故事关于男孩。

一个14岁男孩,在书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可是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于是就偷偷把书藏进了怀里,不料却被老板发现了,把他扭送进了派出所。

很快,孩子的父亲赶到了。

男孩低着头,等待父亲的大骂。但父亲并没骂他,而是对书亭老板说:“他一定十分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没有带足钱才这样做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钱买下这本书……”

出了派出所,父亲停下脚步,对满脸羞愧的孩子说:“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讲完这两个故事后,罗松说了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话: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底线教育,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底线教育。

对于女孩的底线教育,我觉得有四点特别重要。

第一个底线教育:身体底线。

罗茜茜刚被保送直博的时候,一天下午,博导陈小武开车带罗茜茜到他姐姐家,进门不久他就把防盗门反锁了,然后开始讲他和师母关系不好……然后他就要霸王硬上弓要扑。

罗茜茜就大哭大闹起来,陈小武生怕惊动了邻居,于是立马停止了侵犯。

事后,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罗茜茜直接去找了院系领导:“我想从‘直博’转为‘硕士’。”但因陈小武阻挠,没有成功。

但罗茜茜还是不妥协,继续寻找机会。终于发现学校有很多交流项目,她寻得一个,毅然出了国。

罗茜茜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迫于导师的打压和恐吓而默默忍受。因为父亲对她说过一句话:“千万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身体,以换求什么好处。”所以关键时刻,她选择了抗争。

何为身体底线教育?作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诫女儿: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和伤害自己的身体。

第二个底线教育:生活底线。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

女儿考上大学后,父亲给她寄钱:“1200元够不够?”

女儿回答:“够了。”

父亲又说:“想买什么就买,别亏自己。”

女儿听了,半天不作声。

父亲觉得奇怪:“怎么了?”

女儿说:“室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1200元,但她生活质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麦当劳……”

父亲说:“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误学习。”

“她没有打工,是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自己买单而已。她还说我傻,可惜了这张脸,如果她有像我这样漂亮的脸,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钱。”

父亲放下电话,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回家又给女儿发了一封邮件:“从这月起,我每月给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还有,如果你恋爱了就要告诉我。我每月再给你500元,作为恋爱经费。请你一定要记住,每次约会,都不要忘了带上自己的钱包。”

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在给女儿灌输一个生活底线——要有经济独立能力。

“经济独立的女人,是最有尊严的女人。经济不独立,人格便不独立。人格不独立,爱情便不独立。”

第三个底线教育:感情底线。

作家柒柒曾写过一惨痛经历:大三时,她爱上一个男生,为了讨好这个男生,她低到了尘埃里。

男生喜欢吃鱼,柒柒就在寒冽的冬晨,在河边守候数小时,为他买最新鲜的鱼。

两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柒柒也要站一整夜的绿皮火车,去他的城市,跟他说声对不起。

大冬天,例假来了,她蹲在地上,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柒柒以为,这样就能换来他的真爱。

可她熬好鱼汤,电话他回来吃饭时,换来的是一声:“烦不烦,我正忙。”她将干净的衣服放到他面前时,换来的是一句:“这本来就是女人该做的事。”

即便这么忍气吞声,柒柒最后还是失去了他。

多年后,回忆这段感情经历时,柒柒这样写道:

“我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些,这个世界就会为我让出一席之地,后来才知道: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所以现在,柒柒总是给女儿强调一个“感情底线”:“不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要为他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第四个底线教育:生命底线。

2017年,最让人烧心的案子,无疑就是“刘鑫江歌案”了。

刘鑫与男友陈世峰发生纠纷后,被威胁,于是向好友江歌求助。江歌为了帮助刘鑫摆脱陈世峰,与陈世峰在出租屋外发生争执,结果被陈世峰乱刀捅死。

这个事情发生后,我很欣赏同学王岗对女儿的“生命底线教育”:

“我们一生中,总难免遇到恶人。当遭遇恶人时,如果你没有能力和歹徒斗争,就应该打迂回的战斗,不管手中的东西有多么重要,都不应该和其发生正面冲突。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舍财保命。

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们一生中,也总难免遇到伤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伤心事,都不能选择终结生命,自杀是解决问题中最愚蠢的办法。”

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对于儿子的底线教育,我觉得有四点特别重要。

第一个阳光教育:冒险教育。

我发小刘宇是搞地质勘测的,他最喜欢带儿子去探险。比如,上周他就带儿子小刘野营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孙子去:“那个山太陡了,摔了咋办?”“还有野猪,危险得很。”

但刘宇偷偷对妈妈说:“其实就是一个普通旅游景区,我告诉他可能有野猪出没,是想练练他的胆。”

那晚,父子俩在帐篷里,似乎听到了野猪的叫声。刘宇把一根木棒递给儿子,

自己也抄起一根,假装守卫起来。

得益于多次这样的“冒险教育”,小刘的胆子比一般孩子大得多,他坚毅果敢,成了十足的男子汉。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这么教育儿子:

“那里不能去,太危险了。”

“这个地方不能呆,有危险。”

教育家理查德说得好:“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创新。”

第二个阳光教育:规则教育。

作家林曦讲过一个教育故事:孩子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大哭。

我问他:“你很委屈,很生气吗?”

孩子说:“嗯,我要报仇。”

我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电视里一样,用剑刺他。”

“好,这样很解气,爸爸帮你准备一下。”

过了一会,我抱着衣服和被子下楼。孩子一脸惊讶:“你怎么拿这么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会被带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个月,所以要给你带换洗衣服;如果用剑的话,就要呆很长时间,肯定得准备被子啊!”

孩子红着脸说:“真的会这样吗?”

我回答:“嗯,法律规定是这样。”

“那我们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气吗?”

“其实我也有错,我不生气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在“冒险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得增加一个“规则教育”,用规则来平衡冒险。

我特别喜欢这位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坏的结果想一想,这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试一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个阳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杨宝德,因为不堪导师骚扰而自杀;中兴程序员欧建新,因为不堪被公司辞退而自杀。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因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时间,在央视看到一故事。一长途车司机,因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带着儿子一起出车。那路陡峭崎岖,行车步步惊险。在翻越一座大山时,车子坏了。父亲趴在雪地上修车,一趴两小时。

车修好,冲上山顶那一刻,他告诉儿子:“你记住,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就能看到万丈霞光。”

这位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但他给了孩子很多这样的挫折教育,后来,他儿子考上了博士。

在毕业典礼上,儿子说:“我之所以能跳出农门考上博士,是因为父亲从小就告诉我: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逃避态度。你要学会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都转化成一次学习机会。当一扇门关了,另一扇门会打开。或者你自己去打开那扇关闭的门。”

第四个阳光教育:独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务员朋友,讲过他父亲教他做人的故事:

他爸在他暗恋一个姑娘时说:“一个姑娘不会因为你专一痴情而喜欢你,只会因为你优秀而喜欢你。”

朋友感叹:真是醍醐灌顶。

初中一年级,他爸问他:“怎么才能让别人尊重你?”

“我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我。”

“错了。是实力。”

朋友感叹:太他妈深刻了。

他父亲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但说话从来轻声细语,只对他说过一句狠话:“不要妄想我会给你报销发票。”

朋友感叹:这句话,成了我的做事准则。

后来,他身边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狱,但他却一直清清白白、平安无事。他感叹:“所以我一直很感谢我父亲。”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5

社会是复杂的,但孩子是单纯的。为了防止孩子被侵害,很多家长也竭尽所能,告诉自家的孩子怎么辨识坏人,不和陌生人接触,怎么向警察求助,怎么脱离困境等等。

菲菲是个7岁的女孩儿,她的父母对孩子防侵害的教育也是非常用心。

作为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非常有趣,令人印象深刻,很值得他人借鉴和学习。

那天,七岁的菲菲刚刚从学校放学回家,就被爸爸妈妈神神秘秘的叫进了屋子。

菲菲也是不明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把屋子的门给关上了!

这个时候,菲菲的爸爸拿出一张明显经过剪裁的报纸,把这块报纸递给她菲菲,让她认真看一遍。

7岁的菲菲不明所以,上面大概写了一个老师侵犯女学生的事儿,是一篇新闻报道。

虽然她还有些不认识的字儿,但大致意识是看到了。

还配了一些照片,菲菲看的懵懵懂懂。

当菲菲表示自己看完了,她问为什么老师要欺负女同学?

此时,她的爸妈明显有些尴尬,但还是认真的解释道,这是不可以的,以后如果有人这么对你,你该如何做等等。

在认真的解释之后,菲菲总算明白了,爸爸妈妈是教她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

这样的教育不只一次,每次菲菲的爸妈都会给菲菲看一些描述模糊,但是分析清楚的文章给菲菲,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菲菲的自我保护意识。

甚至于,有一天爸爸还告诉菲菲,不管屋外有什么人,就算是屋外睡着爸爸,晚上睡觉也一定要把门反锁好。

正如下面这句话所说:

你认为你的孩子还小不需要性教育,但是真正的恋童癖永远不会介意这点!

正是这些爸妈苦口婆心的教育,让菲菲在以后的人生中都不缺少安全感,时时刻刻记着保护自己。

性教育心得体会篇6

人们可能很难想象,除了强奸、猥亵这些显性性侵害,还有很多隐性性侵害,同样会严重伤害到孩子。而这个隐性性侵害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你可能也中招了。

什么是家庭中的隐性性侵害?

所谓隐性性侵害,即我们给孩子带来了伤害,但我们也没有察觉。

这些养育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一个是破坏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轨迹。

哪些日常教养行为会给孩子带来隐性性侵害?

① 给孩子穿开裆裤

给孩子穿开裆裤,是我们很多父母习以为常的养育模式。他们会认为,我们不都是这样长大的吗?没见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什么伤害啊。

然而,给孩子穿开裆裤,会让他认为:我的屁股是可以随意露出来给别人看到的,是不需要遮挡的。

这种概念一旦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了,就会破坏他对身体的界限感。

② 拿孩子的生殖器开玩笑

随意摸弄孩子的性器官,这在家有男孩的家庭比较普遍,特别是三代单传的男孩家庭。

在我们传宗接代的文化中,家里生了一个男孩子,全家人都非常开心,同时非常希望把后继有人的这个情况拿去炫耀,所以一些老爷爷抱着孩子,去街坊邻居家串门时,就故意露着孩子的生殖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经常有人会故意摸一下孩子的的“小鸡鸡”,以示对男孩儿的喜欢。

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什么影响呢?

他会认为,“小鸡鸡”是可以被别人摸的,可以被拿来开玩笑的,也就是破坏了他自己的身体界限。

这样,当他遇到坏人时,就可能把坏人对他的猥亵当成常态,而不知道这是对自己身体的侵害,不知道自我保护。

等他长大了,可能也会用摸小朋友小鸡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喜爱,他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性侵,已经构成了犯罪。

曾经,有一个幼儿园的男老师,在照顾孩子睡午觉的时候,经常摸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儿的“小鸡鸡”。这个男孩儿,有一天无意中把这件事说给父母听。父母一听,觉得这个男老师有问题,就找到幼儿园,对他进行了调查。

没想到,这个老师非常坦然地承认了:自己就是摸过,没有什么呀!

因为在他从小长大的那个一个小山村里,小男孩都被大人摸过“小鸡鸡”——大人如果觉得哪个小男孩可爱,想逗他玩,就会摸摸他的“小鸡鸡”,或者用他的“小鸡鸡”开玩笑。当他来到城市,做了幼儿园老师之后,他也把这样的习俗带到了幼儿园。

所以,千万别拿孩子的生殖器开玩笑。

③ 让孩子随地大小便

我经常会看到,家长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在小区里玩,当孩子要尿尿的时候,就让他/她在路边站着/蹲下来,脱了裤子就地解决。甚至,在孩子尿尿的时候,家长都不帮忙遮蔽一下。

我还经常看到,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都已经走到幼儿园门口了,孩子要尿尿了,家长就叫他直接在幼儿园门口的那个草地尿了。而那个地方,所有进出幼儿园的人都看得到。

很多人都批评说,随地大小便不文明,会破坏公共环境。

然后很多父母就开始辩驳:

孩子小,憋不住,所以他/她要尿尿就应该尿;因为孩子小,所以尿尿的时候也不需要回避他人。

然而,你知道吗?

随地大小便会造成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破坏了孩子的身体界限。他会认为,只要想尿尿了,就可以随意将自己的私密部位裸露在众人面前。

如果孩子太小(3岁以前),可能他会忍不住,但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尿道括约肌已经发育好了,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膀胱了。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到了幼儿园门口,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她:“稍微忍一下,走几步到了幼儿园的洗手间,就可以尿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忍几分钟会不会让孩子忍出问题来。实际上是不会的,反而,这忍耐的几分张,还可以让他获得两个方面的成长:

一是膀胱的耐受力可以增加,忍受尿液;

另一个是,他知道自己这个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培养孩子的羞耻感。

很多时候,不随地大小便,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我们成人做不到。在我们文化中,我们始终认为随地大小便是一件爱护儿童的事情,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

④ 强行地亲吻孩子

对于任何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当我们要去跟他进行身体接触的时候,无论他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需要征得他的同意。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下,我们没有建立起“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应该得到尊重”,这样的理念。

所以,我们会在见到一个可爱的女孩儿/男孩儿时,就去摸人家的脸,摸人家的头,或者触碰他的身体。

还有的人甚至强行亲吻孩子,明明这个孩子不愿意,他/她的脸在使劲离开你凑上来的嘴,你还使劲往上凑,非要把自己的脸或者嘴巴贴在孩子的脸上。

但其实,这些强行触碰孩子的身体的行为,也是在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

所以,不可以让你的亲戚朋友随意地强行亲吻孩子。爸爸妈妈不会随意触碰孩子的身体,除了孩子特别小的时候,需要帮他洗澡穿衣,或者孩子身体受伤的情况下。

我们需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你的身体你做主,没有经过你的允许,任何人都是不可以随意触碰的。

⑤ 孩子3岁后,还在帮他洗澡

帮孩子洗澡,洗屁股,也是我们家庭当中习以为常的一种隐性性侵的养育方式。

可能我们家长会说,孩子自己洗不干净,那肯定要我们帮忙洗。那要看洗到什么时候,如果这个孩子如果已经三四岁了,或者说已经八岁了,你还在帮他洗,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哪里?

第一,破坏孩子身体界限;

第二,你不让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这样培养的是“巨婴”。

据我的了解,两岁半就可以让孩子独立洗澡了,独立洗屁股了。我认识的一个德国朋友,他的孩子就是从两岁半开始独立洗澡的。

独立洗澡是指,进到洗手间,把门关上,脱下衣服,洗头、洗完澡之后,穿上衣服出来,整个过程都是由孩子独立完成的。

再讲一个我自己的教养故事。我就是在儿子四岁的时候,要求他自己独立洗澡的,他也很愿意。

而且,除了完成整个洗澡环节,我还给他加了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把自己的内裤洗干净,晒好,然后才可以去睡觉。

所以,我儿子就是从4岁开始独立洗澡洗内裤,而且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让孩子自己洗内裤有两个好处:

一是,让他明白这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可以做好它,而且他必须自己做。

二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内裤上都会有自己身体上的秘密,比如说女孩会有月经,男孩会有遗精,这些身体的秘密需要孩子自己去处理。

所以,如果你觉得两岁半太早,那么我们四岁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四岁左右也正是帮孩子建构身体界限的重要年龄,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做——如果在四岁的时候,我们还不帮孩子建构身体界限的话,那么越到后面,就越难建构。

现在很多家长来找我,说孩子现在洗完澡光着身体在家里面走来走去,甚至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她的身体都发育了,洗完澡居然内裤不穿,在客厅里面走来走去,而且丝毫不在意她爸爸就坐在旁边。

这就是没有从小建构起身体界限的后果。

还有清洁生殖器,养女孩的家长其实是有感觉的,女孩子在两岁半在三岁左右,如果你帮她洗屁股,身体上会有一种自然的反抗,不想再让你碰她的生殖器,所以在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教女孩,怎么把屁股洗干净。

我们有一个案例是,女孩子从小是妈妈抱着,端着两个腿,然后爸爸拿毛巾给女孩子洗屁股,这个女孩子非常不舒服,而且这个爸爸也是非常地不舒服。一个正常的男人每天晚上看着自己女儿的屁股,在那儿扒着洗,他心里面是不舒服的。

所以让爸爸给女儿洗澡的妈妈,要认真考虑一下——人是一种动物,这个男人有时候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但有的时候也是动物。

在家中一定是孩子有孩子的身体界限,父母有父母的身体界限,这才是一个讲性伦理的一个家庭。

⑥ 随意观看孩子洗澡

除了给孩子洗澡,随意观看孩子洗澡,或者随意让孩子观看自己洗澡,也是破坏身体界限的行为。

有一个家长来找我,她说,她家洗澡间的门是坏的,她洗澡的时候也不关门,她儿子就故意进来看她;而她儿子洗澡的时候,她也随意地进出那个洗澡间。她问我有没有问题。

我说当然有问题,男孩已经八岁了,妈妈的这个全身的裸体是一个女人的形象,是可以呼唤孩子的性冲动的。

所以,自从孩子独立洗澡后,就要给他一个真正的隐私空间,在他洗澡的时候不要观看;大人洗澡的时候也要关好门,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和孩子各自维护好自己的身体界限。

以上六种我们养育当中的习以为常的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对身体界限的破坏,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要说,我们以前也这样长大,我们也没怎么,你怎么知道你没怎么呢?你现在的人际界限清晰吗,你现在不受人际界限的困扰吗?你与你的朋友之间相处,跟你的丈夫相处,跟你的婆婆相处,跟你的父母相处,跟你的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你的界限是清晰的吗?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从身体界限开始建构的,然后才是其他的界限,如果身体界限都没有建构好,其他界限也不会建构好的。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矛盾当中,都是因为界限不清晰所导致的。我们自己好好去看一下,我们家庭当中如果有矛盾,这个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多半中国家庭都会追溯到界限不明晰——钱的界限不清晰、物的界限不清晰、责任的界限不清晰……

这是我们生活当中的陋习所给孩子带来的隐形性伤害,家长们都应该注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青少年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参考6篇

学校安全法制教育心得体会6篇

教育安全心得体会800字6篇

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优秀6篇

大学入学新生教育心得体会6篇

英模教育心得体会6篇

寒假假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6篇

交通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最新6篇

劳动教育周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078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