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心得体会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8篇

只有认真回顾自己的感受,才能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当我们内心产生了一些感悟后,可以及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8篇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1

今天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仍然激动不已。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儿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2

新年第一天,由于眼睛肿痛,我又住进了曲靖二院。1月2日,开始在病床上读《忏悔录》,于1月8日读完。对我来说,这几天确实是难得的读书时光,因为病房里只有我和一个老人,很少有他人来,而且老人角膜炎也不看电视,很安静,在这样的环境里读《忏悔录》,确实不错。

卢梭对于我们学法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思想不仅影响法国,甚至影响世界,就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人,在进行自我忏悔时,是如此的真诚、真实,毫不隐瞒,毫不回避,毫无保留,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把自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让我们看到了大师、思想家朴素的一面,作为人的一面。人无完人,卢梭也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但他敢于真实的写出来这确实令人敬佩。

读该书还有一个启发就是阅读的重要性,卢梭可以说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从《忏悔录》中可以看出,其取得辉煌的成就,应该说与他广泛的阅读是分不开的。6岁时,他父亲就经常与他通宵达旦的读他母亲留下的小说,读完后又开始读他外公留下的书。在当学徒时,他读书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想法设法的租书读,没钱时甚至用衣服抵账,一年的时间读完这个书店能读的书。后来受瓦朗夫人冷落时,他也是将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我相信正是广泛的阅读,为卢梭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读书要读好书,正经的书,正如卢梭所说:他庆幸自己没有读那些不正当的书。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3

再一次回归假期生活,我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卢梭的《忏悔录》,书籍是上个假期时购买的,当时的我忙于其他事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如今已经忘记了初始购买它的想法,但脑海中仍记得作者下在开篇的那段话“看他敢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

书中卢梭直面的剖析了自己,尽可能客观的回顾并且反思了自己从出身背景到晚年的一系列生活,不论是犯错或是骄傲。他将自己赤裸的展示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有些执着、有些无畏,就像他书中说的那样“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在蜗居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反复的思考着这个观点,没有人不会犯错,没有人不会懒惰,没有人未曾出现过坏的想法,无论你是谁你都可能会出现过让你悔恨,让你痛苦,令你执着,放不下的事情。

前天的时候,我追完了前段时间大火的一部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这部剧按照此书的想法来看的话会很有意思,剧中的各大主人公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犯错,但这个犯错只是相对的,相对于事态发展而背的,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的做自己,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前段时候,我常常会感到痛苦,痛苦于知晓自己为展现出的潜能而却无作为,仍旧一拖再拖的坏习惯,而实际上我一直都在逃避,逃避着面对自己的拖延,逃避着面对此后的责任,这件事情困惑了我很久,困惑到折磨,折磨成痛苦,后来我开始寻找外界的帮助,但我性格或许是有些缺陷,或许是与他人不相仿。我很本能的排斥着向外诉说这个行为,并且我也很清楚,朋友的安慰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有效的举措,只会让我更加徒增负担。

而后偶然的听到了两个观点,其中一个是说,人的每一个情感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它是否被我压抑了,或是被我厌弃了、排斥着,它都是真实存在的,他都是会正常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会可能出现的,无论什么情绪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怎么看待它,解决它。

第二个观点就更为重要,无论多么努力的一个人,感到疲惫都是真实的,没有人是永动机,在休息的时候。理应全部放心的'躺下去,因为我知道、我坚信、并且我也可以做到,我在之后会更为充沛的力量再次站起,创造更多的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不足,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远远超过了书本本身的价值,让我开始重新看待真诚,我可以开始放下一些过去不知名不所谓的倔强与坚持,让我的未来,可以更加松弛且自信有思想的独立的活着。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4

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著,名叫《忏悔录》。

?忏悔录》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其实看着这部小说,我的心也在随之情节浮动,再仔细想想,这么一个既有装备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会遭到如此迅速而又彻底的失败?

有个笑话说得好,国民党在战场上汗的冲锋口号是:“兄弟们给我冲啊!!”而共产党在战场上喊的却是:“兄弟们跟我冲啊!!”这一个“给”一个“跟”性质就大不一样了。我认为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得人心。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选择跟人民对着干,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唾弃。国民党的失败,就是败在他们的腐败上,无论他们的装备,靠山是多么强大,被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给掀翻了,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说实话,共产党什么也没有,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比什么都来的强,有意义。

这本书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种战火纷飞的感觉,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这美好和平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祖国明天建设的更好做出贡献。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5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特别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现在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忏悔录》是我接触过的最勇敢、最真诚、最“暴露隐私”的书。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6

昨日躺在床上读完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托尔斯泰最终在寻求人生的意义中转向了他一度丢弃的宗教。他试图用理性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如何处理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时间的反差所带来的苦闷?”——“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非理性的,应该抛弃。”他不满这样的答案,认为一定是哪个地方出错了。后来,在一段苦闷和绝望之后,他意识到通过理性去寻求人生的意义是错误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就好像当我们在解一道方程,然而最终却得出了“0=0”“生命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恒等式。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他又重新回到了宗教里,即使他逼迫自己去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我也怀疑经过如此一番宗教是否真的能让他赋予自己人生以意义。

最初在他的生活圈子里,那些所谓宣称自己信教的人往往却最没有信徒应该具有的谦卑、善良的气质,托尔斯泰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信徒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信仰的截然对立,然而当他将目光转向劳动阶层,渐渐将自己从独处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融入到劳动阶层中,他却发现劳动阶层的人们用他们的全部生活去验证他们的信仰并赋予他们生活以意义,那些劳动的人们的生活大多充满了贫困、病痛和不幸,然而依然笃信福祉,笃信上帝。他发现自己是如此的狂妄,“竟然轻易否定了人类所有的努力,妄图单枪匹马,以我自己的方式推倒一切重来。”在托尔斯泰看来,劳动阶层、那些创造了生命的人的活动,成了唯一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寄生虫如他,不仅没有通过劳作去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一直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他渐渐意识到只有劳动人民的生活才可以去阐释、验证他们所赋予的意义,而他如今所寄生的这个阶级,“我们赖以生活的奢华使我们根本无法了解生活。我知道,要想真正理解生活,必须了解的不是我们这些少数寄生虫的生活,而是朴素的劳动阶层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并非所有的劳动阶级都如托尔斯泰所言那般虔信宗教,在苦难、贫穷、病痛中保持一颗平静祥和祈福的心,更多的时候,至少在我看来,却是一种坚忍,即使日子实在困难捉襟见肘,强忍着苦难依旧生活。是的,在穷人的生活中,除了每天劳累归来之后有家人体贴妻儿同桌的短暂温馨,大多数时候是无尽的劳作和汗水。如何赋予生活以意义是极为私人的内在行为,其中的艰辛苦涩并非如此简单概述的。

然而我却对这种“寄生虫”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厌恶,当我躺在床上读书,就一次次质问自己为何读书?于我而言,有时候读书也如奢华生活,仅仅是“像生活而非在生活”,对许多事情无法切身体验——确切地说,并不是为了体验,许多时候基于体验多元体验更多可能性我选择去尝试,然而体验并非生活,体验也无法赋予生活意义,体验依然将自己置于一种隔离的地位,在贫民窟住一辈子也无法尝得贫民一日的心酸,我渴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厚实的,切肤的苦与痛,笑与泪,哪怕是衣衫褴褛,头破血流。

?安娜·卡里尼娜》里,卡列文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农民们一起割草,大汗淋漓,然而他却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7

刚看完《忏悔录》时,我想的是一个人怎能用如此欢快的心情来叙述自己生命中悲惨的事情,怎能把平淡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写成精彩有意思的故事。不懂。

昨天老师出了个关于自传事实、传记事实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我突然想到,其实所谓的“敢于批评自己、揭露自己”、“最真实”的《忏悔录》,很有可能也有很大程度的艺术创造的成分。所有,我们还是要有所保留地看此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对不对?

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他笔下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世界——贫民、富人共存却泾渭分明的世界。不论是朴实的农民、热心的小店主、出色的阿奈、善良的麦特尔等平民,还是猥琐的神父、彭维尔、西蒙等人,好好坏坏,都是很真实很鲜活的人物。社会的这一面,或许也只有卢梭这般阅历丰富、感情细腻的人能写出来了。

当然,我们还能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卢梭——回首往事、不甚感慨、忏悔、抗议、极想为自己辩解的卢梭。很多地方,甚至直白、深刻得让我一时不能接受。就像他关于自己风流韵事的描写,或许代表了一个典型的男性的心理?我不敢确定。

开篇时卢梭就说:“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他的勇敢、坦诚都很让我敬佩,可我还是有时会觉得,他晚年写这《忏悔录》时或许也一定程度上被他的记忆欺骗了,他的记忆展现给他的、通过他的著作展现给我们的,或许也有很多渗透了他本人意愿的经历和事实,所以才会如此生动、鲜活、震撼。

我知道,卢梭是伟大的、《忏悔录》是伟大的,而我只是茫茫时间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比微尘还小的粉末,所以我不敢对巨人、巨著妄作评论,我只是因为要交作业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

《忏悔录》读书心得体会篇8

?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德)

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书心得心得体会作文优秀8篇

4.23读书日心得体会8篇

关于读书的活动心得体会8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8篇

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读书月心得体会800字参考8篇

读书月心得体会800字模板8篇

好读书读好书心得体会8篇

读书学习心得体会最新8篇

陪幼儿园读书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8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