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观后感的机会,才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观后感让我更加意识到电影中的视听效果和表现手法,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电影《张思德》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1
今天是党员先进性教育集中学习的日子,下午处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一小时五十分的影片,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197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当时是被称为小皇帝小皇后的一代。小时候也曾看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等战争题材的影片,或许是当时不懂事,看过不少遍却没有真正领会那些影片的意义。长大后虽然踊跃要求入党,在积极努力下也入了党,但只是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优秀的政党是全民族拥护的政党,应该向他靠齐向它靠拢,但是入党后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不枉入党却没有真正思考过。今天看了张思德的先进事迹,我才真正懂得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意义。
张思德同志在部队是很平凡的一名党员、一名战士,当了十多年兵,只是内卫队一名普通的警卫员,小小烧炭队的一名队长,许多和他同时当兵的战友都当了团长、连长,可是他从来没有遗憾过。他所从事的工作不像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战士,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没有时刻要冒着生命安危的危险,他只是部队上一名普通的后勤兵。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微小、从来不觉得自己做得事份量轻,他尊敬老者、爱护幼者、帮助战友、团结同志,拼着命的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虽然不在前线,但他积极服从组织分配,把组织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当作前线的战场一样去全身心投入战斗。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看完影片,使我受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使我对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有了重新的认识,使我对工作重要性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我是前台一名普通的职业介绍人员,我一个人所作的贡献谈不上影响国计民生谈不上影响社会稳定,但是所有和我一样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如果都像张思德那样尽心尽力,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为国家、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来,那么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必将是影响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阳光下的一代,没有经历过腥风雪雨也没有尝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不辜负党不辜负那些共产党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接过他们的“枪”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落实到我们的就业服务工作上,就是要尽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之中,千方百计地帮群众之所急、送群众之所盼、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温暖送到周围群众身上,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过硬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信得过、走得近、靠得住。并且,我是新时期一名党员,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更有义务要把工作做到更好,更有义务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要让群众从我们党员身上看到希望,更加拥护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2
一个叫张思德的同志,他曾说过一句话:“前线就在脚底下”,从这就足以看出他对名利的淡泊。万丈高楼平地起,测量大楼的高度只测量最顶的一块砖,可支撑这块砖的却是千千万万块砖,少了哪一块,大楼都会坍塌。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革命,为了留在军队里,以绝食“抗议”。他不能说话,当他遇见张思德时,他在墙上写了个“家”字,又用脚跺跺地,这意思很明显,这里就是他的家。张思德不仅劝说他服从组织上给老革命安排,去养老的地方,还认老革命为干爹。这对一个孤寡老人是多么大的慰藉啊!百善孝为先,而张思德的行为不仅是一种普通的孝道,更是一种爱,一种对老人们的爱!
他还说过一句:“不仅得让自己吃饱,还得让吃不饱肚子的吃饱了!”是啊,有些人一辈子就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择手段,又有多少饱食终日的人想到过别人的肚子?我想,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在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也许,张思德的话可能让人觉得很通俗,但他那话中的含义却很深刻。
片中曾经两次提出:“牺牲是什么意思呀?”的疑问。“牺牲就是死了。”这是张思德的回答。我想,他的回答可能更直白一些,但是,对于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死”,只是肉体的死亡,却是生命的升华,灵魂仍在人们心中活着。“牺牲就是睡着了”,这个回答更美好一点。
张思德不就是这样吗?他牺牲了,但人们缅怀他,使他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永远……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3
看了《张思德》这部影片非常激动,心灵深处感到震撼,当看到《为人民服务》的全文又以讲演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在面前时,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感觉是直接面对面、形象地聆听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光辉思想的教育。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在“红宝书”、“老三篇”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为人民服务”多少有些被动式的学习,并且没有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学的不深不透。如今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搞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赋予“为人民服务”思想以崭新的内涵。现在再学习领悟“为人民服务”思想,感觉不空洞、感到了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这部影片成功地把张思德的英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看得见摸的着、真实的英雄。张思德的一生并不惊天动地,即使是片尾碳窑的崩塌似乎也是眼下常见的突发事件而已,但他使人感动,尤其是使一位伟人感动,使观众能够悟出张思德是一个很平凡的“伟大的人”。我们学习张思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甘愿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要把这种精神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用这种崇高的精神激励和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做好我们的税收工作。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4
想必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第一次听说张思德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当时还懵懂的我们,除了知道他是一个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牺牲的好战士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感悟,可能对“为人民服务”这句话都不能理解的透彻。随着自己的长大,虽然又陆续的接触到更多有关张思德的故事,但毕竟体会不那么的深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影响。
就在几天前,我有幸观看了张思德同志的同名电影《张思德》。作为思想已相对成熟,并且身为共产党员的我,这次,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观看之后,我也做了长时间的思考,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生却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心灵震动;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好的条件,却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非凡。我觉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没有一个坚定地信念去做好一件事,并且会不会仅以自身的利益去衡量这件事的价值。
张思德同志只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平凡的一员,为党为人民做着平凡的事。但就是这样一种永远服从党的安排,永远为党奉献而不求索取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参加了长征,随后被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张思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工作繁重且艰辛,特别是开窖取炭最为艰辛,窖里闷热不说,取炭时没有任何防护工具,但就是这种最脏最苦的活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头。最终经过三个月的苦战,他们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他又随警卫营来到了南泥湾开荒,不仅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还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步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通讯任务。等等这些我们看似枯燥平凡的事,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好的,这也正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地方。
想想现实中的自己,张思德确实给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容易使自己在实现某一目标的道路上模糊了对既定目标的认识,这样会使做事的动力降低,做事的质量下降,从而蹉跎了时光。结合自己,有时做一件事会虎头蛇尾,刚开始时由于好奇心总会有很大的动力,但随着困难的增多和好奇心的减少,做事的动力减低,效率降低,做事周期拖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正是在做事过程中没有一个能随时督促自己的坚定信念。我们应该随时怀有一个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的信念,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打击都不能低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好的结果。另外,有时自己在被吩咐做一件事时,总会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的价值会不会很大,如果不大则会在心里上轻视它,直接导致这件事做不好。我想张思德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给自己分配了什么事,都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把它做好,而不能总讲条件和回报。这是我观看《张思德》后的一点感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并找到了原因,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克服这些缺点,时刻向优秀的共产党员看齐。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5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我局与体改办全体党员一起学习了有关文件材料,现就观看电影《张思德》及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谈一点体会:
元月21日下午观看了电影《张思德》,22日我局由谷局长讲解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张思德同志作为33年参加红军长征的老同志,身上闪现出的各种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作为33年参加工作的老同志,长期从事最基层工作的张思德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从不向领导提要求,每次都从事最危险的角色,把吃苦当作享受,受到了毛主席等各位同志的赞扬。
其次要学习张思德同志肯钻研的精神,张思德同志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不但能干好本职工作,而且对其它工作样样在行,会辩别野菜、会开荒、会烧窑,干一行爱一行。
再次,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关心同志爱护群众的精神,张思德同志在战友犯错误的情况下,不打击不冷漠,积极关心同志的各项生活,激发同志的革命热情,在别人失意时送上温暖,关心革命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及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使我深刻领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要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篇6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前夕,党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看完这部影片,在支部党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说“我是含着泪水看完了这部影片;有的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很受教育,很受鼓舞。
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财富、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正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终身难忘。
张思德出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在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张思德是一名老红军,在连队英勇杀敌、当警卫忠于职守、开荒种地不怕困难、烧炭工作不畏艰险。他在艰苦的日子、在平凡的岗位,不记得失、不记名利、任劳任怨,服从党的安排。
记得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对张思德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的最好也是最高的评价。张思德一名普通的战士,却成为我们共产党人一座“永远的丰碑”,因为他身上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实,张思德不过是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名代表。在共产党领导的下,为了推翻蒋家王朝,从打江山到掌政权28年的历程中,先后有370万革命战士献出宝贵生命。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涌现出象张思德一样的共产党员: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一个个平凡的事迹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然而当今,无论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但是我们都不能忘记共产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能忘记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