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强调用词恰当,事迹材料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光辉历程的真实记录,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篇1
__,男,__岁,199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1993年退役,1994年在市城管处垃圾处理厂工作,2009年至今在卫东区环卫局工作。在环卫战线上,充分发挥部队军人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仔细工作,尽职尽责,成了辖区44座公厕的“大管家”,又是奋战在新冠肺炎防疫一线的“战斗者”。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09年至2011年,获得三等功,2018、2019年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初至公厕,适应快
初到公厕岗位,面对排泄物,对于天生爱干净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便带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仍感到一阵反胃恶心。好在部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他把爱干净的天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保洁一刻也不停,如厕的市民经常夸赞“小伙子,真能干”,大家的鼓励让他干劲倍增,他也经常以环卫工人模范时传祥为榜样,没多久就找到了适应工作的方式,越干越有劲。
认准道路,走到底
认准道路就走到底,上班时间干不完就下班后接着干,每天回到家,身上总是臭味洗不掉。但是他管理的公厕却干净整洁,公厕内有小故障自己动手修,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同志学习,在百度上查询,一步步摸索。冬日,他的双手在冰冷的水里拧着冻手的抹布,却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来这里的人;夏季,酷热高温天气让排泄物的味道更加难闻,他却用清水一遍遍冲洗出干净整洁的公厕。因附近饭店多,经常遇到如厕的人喝多了,站不稳,小便全洒地上。还有一次一名喝多的市民冲进厕所就吐,公厕洗手池前面吐得到处都是污渍,连如厕市民都看不下去了,气愤的要讲道理。默默将污秽物清理干净,他说跟喝酒的人讲理没用。从最初的无所适从,直至后来的淡定从容,正是源于他热爱学习,用心钻研,尽职尽责,和对细节的追求。
不待扬鞭,自奋蹄
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助人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获得周边市民及同事的一致好评,因为工作优异,局里给增加担子,让他担任公厕班长,管理7个公厕。管一个公厕和管7个公厕听起来只是量多少的区别,实际工作中却不是这样的。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班长不是指挥别人干活,不是二传手,是要身体力行,带头解决问题”,为了管理好这些公厕,他每天上午7:00,准时上岗,“必修课“就是到自己管理的每座公厕,排查运行情况、工作纪律和保洁质量,配送保洁物资,也因此养成了”逛街“的习惯。不仅能够埋头苦干,更善于思考,他把自己管理的7座公厕当成了练兵场,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质量。在他的管理下7座公厕卫生整洁,运行良好。他对辖区的公厕情况底数清楚,人员情况,物资设备的规格、型号、材质等都能够熟记于心。局里研究,决定给他增加担子,兼任内勤。从此他的工作又增加了每周申请物资,每月报送数据,每天收集作业图片,并立马更新公厕相关信息,成了公厕“大管家“。虽然工作辛苦,经常临时加班,但是还是干的有声有色,同事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遇到其他班长家中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小于,曾经有长达到半个月替班未休息,大家都说他是个“热心肠”。
冲锋在前,战疫情
2024年的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动,身为退伍军人,更是冲锋在前,带头坚守岗位,落实消杀、防控措施,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防控最为严格的时候,社区封闭管理,他却冒着风险一次次将口罩、一次性手套、肥皂、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消杀物品并送到职工手中。特别是运送消毒液,车辆封闭式空间狭小,量大,容器体积大,具有腐蚀性气味难闻,他却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每次工作任务。自从“部分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的新闻播出后,公厕管理员的情绪受到很大波动,病毒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公厕管理员成了高危职业,接触人多、粪便多,环境恶劣,为了克服保洁员的恐惧心理,全力配合所长工作,一边陪同管理员值班,向大家传递安全感;一边指导大家进行高频次、严配比、全覆盖的消杀,确保做好公厕的保洁和消杀工作。
__满含激情的说,“脱下军装,我依然不改军人作风。我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做好了,就能够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和整洁。”服役期间他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后又把部队的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到环卫工作中,从一名公厕保洁员到成长为公厕班长,再到公厕内勤,坚守平凡的岗位,在执着的坚守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公厕情缘”。
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篇2
自疫情防控以来,杨楼孜镇退役军人刘金帅应镇党委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刘金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本着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退役不退志的精神,主动要求深入一线去为封控区(口孜东矿)的全体职工及各村的群众们做核酸,逐一登记信息。随着阜城疫情形势越加严峻,为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他面对疫情毫无惧色,逆行而上,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在全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时,刘金帅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核酸采样信息录入工作,总计核酸采样信息录入3万多人次,遇到年龄较大的和不太了解情况的村民,他更是不厌其烦,逐一向他们讲解当前的情况与政策。在完成采样与登记任务的同时,刘金帅也积极宣传防控相关政策,让不理解封控的群众们充分认知到了疫情的严肃性与封控的必要性,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4月5日以来,阜城三区全域实行静态管理,刘金帅又主动申请到镇级疫情防控服务点值班值守,该服务点位于杨楼孜镇与口孜镇的交界处,来返车辆数量众多。工作十几天以来刘金帅身穿防护服,每天帮助卡点劝返车辆200台左右。
在执行任务时,刘金帅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静态管理要求,每当有车辆经过,他都仔细查看通行证,帮助群众测温、扫健康码和行程码、录入核酸检测信息。每当有群众遇到困难,刘金帅都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服务点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防护服一穿就是12小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刘金帅减少了吃饭喝水的量。即便如此,由于防护服的密封性,闷热的环境下穿着者很快就浑身湿透,有几次,刘金帅都差点晕倒在值守点,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他说:“当前形势比较紧张、传播性强,时间比较宝贵,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个时候更要坚决冲在一线,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最美逆行,初心永在。刘金帅不畏艰险,逆流向前,用责任和担当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篇3
自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之江社区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全体社工冲锋在前,恪守职责,坚守岗位,在之江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退伍不褪色,勇当疫情防控排头兵。
之江社区涌现出许多位最美志愿者,他们发扬革命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大疫面前,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把使命感融入到了血液中去,以退疫军人“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疫”马当先,默默无闻地出现在每一个居民需要的地方。
“当前疫情严重,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加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为咱们小区守好大门”退伍军人俞小尧说。俞小尧是一名伤残军人,也是一名党员,疫情期间,俞师傅主动电话联系我,参与小区门卫值守工作,言语中感慨党和政府对他一名伤残军人的照顾和关心,只要社区有需要,他定会尽力配合社区疫情防控。
“自己的小区要自己保护”,家住景江苑的周明同志本身就是一名物业经理,对疫情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视,每天忙碌上班之余,周师傅会自备消毒水,早晚对自己单元的电梯都会进行喷雾消毒,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当工作人员要给他拍照时,他摆摆手,只是四个字“举手之劳”,他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军人,必须担当的责任。
“谁说女子不如男”,退役军人中的铿锵玫瑰也巾帼不让须眉,家住钱塘景苑的杨树民,针对物业人力不足的问题,主动加入了小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中,轮值小区小门;70多岁的林阿姨,主动请缨到物业帮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她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情怀与品质,希望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力社区防疫工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自己工作岗位的退役军人,有坚守在省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岗位人员,有抗疫在第一线的人民警察,有守在小区门岗的安保人员……疫情当前,小区、社区、街道到处都留下无数名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尽职尽责,不惧危险,用担当筑起社区防疫的铜墙铁壁。
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篇4
自疫情防控以来,河东街道向阳社区退役军人李宏响应河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勇气和决心,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示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作为向阳社区华兴小区的网格员,自实行静态管理以来,李宏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配合社区开展对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在小区防疫测温排查的值班点对广大居民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人员排查,进出测温登记,管控并帮助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物资等防疫工作。
为了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标,李宏挨家挨户做宣传、逐门逐户搞排查。每轮核酸检测工作开始前,李宏都提前制定工作计划,帮助医疗人员搭建帐篷、布置采样点设施,维持采样现场秩序、引导居民保持安全距离和有序排队等候,按实际情况分流受检人群,按规程进行信息登记、核酸采样、有序离场。
为了保障封控管理期间居民的日常生活,街道为居家隔离人员采取“社区+商超+工作人员+志愿者”的配送模式,无接触送货,减少人员流动,为小区居民及时配送生活物资。每当有生活物资到来,李宏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开始卸货,由于订购数量比较大,他会分类整理,按照每个楼栋的采买记录,分别将生活物资装上提前备好的三轮车,随后送往各个楼栋。
面对新冠疫情,李宏一直在战斗,一直在坚守,他始终以军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畏艰辛、不讲条件,秉持着一名退役军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奉献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退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事迹篇5
薛志刚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于2004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退役后服从组织分配,现任清水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主任。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悔付出乐于奉献
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员,他能够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主动了解退役军人存在的实际困难,当好退役军人的知心人。大力宣传退役军人的相关政策,扎实做好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工作。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大力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在线上线下推荐就业岗位,宣传、拓宽就业渠道。
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薛志刚同志积极组织全县广大优秀退役军人“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投身防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积极协助村、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后,他闻令而动,迅速安排对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防疫测温排查值班点,对广大居民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人员排查,进出测温登记等防疫工作。挨家挨户做宣传、逐门逐户搞排查,对不理解工作的群众耐心解释、认真劝导;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居民,主动搭把手,帮帮忙。
__年疫情爆发以来,他第一时间参加了核酸检测工作。为了核酸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收到县疫情指挥部的通知后,他连夜组织单位的党员、职工志愿服务队,制定值班计划,帮助医疗人员搭建帐篷、布置采样点设施,维持采样现场秩序、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和有序排队等候,按实际情况分流受检人群,按规程进行信息登记、核酸采样、有序离场。在核酸检测期间,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畏艰险、不讲条件、不辞辛苦,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奉献情怀。
战“疫”面前不退役,大“疫”面前勇担当!面对疫情,薛志刚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品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