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事迹材料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8篇

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我们在写事迹材料时,必须深刻彰显人物的高尚品质与精神风貌,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8篇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1

香港主持人陈贝儿凭专题及纪录片《无穷之路》获“tvb最佳女主持”奖项,该纪录片聚焦内地扶贫故事,播出后备受好评,此前,该片也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选定为20xx年度20部“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之一。

拍摄过程中,主持人陈贝儿亲自带领大家去“看”、去感受每一个贫困地区的转变,从南部热带雨林到云贵高原大峡谷,从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她亲自攀登四川凉山的攀天梯、溜钢索渡过怒江峡谷,让观众感受到了贫困地区曾经的“穷”,也让大家深刻理解了纪录片片名,“无穷之路”,四个字,是国家解决贫困地区民众困难的决心,这曾是一段很艰难的路,如今终于“通”了。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本月2日晚,tvb举行“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xx”,陈贝儿凭借《无穷之路》获得“最佳女主持”。不过由于陈贝儿目前在内地,未能回到香港出席颁奖礼,所以她通过视频领奖。

获奖后,陈贝儿也在个人社交媒体感谢了团队以及观众的支持,“多谢、多谢大家支持!多谢公司,一直给我很多机会。我好幸运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个节目,我以我们的团队为荣!我们会继续努力!”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2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3

杨宁,女,1986年生,土生土长的苗寨人,2010年9月,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她的生长地——地处深山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苗寨当村官。几年来,她放弃考录公务员和进入企事业单位的机会,安心扎根农村,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发展产业,引领致富

当村官后,杨宁拿着笔记本,走村进户了解情况,并一一记下来。安陲乡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子粗加工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她曾自费前往广东、海南、北海等地考察竹子业。她发现经过初加工后的竹子调给广东、北海老板,可以省去竹子收购差价,从而提高群众卖竹子的收入。2013年1月,在考察中,她与广东、海南、北海老板签订了销售协议,将粗加工的竹子调往广东、海南、北海。由于她的竹子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格,所以群众都愿意将竹子卖给她。仅此一项,该乡农民年增收十万元左右。

扶贫助学,传递爱心

2015年,杨宁在走访群众中,发现残疾人潘健强因生无名毒疮,卧病在床无人照顾。杨宁到村委的第一天,即带他去医院看病,并为他交纳新农合费用,杨宁还到县城给他买好的药品,经过一个月潘健强已基本能行走了。

“她是好人啊!”该乡卧病在床下肢瘫痪的梁海春感动地说。几年前,梁海春因瘫痪症一卧不起,家庭的所有负担都压在爱人身上,小孩读书成了很大困难。杨宁知道后,决定从2014年起每月给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梁翠丽提供每月100元生活费,并在学习上给予辅导。

坚守苗寨,无怨无悔

她要留在苗寨,发展高山生态农业,让更多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让农民早日致富。2014年,杨宁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高山葛根示范基地。2015年,已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交通便利的暖坪村流转了100亩土地,带领43户农户种植高山葛根,亩收入4000多元。这种作法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可以改变村民的观念,把科学的种植技术运用到山区中,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杨宁带动96户贫困户种植300亩高山葛根,亩收入4000元。今年,杨宁带动全乡463多户贫困户种植1000亩高山生态禾花米,采取“稻、鸭、鱼、菌”的生态模式种植,预计亩收入3500元,以产业助扶贫,切实让贫困户脱贫。

为了解决种得下,有销路,得收入的问题。杨宁建立了网络销售点,组织融水县6位大学生村官成立融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在融水县8个乡镇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中心,确保生态农业产品能远销外地外,去年帮助村民销售100多万元的农产品,大大增加苗胞的收入。

由于工作突出,杨宁由最初的村官选为村党支部委员,2013年,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职。2012年度分别被评为柳州市“十大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融水县 “十佳创业能手”;2013年分别被评为柳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和“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2015年2月当选全国乡村创富好青年,成为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2015年3月荣获广西区“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016年3月荣获柳州市季度“最美柳州人”;2016年3月获得柳州市“十佳文明市民”;2016年5月荣获广西五四青年奖章。

“成绩属于过去,能带领苗胞脱贫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梦”走在风景如画的山间小路上,杨宁道出心中的夙愿。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4

3月4日晚上8时,“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大学返乡扎根农村13载,带领实现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当天,融水各单位和人民群众通过不同渠道,组织收看了本次颁奖盛典。杨宁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在融水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榜样看齐,学习先进,争做先进,为大苗山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祖国南疆大苗山青年们争相学习的优秀榜样,杨宁用十余年的热血青春辛勤耕耘,长期致力于安陲乡江门村脱贫致富、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杨宁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让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团结奋斗、忠诚履职,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融水新篇章!”当天,观看颁奖晚会后,融水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潘岳表示。

在杨宁的家乡融水安陲乡江门村,乡、村干部和村里的群众晚上7时就兴高采烈地聚到江门村委楼,集中收看颁奖晚会。当听到主持人宣布杨宁获颁“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时,大家一边鼓掌,一边欢呼起来。

“从年人均收入仅为1000元的贫困村,到如今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是杨宁用汗水换来的,我们都很感动,也很感谢杨宁。”和杨宁共事多年的江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龙翠珍说,杨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年轻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返乡大学生、江门村委后备干部梁樱林看完杨宁的事迹,眼睛早已湿润,她说:“杨宁姐13年如一日奋斗在江门村一线,我要向她学习,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把江门村产业做强做大,让大家过生更幸福的生活。”

对于杨宁来说,荣誉是肯定和褒奖,更是一种鞭策。杨宁说:“从曾经穷乡僻壤的贫困村到如今产业全覆盖的新农村,江门村的欣欣向荣,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苗家女回乡13年最大的收获。今后,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将继续服务好乡亲,努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带领大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大苗山的乡亲们日子越来越美好、越过越红火。”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5

时光如水,生命如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在有限的时间里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的如爱情片一般充满着浓情蜜意;有的如动作片一般充斥着惊险刺激;有的则如悬疑片一般体验着跌宕起伏。而今天一部“纪录片”深深的吸引、感动了我,它的名字叫《我这一辈子》。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娅,出生于1952年,是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她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时时刻刻践行着“上好班,做好事,当好人”的理念。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一、 平凡

王亚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长达26年工作时间里,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刻苦专研、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时常抱怨,患得患失。王娅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单位、为社会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像她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 平淡

王娅一生淡薄名利,勤俭持家。她的一生始终与“慈善”紧密联系。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部救困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王娅的行为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那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而她的感人事迹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高尚道德的人必定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她为伴。投身“慈善”事业的她,不是孤独的,她有家人的支持,员工的`帮助,有我们每个人留下的感动。

三、 平和

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之后,王娅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面对即将被死神夺走的身体,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延续自己的生命——遗体捐赠。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抉择呀!她就像一盏明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用信念选择坚守;用信念,点亮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动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完成了一次崇高的接力;她值得我们去驻足仰望!她是我们心中那个最可爱的人!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表达我对这部“纪录片”,对王娅的深深敬意:

若将我的一生比作一部电影,它既没有动人心魄的剧情,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但希望有观众喜欢且有所收获,最后感谢此生遇见的每一个人。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6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16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16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7

42岁的李桂林是四川凉山二坪村的教师,妻子陆建芬是代课教师。二坪村是四川省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凉山北部峡谷海拔2800米绝壁 的一个彝族村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大凉山悬崖18年,撑起“天梯学校”。李桂林和陆建芳进入大山深处那个学校前都是20出头的青春少年,可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默默奉献给无名的村寨。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那耸入云霄的天梯上一爬就是18年,是什么样的责任让他们在那绝壁悬崖上一呆就是18年,是什么样的爱情让他们在那艰苦的生活中一过就是18年。18年中他们相濡以沫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改变了多少个孩子的一生。他们说,只要一天还能爬 去,他们就要接送一天的孩子。他们的故事还将延续……

他们“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一心扑在教学和学校的建设上,18年来,李桂林夫妇教了七届学生,共计189人,二坪村——这个穷村也由过去的“文盲村”变成了现在的“文化村”,并逐渐富裕起来。村民们都知道,这与李桂林夫妇坚守教育是分不开的。

看到李桂林、陆建芬夫妻的感人事迹。我深深地感动着,我被一种高尚的师德感动着……

也许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那也算是一种坚持。可是这对夫妻的坚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危险”,陡峭的悬崖,破旧的云梯,4个小时的攀爬,还得背着孩子,如果他们来泰山,我想18个十八盘也不在话下;然后是“伟大”,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将知识和希望撒播在这个偏远的、我们从来不知道的彝族村寨,整整19年,这可是一代人的教育啊;最后是感动和钦佩,自己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是为了照顾山上的几十个孩子,每月230元的工资,在我们看来少的可怜,可在这对夫妻眼里确是很好了。

像这样的老师,应该享受最高的待遇,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教育一线,他们让这个村寨第一次看到了国旗是什么样子,可他们却甘于清贫,参加感动中国是第一次出远门,去北京的愿望是看一看他们一直在教孩子们自己却也从未看到的天安门,李桂林、陆建芬值得每一个人感动和钦佩!

年度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8

“泉水西瓜的秧苗都种下去了吧?可千万不要耽误了!”正是春耕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最近正忙着帮村民平整土地、育苗播种,挨家挨户督促进度……

2010年,刚从广西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从当初的大学生村官到如今的江门村发展“第一责任人”,杨宁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家乡,十二载青春年华一路奋斗,带领家乡人民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回来,坚信一定能做出成绩”

“回到家乡,是我从小就有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始终刻着这样一幅画面:那时我刚刚考上重点初中,要去县城里上学;我和童年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在村里最高的山坡上,望着这个宁静的小村庄约定:将来有机会一定回到家乡来。”杨宁说。

这样的想法,与杨宁的成长经历有关。江门村位于大山深处,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土地贫瘠。“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杨宁说,因为奶奶身体不好,村里人多有帮衬。

“其实,当时南宁也有几家公司给了工作机会,工资待遇也不错,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回来,坚信一定能做出成绩。”杨宁说。

然而,真正回到村里,现实和杨宁的想象大不一样。当时村里的办公条件很简陋,村委会只有一台老式电脑,还是乡政府淘汰下来的,所有的办公文件都靠手工抄写。

这些没有难倒杨宁。交通不便,让她更贴近群众??每次出山都顺路搭乘老乡的摩托车;村里电脑不行,就用自己上学时的电脑;到村里的第一年,杨宁将所有的文件材料都电子化归档,让村委会实现无纸化办公。宣传防火防盗、帮村民填表格……通过给村民办的各种小事,村民们逐渐认可了杨宁。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能够贡献一己之力是我的荣幸”

“过去的江门村很穷。有一次,我到镇上,看见村里的阿婆带着两个娃到镇上卖山货,三个人点了一碗粉吃,吃完后再用粉汤泡着自带的冷米饭,分着吃才填饱肚子。”杨宁回忆。后来她了解到,阿婆一家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

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杨宁一直以来的目标。杨宁开始尝试着带领乡亲们创业改善生活。正当此时,脱贫攻坚战打响,“如同久旱的大地迎来了甘霖。”杨宁说。产业发展有了希望,政府出台了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村民只要发展产业就能领到产业奖补;交通设施有了改善,村里的泥巴路成了水泥路,以前通摩托车都费劲的村里能进出汽车了;村委会办公条件有了改善,电脑更新换代,连打印机、复印机都装上了……

恰好这个时候,杨宁的6年任期到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能够贡献一己之力是我的荣幸。我选择留下。”2016年,杨宁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次年当选村委会主任。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突破口,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口袋才能鼓起来,对此,杨宁思路清晰。“杉木、土鸡、高山优质稻,都是立足我们大苗山的实际定下来的扶贫产业,只要大家跟着干,不仅产品包销售,还能领产业奖补。”

可还是有村民不放心,“种不好、养不好怎么办?”“到时候突然不回收了怎么办?”……面对各种疑虑,杨宁决定自己带头。“我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并向村民承诺,如果出了问题,损失我们来兜底。”杨宁说。村民被打动了,选择跟她一起干。

产业发展有成效。江门村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西瓜品质格外好,泉水西瓜成了江门村的招牌。杨宁组织村里留守妇女成立“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种西瓜,每亩地的收益从不足1000元提高到近4000元,带动十几户贫困户脱贫;她还带领江门村60多户农户种植香糯,通过“稻+鸭+鱼”共生的模式,每亩增收1500多元……2020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杨宁也当选了江门村党总支书记。

“我无悔当初回乡的选择,农村广阔天地真的大有可为”

机器轰鸣,人影晃动,晚上11点多,江门村腊味加工厂二期工程仍在紧张开工……“村里的腊味加工厂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预计也很快建成。村里还规划了乡村振兴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园区,已完成了选址。”杨宁说。

“脱贫只是起点,乡村振兴是新的战场;我们要加快推进,让乡亲们过上更好、更富足的生活,我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继续贡献青春力量!”杨宁说。

“随着村里农产品加工能力的提升,电商服务中心也会进一步升级发展,这个平台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杨宁说,2016年起,她联手融水县的6个大学生村官成立电商服务中心,至今已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

从穷乡僻壤的深山苗寨,到如今瓜果飘香的世外桃源……看着家乡的变化,杨宁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无悔当初回乡的选择,农村广阔天地真的大有可为。”杨宁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到农村来,有人才才有未来。

“我家是江门村脱贫户之一,杨书记的辛苦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正是受到杨书记的影响,当大学毕业时,江门村村民合作社聘请我回村,我毫不犹豫同意了。”2021年回到江门村工作的梁樱林说,“我们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江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作突出的杨宁,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这些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让我深感自身背负的职责使命,我要更加脚踏实地,开启全新征程。”杨宁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人物2023人物事迹推荐7篇

感动优秀人物事迹7篇

中国十大感动人物事迹5篇

优秀人物感动事迹作文6篇

感动人物事迹优质6篇

感动中国人物优秀事迹6篇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7篇

感动的人物事迹作文5篇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7篇

身边的感动人物事迹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224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