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格式正确,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1
2021年10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弥漫整个城市,打破了金城__的宁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党委号召全体在职人员,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大家共同抗疫的那份艰定信念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就是这一点一滴的付出和照片中的一幕幕感人瞬间,总是催人泪下,为之动容。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__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党委安排部署,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紧急发出共同抗击疫情通知,群策群力,积极动员,组成志愿者立即下沉到防控一线,袁月成同志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接到通知后,匆匆地安顿好家里的日常,就投身到防疫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袁月成同志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首先按要求有序做好自身防护和核酸检测,身穿红马甲,佩戴志愿者袖章,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次日晚__市立即组织全员做核酸检测,袁月成同志服从单位安排,每天凌晨四点准时报到,先后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雁北街道、名城广场、雁滩家园、启航分校等核酸检测点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线距离,打开健康码。”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一遍一遍耐心地叮嘱来往人员不要聚集,并对黄码市民做解答,维持好现场秩序,对老年人提前做好身份信息的准备,对排队时间较长的人员进行悉心的安抚……,听到等候检测的人员各种抱怨,他总是想着办法来劝解安慰,化解矛盾,就这样从早到晚,在寒风凛凛的冬日,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连续数日。每当夜幕降临,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终于做完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艰辛劳累,他才满足的长舒一口气。
10月28日,袁月成同志自己所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自己必须“居家隔离,足不出户”,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袁月成同志也不愿闲着,毅然决定参加自己所在小区的抗疫工作。他在抗疫工作中做到日常防疫工作稳中求细,卡点站岗执勤严格把控。由于小区封闭管理,为方便小区住户的后勤保障、日常采购、快递送达、药物速递等事项,他总是第一个在微信群里积极通知和回复,谁家有需要,他总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忙。由于小区是封闭管理,政府还给小区居民配餐与物资,由他把政府的关怀送到每家每户。敬东小区的居民经常能看到志愿者袁月成同志忙碌的身影,他刚为小区居家隔离人员送完生活物资,又穿梭在核酸采样工作中,之后又去小区门口站岗。因为有想他这样负重前行做保障的志愿者,疫情期间邻里间的和谐、团结氛围更浓了,这让袁月成同志更加坚定了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他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公安民警一样冲锋在抗疫最前沿,但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在这场疫情中默默无闻地干着抗疫志愿工作,尽力而为,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他说:“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加油!”这是一个多么质朴的退伍老兵,身体里的血液在沸腾,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性格坚毅的本色,显现了勇于奉献的精神实质,把“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记于心,贯彻始终!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物换星移、万象更新,众志成城、抗疫必胜!
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2
仿佛一滴墨汁沁入一池清水,十月,一场新冠疫情笼罩着丝路重镇、黄河之都的金城__。自__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以来,从市区到街道社区层层设防、严格管控,所有居民听从政府号召,居家防疫,无数白衣为甲的医务工作人员冲锋在前,也有千千万万志愿者协同助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发生后,全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成了浩大的抗疫志愿者队伍,__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防疫领导小组立即启动,迅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由40名志愿者组成的抗疫队伍,张元棠同志便是其中之一。
接到下沉东岗街道欣欣嘉园社区的命令后,他积极联系社区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服从社区工作人员指挥、安排,迅速投入到志愿者工作当中,协助社区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
10月26日,张元棠同志在接到单位紧急通知后,从原来的志愿点欣欣嘉园社区临时抽调至雁滩家园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他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社区巡查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向小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正确对待疫情,落实好疫情防护措施,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居家抗疫。虽然佩戴口罩与护目镜一天下来,面部留下深深的压痕,身体疲惫又不能喝口热水按时吃口热饭,但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与大家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此次核酸检测点的保障任务。
50多岁的他,持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乏,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苦,不喊累,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用行动充分展现了市政人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市政人的先锋本色。
“老大爷,口罩要戴好,才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呀。”10月24日,在城关区东岗街道欣欣嘉园社区,来自市直单位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劝导队的队员们,手持小喇叭,走在街头,劝导过往行人尽快去做第六轮核酸检测,提高防控意识,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各位业主,我们是东岗街道欣欣嘉园社区的志愿者,最近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疫情形势严重,请各位业主尽量不要出门”。张元棠天天出门都会带上昨晚充满电的高音小喇叭,每到一处核酸采集点都要用喇叭进行宣传。
张元棠同志看到社区的老大爷、老奶奶、残障人士都会上前搀扶,“有什么需要你跟我说,我去帮你办,你不能出小区。”“大爷,请把口罩戴好,没事尽量在家里活动,不要下来了。”“小朋友,赶紧回家去,在家里晒太阳更舒服”……这几句话是他作为防疫志愿者时刻挂在嘴边的话,张元棠同志觉得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情,内心感到很充实,很有意义。
防控一线在哪里,志愿者就在哪里。“请出示健康码,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不着急,慢慢来”,“请保持一米距离”,这些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总能看到和张元棠同志一样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奔波在各个核酸检测点,查验健康码和出入证,给群众测温,用满腔的热情和无畏的坚守,助力疫情防控。
防疫有担当,上阵父子兵。张元棠的儿子也是南昌路社区的志愿者,目前父子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家里的妻子作为后方支援,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和儿子的工作。每当他俩结束一天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的时候,张元棠同志的妻子都送来温暖的问候和香喷喷的饭食:“今天辛苦了,我把做好的饭食热热去,你们趁热赶紧吃了”,父子俩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家人对志愿工作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同事们常说他为了抗击疫情守护居民,心中有“疫”也有情,舍小家顾大家,张元棠同志却说,市政人就是任劳任怨,哪里有艰难,哪里就有市政人冲在第一线;作为市政人,唯有挺身而出,决不后退;相信通过我们各方协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无数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是众志成城的__力量,也是我们把疫情防控工作这个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的最大底气。让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测”,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3
覃凤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凤美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凤美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凤美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4
今年79岁,现居住在**区道1号高层,是小白楼街解放路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社区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就职于天津市公安医院,是一名医生。1988年退休,后返聘2019年,在公安医院医疗岗位工作了46年。1999年正式退休,融入社区参加活动至今。2019年度、2019年度、2019年度曾三次被评为区级志愿者标兵。
作为一名卫生战线的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把救死扶伤当作是自己的终身使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一生。从医生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与社区居委会联系,愿意尽其所能参与社区建设,希望以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当个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以一颗奉献之心来服务居民群众。
道1号是一幢十八层的高层楼房,约有百户居民,400来人,经常有邻居因为突发病、老年病需要救治找到,而她都耐心的给予治疗。有天凌晨1点,大家还都在熟睡,耿大夫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六楼邻居刘洪义因憋气烦躁大汗淋漓,根据她多年的临床诊断经验,刘洪义可能是突发心肌梗塞,耿大夫立即实施了抢救措施,口服硝酸甘油、注射药物,待患者稳定一下后,立即为其拨打120急救车,送到医院后心电图诊断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与耿大夫诊断一致。医生说:如果不是当时急救得当,像这样发病急重的情况早就没命了。经过五个多小时,早晨6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但她的辛劳救活了一个同志的生命。
还有一次,十五楼单伯英的家属敲门,快看看吧,耿大夫!。耿大夫拿上器械立即到十五楼,在为单伯英测量血压时,发现高压60毫米汞柱,低压已经听不到了,耿大夫立即让家属联系救护车。家属说病人不同意到医院,她坚定的说叫我来看病就得听我的。在耿大夫的坚持下病人被送到医院。大夫说再晚送10分钟就没救了,由于送院处理及时,单伯英转危为安。
十一楼92岁高龄老人孙成事由于行动困难,去医院不方便,家属找到耿大夫说老人不解大便,耿大夫就用甘油给其灌肠,一直等其解出大便。十三楼的于奶奶抱着孙子找到耿大夫说孩子高烧,父母均出国在外,老太太急得转圈,一边安慰于奶奶,一边立即为孩子打针、服药,坚持数天的义务治疗,孙子烧退了,于奶奶脸上出现了笑容。像这些救助危难病人的事不计其数。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认为所做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为了便于服务群众,经常为救治病人购买急救药品,并为困难群众购买日常治疗药品。例如:十四楼翟桂珍大娘因为没有工作,经常为其提供所需药品,直到其2019年去世,几年来自费购药几千元。夜间高层电梯停运,经常爬十几层楼,先后为五名癌症邻居进行临终关怀对症治疗,不但尽量延续其生命,而且让其走的安详、不痛苦。在志愿者活动义诊中结识了社区低保户张培,她身患多种疾病,因为糖尿病脚心烂了一个大窟窿。就到她家指导治疗,还经常买些食品、药物看望她,几年来累计捐款捐物有千余元。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张培的并发症已经基本痊愈。常说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如果每位共产党员、每个公民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我们的社会就会是爱的世界。几年来为近百名周边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参加社区大型志愿服务义诊每年都不少于10次,把为居民群众解除病痛作为自己一生最大的乐趣。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始终要求自己跟上时代发展,为天津市建设贡献力量。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耿大夫与老伴立即到社区捐款200元,在第二次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捐款中,他们也积极响应,共计捐款600元,衣物棉被多件。关怀社区困难家庭中的子女,她长期资助社区内的困难学生,每年为他们捐赠助学金。2019年末,又将1000元助学金送到社区两困难家庭的学生手中,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与爱人退休后看到海河边电线杆上到处贴的小广告,有损天津市大都市形象,于是他们利用晨练、巡逻、散步、买菜等时间坚持清除小广告,几年来累计铲除几万张。在迎接奥运会期间,耿大夫更是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巡逻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虽然身体比以前显得有些虚弱,但她仍然坚持定期刮残标清理小区垃圾,维护市容环境,并且积极配合社区立面整修和创卫清整活动。在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也与社区积极配合,参与城市调查问卷活动,展示出我市市民极高的文明素质。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一名退休的义务工作者,为社区、街道和广大居民做了大量努力和奉献,并带动周围党员都行动起来,自觉为群众服务做奉献,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居民群众认为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一名退而不休的好医生、一位退岗不退色的优秀党员。
社区优秀个人先进事迹篇5
张健,男,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千佛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健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奋斗在一线,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全。
疫情来袭如此之快,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最快、最有效的防治?张健首先想到的是“封闭式管理”。他火速联系为社区开放式小区安装围挡大门,安排部署人员驻扎劝返点,每家每户发放一张“出入通行证”,对出入社区居民进行详实登记,对外省流入人员进行居家隔离。积极组织社区的退伍军人,安排社区民兵连工作,设立“退伍军人先锋岗”。
面对疫情,宣传工作不容忽视。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张健决定采用“横幅+广播”的方式。通过悬挂“口罩一戴,福气常在”、“少聚餐、少聚集,人多别去凑热闹”等言简意赅的横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针对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这一特点,每天通过广播喇叭宣传疫情防护措施、注意事项以及每日疫情最新报道,让每位居民心中有底,强化疫情防范意识。
张健积极调配物资,专门成立了消毒小组,定时定点进行消毒。生活区是消毒的重点区域,作为社区书记的张健,主动带领队伍进行消毒工作,清理楼道卫生死角,保证足时足量的完成消毒任务。考虑到农贸市场地广人杂,专门组织出一支队伍,对农贸市场展开重点清扫,清理顽固污渍,减除垃圾聚集点,保障农贸市场不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
为了保障社区留置观察人员的生活需求,张健特地安排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瓜果蔬菜、日用百货,只要居民需要,工作人员便立马送上门。工作闲暇之余,他还时常通过电话与留置人员交流,身体好不好,饭菜足不足,困难多不多,成为他最殷切关心的问题。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百姓心中,张健就是自家的好亲友,民众的好书记。
自大年初一疫情防控工作战打响以来,张健没有放松过一天。天还蒙蒙亮,他就已经站在了社区门口,生怕疏忽遗漏一人;夜深人静时,他仍坐在桌前统计汇总一天的排查情况。他是千佛阁社区的领航员,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他带领着千佛阁社区的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好打赢疫情阻击战,决胜于这没有硝烟的疆场之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