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的写作,可以使我们的事迹记录其中,事迹需要简要概述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物事迹材料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1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2
当白云飘飘、蓝天盈盈,那一只只美丽而又姿态优美的小鸟在那白莹莹而又蓝悠悠的柔和美景里自由自在的翩翩飞翔时,你是否会感动那一刻小鸟的幸福与美好?这时,我会说:“我会的!”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落的。自然中,之所以会处处充满着生机勃勃,全都靠那一个一个的小生命,即使风吹雨打、骄阳似火、电闪雷鸣,即使环境是多么恶劣,也要一点一点地坚持下来,才有了这个和谐美丽的地球。感动生命,是生命带给我们美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诗人对小草的赞美。虽然只是一根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生命,却是那么的坚强!尽管饱受坚难阻险,但还是挺了过去,即使被熊熊大火烧尽,但只要根还在,来年又会长出绿油油的小草。小草没有牡丹那样婀娜多姿,也没有荷花那样亭亭玉立,但是,在我的心中,它是永垂不朽的小生命!
一朵朵的蒲公英随风飞舞,在阳光下、雨露下,自由自在的飞翔。没有方向、没有累赘,它的生命中流露着坚强,当它飘起的那一刻,大自然被感动了,它被阳光温暖了很久很久,最终,又再次抚育新的生命!
夜渐渐的黑了,星星布满了整个天空,如同不计其数的碎金子,银光闪闪、耀眼迷人。它们那样可爱迷人,它们完全可以选择在白天里出现,让众人皆知、显赫许久,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在黑夜里出现,像黑夜一样平平凡凡,但它点缀了默默无闻的黑夜,使它像白天一样美丽,一样灿烂明亮。在黑夜的“生命”里,星星每天出来点缀黑漆漆的夜空,它并不寂寞,皎洁的月光下,星星显得更加可爱、耀眼。
生命中,那一个个坚强的生命,让我感动!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3
感动,如泌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最令我感动的是那次下雨天。
那一天,雨很大,我在学校里上课,放学时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雨伞了。我只好冒着大雨冲回了家。到了家,妈妈叫我换衣服,我没换,因为一路冒雨回家觉得疲惫不堪,就躺在床上睡着了。半夜我感到很不舒服,便叫妈妈。妈妈温柔地问:“怎么了,小宝贝?”我小声地告诉妈妈:“我觉得很不舒服。”妈妈着急地说:“你哪里不舒服?快,妈妈带你上医院。”可是我看见窗外还下着倾盆大雨,就说:“还是不去医院了吧!”妈妈边给我穿衣服边说:“那怎么行呢,生病就要马上看医生。”她给我穿好衣服披上雨衣就背着我冲上了医院,而我却趴在妈妈的背上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来了,看见我正躺在病床上,妈妈已经累得趴在我的旁边睡着了。我不忍心把她叫醒。便想:妈妈,每当你骂我打我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妈妈你很残忍。可是没有想到您会冒着大雨把我背到医院,看来我错怪您了。看着满脸疲惫的妈妈,我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问:“宝贝,现在好点了吗?”我呆呆地点了点头。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太多太多的感动,都源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呵护,这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出来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件事使我终于明白:母爱,是无价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4
这个暑假,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奥运会了。当奥运健儿经过奋力拼搏获得奖牌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荣誉和奖励纷沓至来。可是,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些奥运健儿所经历过的痛苦和磨难。
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短跑预赛,中国队的`三名选手出战,苏炳添、谢震业和吴智强。最终苏炳添以10秒05小组第二名成功晋级到半决赛,他连续两届奥运会晋级到半决赛,也创造了纪录。谢震业10秒16和吴智强10秒18遗憾出局,半决赛中苏炳添跑进了职业生涯最好的成绩挺进决赛。
9秒98,在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或许是受到英国选手休斯抢跑的影响,他的起跑反应慢了一点,导致他最擅长的起跑没能做好,最终只能是略有遗憾的获得第六名。
虽有遗憾,但这已经是中国田径选手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亚洲选手的最好成绩。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站在了几乎是黑人专属的奥运百米决赛赛道上,这是许多年前我们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过去了,但每个0.01秒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极限。”苏炳添曾这样描述0.01秒的定义,看运动员在场上拼搏的时候,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也不断超越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5
叶嘉莹说自己“好为人师”,因为急于把自己所知道的诗词里的好处告诉别人。
她阅读涉猎广泛。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经典的、畅销的,她都看。
受聘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20年间,叶嘉莹几乎每天开车经过西南海边大道。大道右边是高高的森林,左边是住宅区,越过住宅区,是广阔无边的太平洋。退休之后,只要从中国讲学回来,她仍每天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往返,去亚洲图书馆看书、研究、撰写新的论著。除了午饭时分到休息室吃自带的三明治和水果,她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
她在海外查着英文字典教书,英文提高了,就去听西方人的课,借西方文学理论的书。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中有的说法与中国传统诗论有暗合之处。
叶嘉莹指出:中国传统文论,需要以西方的新理论来补足和扩展。
她讲心与物相感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是西方现象学所说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她讲秦观填词的用字和内心的敏锐时,提出希利斯·米勒的观点——不管小说的内容有多少不同,他总能在不同故事、情节和风格之中,找到作者的本源。她因此解释用词源于“真正心灵情感的本质”。
谈到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句“懒起画蛾眉”,她讲杜荀鹤和杜甫的诗,也用西方学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蛾眉”就是联想轴上的一个语码。因为“照镜画眉来做托喻,在中国文学已经形成一个传统。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你一看蛾眉,就能想到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想到李商隐《无题》里的‘长眉已能画’。”
近些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时读英文专业,然后去国外学西方理论。回国后,将这些理论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文化上。她觉得这不可取,必须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理论是荃,目的在鱼。”
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6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亚洲人。这种突破创造了历史,这种突破振奋人心,而苏炳添的那种坚持“进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半决赛中,苏炳添在第三小组第四道。发枪前,他揪了揪紧身衣,双手合十,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赛后记者跟他求证手势的意思,他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但是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战,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苏炳添说,自己从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此后,他又为自己制定接下来的0.01秒的目标,“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
为此,他保持严格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坚持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在32岁还保持在巅峰状态。就是为了能不断实现“进步一点点”。
在知乎上回答“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种怎样的体验时”,苏炳添也说训练很累,“很枯燥,有时候确实练着练着就会想,太累了,明天还要练啊太累了,还要练那么多年,怎么坚持啊……”但他也说,“这样坚持下去也是一个再次挖掘自己潜力的过程。”
苏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成功闯入奥运会决赛,成为中国奥运历史第一人,刷新了亚洲纪录。这背后是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始终如一的坚持。
拿金牌可喜,刷新记录可喜,但这些站上世界顶尖赛场的运动员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更可宝贵。“进步一点点就好”不仅是苏炳添的追求,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座右铭。
我们常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立长志者,不期速成,从“进步一点点”开始,坚持“进步”,必将会离目标越来越近。龟兔赛跑的故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坚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有人说要减肥,然后呢,就一顿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饿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这种状态明显不可持续,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减肥”仅仅成了一句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号;有人说要阅读,让自己变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看了两页之后觉得“太有深度”,弃之……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同样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图一口吃成个胖子。要学会循序渐进、持续发展。“进步一点点就好”,就是这样。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我们也应该提醒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即使只有“一点点”,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数年如一日,十数年如一日地“进步”,就算我们破不了中国纪录、亚洲纪录,但终归能挖掘出自己潜力,实现更好的自己。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7
?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策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成功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还原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内心中因为有古典诗词作为支撑,所以历经磨难依然能够活得足够光亮,到了晚年,她还能够想到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古典诗词反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陈传兴说,这是叶嘉莹先生最让他感动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摄这部传记电影的驱动力。他希望透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传递一个核心的观念:中国需要有诗。在任何时代,不管是和平、战争、苦难的时代,诗人的存在为什么都是不可或缺?
“叶老师一直在我的拍摄名单里”20__年,陈传兴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一部在两岸、香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主题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在台湾、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几位文学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还参与了诗人郑愁予和周梦蝶两集的拍摄。
“叶老师作为‘诗词的女儿’,她的生命光辉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领我。”虽然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出身,但是陈传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天然的心灵亲近。上世纪80年代初,陈传兴在台湾一家书店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早期诗词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谈词》,从此就书不离身,爱不释手。“到法国留学时,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这次为《掬水月在手》的电影宣发来到大陆,14天隔离期中,我还不时翻看这本书。我觉得每每翻看中国古典诗词,都会带给我一种美感,给予我滋养。”尽管此前为拍片,陈传兴多次往来大陆,但此次大陆之行,让他对大陆、对古都北京收获别样的感受。
“我原来不知道北京的钟楼和鼓楼离得这么近,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刹海一个茶馆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浓郁的芦苇在眼前飘荡开,好似时光穿梭,我跟着当年的叶先生,穿过什刹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家里吃饭。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让我跨越两岸的时光机,来讲述两岸的一段过往,叶老师就是联结两岸的一座桥。”
人物事迹材料作文篇8
回首往事,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像漫天的繁星,像满树的硕果,数也数不清。
那也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足以让我终身难忘……
“叮铃铃————”随着一阵下课铃响,同学们像热锅中的蚂蚁一样涌了出来。我也不过如此,但雨越下越大,一丝丝凉意迎面而来,撑着一把小小的雨伞,是抵挡不住暴风雨的洗刷的!这时,一丝小小的希望犹然而生————透过蒙蒙细雨,学校对面有一辆人力三轮车,上面坐着的是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我心里顿时火辣辣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于是,我迈着吃力的脚步走向了那辆三轮车,热情地说:“老爷爷,三轮车!”老爷爷转过头来,我离近一看,老爷爷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嘴角向上翘起,像是吃了蜜一样甜。老爷爷和蔼地说:“来!上车!”我愣住了,顿时还没反应过来。于是,我上了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孩子上学辛苦吗?”“不辛苦,不辛苦!”“孩子!我那时候上学要走十几公里的路,要翻好几座山,你们现在已经很幸福了!”话音刚落,我心头酸酸的。“嗯!嗯!”“……”这时,我突然发现老爷爷的双手上长满了老茧,像火山一样裂开了痕,流出了鲜血,双脚吃力地踩着踏板。遇到了上坡,老爷爷花了吃奶的力气才蹬了上去,顿时,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头……
不知不觉的,时间就像沙漏一样过得飞快。和老爷爷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很知足。一场大雨,为我送来的不仅是一场雨景,还为我送来了人间温情!
那一次,我真感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