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事迹材料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推荐8篇

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效力,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逻辑严谨,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优秀的人名人事迹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推荐8篇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1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名为《名人传》的书,作者罗曼·罗兰在书中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讴歌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刻苦学习。可之后贝多芬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感情也因此而终结。但是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在受到世人瞩目的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相继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应对生活苦难,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靠自我的努力,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音乐之风,同时创造了世界顶级音乐宝典,他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动、敬佩万分。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又使我联想到中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编撰过程,前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历程,当代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刻苦学习精神,等等这些人的经历不仅仅印证了这句诗词,更在感召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一代代有志者。

当然也许我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时得到什么回报,此时的你,千万别灰心丧气,相信:奋斗就有收获,也许我们没有到达理想的现实,可毕竟我们收获了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其实历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至上光荣。

是啊,命运应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不管你的身体在遭受着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运有多么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满多少风风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战胜自我,那么完美的未来便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人生务必有拼搏,有奋斗,才可能取得成功。这便是我读了《名人传》所感悟到的。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2

一个18岁的男孩,刚刚从辍学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想谋一份差事,以减轻家庭负担。但委内瑞拉刚刚从一场金融危机中苏醒,在首都加拉加斯,数以万计的工人失业。

在父亲的帮助下,他有幸到公交公司任职,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当然,这至少花费了父亲半年的薪水。他辍学之前,考取了驾照,这成为他可以就职的关键。

他驾驶的83路公交车是唯一通向郊外的公交车,车上售票的是一位涉世不深的女孩,由于暴力事件频发,身体强壮的马杜罗成了司机兼保镖。

一周后,马杜罗便厌倦了这份差事,公交难开,随时会有危险,加上失业的人们经常失去理智,会在公交车上生事,这一度成为马杜罗烦恼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的问题是:他猛踩刹车,转回身去,跟正在调戏女孩的-们理论,有时候甚至大打出手。开始时马杜罗总是吃亏,时间久了,他总结了一套可以惩治-的方法。

如果不开车,他将会失去一份有可观收入的工作,而他的父亲,会因此伤心。母亲的劝慰让他无言以对,他硬着头皮重新上岗。由于人机灵、勇敢,三个月后,他的公交车竟然被市电视台评为最安全的公交车,一时间,市民们争相去坐他的公交专线。

他的公交专线,每天早上都会路过市政大厅,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成了马杜罗的渴望,他从小就有政治梦想,能够进入市政大厅参观。

两年后,他的83路公交车遇到了麻烦,由于平日里得罪了一些江湖混混,他遭遇了平生最大的一次伤害,两个团伙的人员围住了公交车,将他拉下车来,企图暴打,这还不说,全车的人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

马杜罗临危不乱,与团伙的领导协商:要求放了所有的百姓。而自己愿意接受他们的惩罚。马杜罗被绑架了至少三天时间,而他的义举救了全车的乘客。三天后,警察们在魔窟中将他救出来,而他凭借自己的智慧,竟然救了魔窟里其他三个被绑架的人。

一时间,他成了英雄,不久,便被评选为公交系统的工会会员。1985年底,19岁的他名正言顺地进入市政大厅开会发言,而他的发言竟然引起了时任总统卢辛奇的高度重视。1986年,年仅20岁的他成为委内瑞拉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议员。

一名司机的梦想刚刚开始。1999年,他参与起草宪法,次年,他被总统查韦斯慧眼识中,成为政府的民政部部长。2012年,查韦斯重新当选总统后,他凭借得天独厚的外交才能成为委内瑞拉副总统并兼任外交部长。

查韦斯病逝后,他成为代总统。在4月15日的总统大选中,他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当仁不让地成为委内瑞拉的新一届总统。他就是马杜罗。

总统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司机,但与众不同的是,这名司机有了梦想,他沿着梦想执着走了下去,哪怕跌倒了、摔疼了也在所不惜。于是司机成为总统,便不是传说。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3

林家人安贫乐道,“藜藿自甘”,绝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事实上,全家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变现状的努力。奋发进取,昂扬向上,是林家家风家教的又一突出特点。

林宾日因家贫,从小养成了勤快的习惯,幼年就学着帮父母干活,到13岁才得以入学。他拍着胸脯发愿:“男儿当自奋发,岂甘以贫废学耶?”刚入学时,他文理未通,被同学取笑,“愈自激厉”,不到一个月就超过所有同学,连塾师都刮目相看,可见他是个非常要强和勤奋的人。由于父母先后去世,他“数年之中,心力交瘁”,但“犹苦志读书,终夜不寝”,以至用眼过度,得了“目疾”。后来科场挫折,他不得不以教塾为业。塾师收入少,林家人口多,加上常接济别人,他必须加倍努力,才能维持一家人生活。他“养其廉耻”“养其天真”的教学理念和“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的教学方法,极受学生欢迎,请他执教的私塾很多,前后舌耕四十余年如一日,所教学生,考上举人或进士的多达数十人。乡人对他的敬业精神,无不交口称誉。

林则徐20岁中举后,也开始教馆和游幕,林家境况已有所改善。但林宾日依然没有停歇的念头,他以年近60岁的高龄,远离家乡,到将乐受聘为正学书院主讲。将乐人文素盛,其时却有衰微之象,林宾日到任后,即以振兴当地文教为己任。他每年春往冬归,“以朱子分年读书之法,与诸生相切劘,其贫不能赴省试者,解囊为助”。在他循循善诱的教学和鼓励之下,当地学生“士气奋兴”,考取功名的人又多了起来。林宾日在将乐执教长达16年,将近70岁才退休。将乐人感激他对本地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相约要为林宾日塑像纪念,林宾日淡于名利,“力止之”。

林宾日勤勤恳恳的执业精神,给全家树立了榜样。为了谋生,林家人夜以继日地劳作,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体面生活的梦想。林家生计的另一重要来源,是林则徐母亲的女工手艺。据林则徐记述,“先妣工针黹,又善剪彩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一茎一叶,皆濯濯有生意。”这种手艺对林家生计派上了大用场。距林家不远的三坊七巷,有一条南后街,是福州传统手工艺品的集市街,商业极为繁华。林母剪裁一些花草,寄在别人店里代销,居然销路不错。林母便发动全家做手工。林则徐有8个姐妹,个个得母亲手艺真传。她们坐在一起批量剪裁,俨然一个家庭手工作坊。该项营生每年可以为林家带来数十缗的收入。虽然发不了大财,但对于林家来说,已是一项极其可观的收入。林家上下十几口,若无此项收入,仅凭林宾日教书的微薄收入,是远远不敷家用的。

手工利润很低,为了增加收入,林母和她的女儿们必须日夜不停地制作,有时为了赶出货,甚至通宵达旦。林则徐在《先妣事略》和《先考行状》中,反复提到当时全家人男读女工的辛劳之状:“不孝幼随家君之塾,每夕归,则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不孝夜分就寝,而先妣率诸姊妹勤于所事,往往漏尽鸡号,尚未假寐。”“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皲,恒至漏尽。”这些描写,既是当时林家生活艰辛的写照,也是林家人坚毅勤奋、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反映。

生活在这样的勤劳之家,林则徐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他每天早起晚寝,手不释卷。母亲为了让他专心读书,不要他插手家务粗活,但他只要一有闲暇,就主动帮母亲的忙。他每天上学,都要先将母亲和姐妹们所剪制的彩花提到店铺寄卖,晚上从书院归来,再到店里收取货款回来交给母亲。在书院读书期间,如若写了好文章,便有“膏火”奖励,他便加倍用功,经常获取“膏火”贴补家用。在林则徐一生中,勤奋是他贯穿始终的最突出品格之一。他曾经专门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家里:“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希望勤奋、自立的家风,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4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 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5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用箭射向对方。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诸葛亮巧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借助东风才能火烧曹营,周瑜为此心急致病卧倒在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后,要求周瑜为他搭起九尺七星坛做法。

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蜀军借助东风火攻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6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7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可怜的是,他既无经济实力又没有什么名气,当然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为了能够在以后的竞选中处于有利地位,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要在政坛上平步青云了!”

1835年他订婚了。未婚妻在仕途上帮他出谋划策,在感情上更是他的精神支柱。但就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染病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但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这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林肯是一个聪明人,他具有执著的性格,他没有放弃,也没有想“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价目表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为了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作出的解释是:”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潢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说”我失败了“?然而,作为一个聪明人,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2次,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伟人。1860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遭遇你我都曾经历。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面对困难,他没有退却、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优秀的人名人事迹篇8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在位初期因为-,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战派李纲、岳飞等等。但他中期眼见女真的强势,又为了集权中央、强化皇权,因此采用了求和政策,大部分时间都是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并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着有《翰墨志》。被迫让位后病死,终年81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高宗赵构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八年(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在他逃抵临安后,又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大举入侵,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的胜利,岳飞军收复西京(即洛阳),前锋直抵朱仙镇,离汴京仅45里之遥。然而宋高宗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他与秦桧迫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乘机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不久,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

高宗对内还全力镇压了洞庭湖地区的钟相、杨么农民起义。绍兴和议后则全力排斥打击抗战派,朝政完全被议和派所把持。至使大批主战派官员被贬谪被迫害。高宗还严禁对议和不满的呼声,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充军。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6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镇优秀教师事迹推荐6篇

楼管优秀事迹推荐6篇

优秀团员的主要事迹推荐5篇

老员工优秀事迹材料推荐6篇

护士优秀的事迹推荐7篇

评优秀团员事迹推荐7篇

优秀教师好典型事迹推荐7篇

评优秀护士事迹材料推荐6篇

优秀青团员先进事事迹推荐7篇

2023优秀员工事迹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4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