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一定是经过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篇1
在工作单位,柳晓川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好员工,有着军人吃苦耐劳的作风;八小时工作之外,他是一名资深的公益人,身兼数职,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奔走忙碌,不计报酬、不图名利,有着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不忘初心
2008年,柳晓川利用网络平台创立了“爱飞扬”公益团队。2013年,“爱飞扬”在市慈善总会成功注册。2017年,“爱飞扬”公益事业促进会成立。目前该团队已拥有“爱飞扬助学”“公益小天使”“困境儿童焕新”“小候鸟”“周末陪伴”等志愿服务项目,为困境儿童、助学外来务工子女、独居老人等提供服务。如“小候鸟”成长营项目,以外来务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累计有5000余名学生受益,2017年被湖州市民政部门评为品牌公益服务项目。“爱飞扬助学”项目不仅帮助湖州地区贫困学生,还在贵州江西坪小学成立了“爱飞扬”班,在拉萨德吉孤儿院建立了“爱飞扬”图书室,在藏区格萨希望学校长期开展“免费早餐”公益项目等,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受益学生累计7199人次。十三年间,“爱飞扬”公益团队开展了近千余次公益活动,近65000人次参与,累计服务时间近200000小时,成为活跃在湖州地区最为重要的民间公益实体力量。
铁肩担道义,直面疫情勇挑重担
2020年,在抗疫战斗中,“爱飞扬”坚定地担负起市本级抗疫志愿者招募重任,第一时间招募1011名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安排志愿者280余名,分赴湖州高铁站、各高速路口、省界卡点进行24小时值守,守好第一道防线。同时安排志愿者在全市9个大型商场超市门口为市民免费发放口罩,并积极参与各社区防疫工作,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全方位、多手段守护社区防疫“最后一公里”。
整装再出发,奋进前行永不停步
“爱飞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为千万爱心人士进一步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十三年来,柳晓川始终发扬军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作风,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成为湖城民间慈善公益的标杆。如今的“爱飞扬”,公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并顺利承接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的运营。它将始终践行“促进全民慈善,推动有效公益”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种下善的种子,开出爱之花朵。
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篇2
热血筑军魂 金融显担当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脱下军装,永远老兵”,这是农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贾会亭最常说起的两句话。
1971年11月出生的他,于1990年3月入伍,1992年6月入党,先后历任武警某总队基层单位主官、旅级和军级机关的干部。
在2015年1月,他迎来了人生又一个精彩转变,从武警某总队后勤部转业至农行北京朝阳支行,先后担任了朝阳支行机构部客户经理、营业室副主任、南湖中园和朝阳路北支行行长等职务。
事不避难
军旅生涯25载,他满怀着对部队的留恋与不舍,投入到农行崭新的工作中。
刚入行时,他对“头寸”“保函”“并表”等专业术语一头雾水,但军人气节激励他迎难而上。
他努力学习农行的企业文化和业务知识技能,通过跟同事学、向领导学、在培训中学、从书本上学,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汲取金融知识。通过两年时间,他考取了多项金融、管理资格证书。
投入工作后,他从“机构联结银行”开始进行开拓突破,发挥“扑下身子”的精神,在机构客户服务工作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快速实现了从一名退伍军人到银行职员的转变。
百炼成钢
贾会亭从2018年4月开始担任所在单位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带领基层党支部,寻求网点服务的突破和发展。
南湖中园支行地处老旧小区,周边对公客户资源匮乏,他带领团队以“能吃苦、能忍耐、能战斗”的顽强作风,积极深入部队、部委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外拓服务,每月拜访客户20余次,网点服务质量屡受好评。
朝阳路北支行服务机构类客户较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点经营发展遇到瓶颈,他带领党支部提出了“让作风硬起来、让腰杆子挺起来”的奋斗目标,成立了服务、人文、安保等六个柔性团队,发挥党员“一帮一、一对红”的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制,他还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转型两手抓,共筑防疫力量与社区守望相助。
朝阳路北支行被评为先进单位,荣获农总行“2022年春天行动对公业务卓越网点”称号;他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获得分行级先进个人称号,实现了从一名银行职员到管理者的转变。
接下来的农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但贾会亭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与勇气,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热情与希望。他愿秉持金融初心、践行责任担当、贡献“军魂”人生,同农行一道,向着构建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勇毅前行。
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篇3
__,男,区乡村人,1980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退伍军人服务站站长;__年当选为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怀化市富顺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__年被评为区乡“优秀民兵营长”;__年被评为区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区“优秀青年志愿者”,并荣获“区优秀创业青年”称号;多次被区乡评为“优秀党员”;__年1月当选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__年7月被省民政厅拥军优属爱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省优秀退伍军人”。现将他的先进事迹汇报如下:
一、全力宣传发动,国防实践入民心。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利用村干部这个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发动青少年投身军营,切实落实优抚安置措施,使国防意识深入民心。他十分重视关心村里的现役军人、老复员军人及部队家属等,经常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他还鼓励支持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引导年轻人积极投身军营,鼓励他们安心服役,为家乡争荣誉,为祖国争光。
二、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他根据区“平镇”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本村实际,研究部署本村平安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了平安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成效显著。在工作中该同志以身作则,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断学习社会治安法制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投身平安创建活动,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犯罪,稳定居民生活,确保一方平安,为创建“平安”添砖加瓦。为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他组织本村村民建立村联防队,仔细在209国道沿线巡逻,仔细排查,降低了犯罪率,改善村民生活,保证了村民生活安宁,提到村民的安全感;做到了立马排查、了解基层矛盾,使其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了纠纷激化;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效抵制了歪风邪气。
三、积极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他2011年从广州返乡创业,先后到怀化周边县市区考察学习半年时间,__年在组里栽培美国核桃近30余亩,目前虽未挂果,但投产后可年收入15万元;__年又发展养兔业,__年出栏3000余只,__年经济效益15万元。__年6月19日,我乡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他的养兔业遭受了灭顶之灾,但他没有因此气馁,__年投资300余万元筹建占地面积近10亩的规模化养兔场,预计年出栏商品兔5万余只,__年经济效益近100万元,__年委托帮扶带动周边群众57户212人,__年人均增收240元;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带动10户入股,2021年户增收4000元;目前安排就业四人,人均年收入两万元以上,他在努力壮大产业的同时反哺了当地的群众,这正是当今社会正能量比较好的诠释。
__同志深知,新时代的农民,只有扎根农村,用新时代的思维、方法,以军人的作风、毅力、忠诚,加上自己的勤劳实干才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在创业期间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却从轻言放弃,始终以恒心和毅力做好发展产业这件事。作为村干部,理性引导村民发展蜜蜂、蛇、竹鼠等特种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村民率先做到了稳定脱贫、增收致富,在工作中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仔细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同志的一系列实事,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村群众的称颂,他是村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篇4
___,__市旧城镇旧城村人,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参军入伍,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9月转业到__市人民法院,历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吕桥法庭庭长,现任__市人民法院审判员。
01综述
___入伍服役于北京卫戍区二师,1983年改编为武警北京市总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谋、军士教官。曾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嘉奖。1984年参加了建国35周年国庆大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转业至法院工作期间,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调解标兵,先后获评__市优秀党务工作者、__市十佳干警、__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__好人等荣誉。他扎根基层20余载,感人的事迹被拍成了微电影《守护》,多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他带领的法庭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并被评为沧州市矛盾调处工作先进单位。
02工作担当务实,展现“三老法官”的风采
在__市人民法院,___身上有许多标签——业务骨干、调解能手、百姓的亲人等,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另一个称谓——“三老法官”:老班长、老庭长、老共产党员。作为老班长,他入伍14年,以优异的表现赢得所在部队的赞誉;作为老庭长,他扎根基层23年,以一颗赤诚之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兢兢业业,事事干在前冲在先,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对法治信仰的赤子情怀。
2006年,___到吕桥法庭担任庭长职务,一干就是16年。从__市区到吕桥法庭,上班的路20公里路,半小时的车程,十几年来,___风雨无阻。作为吕桥法庭唯一一名员额法官,吕桥镇和齐家务乡73个自然村的大小案件全都压在了他身上。吕桥法庭年均受理案件400余件,___一个人扛起了辖区司法审判的千斤重担。繁重的审判工作导致他的血糖、心脏出现问题,然而他从未退缩,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说,军人作风流淌在我血液里,我不会退缩。如今,59岁的他成了市法院干警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庭长,也是在基层工作时间最长的法官。
03践行为民初心,彰显司法温度
做了20多年的基层法官,___处理每一件案件的标准都是“案结、事了、人和”,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标准,也是他的工作信仰,因此他没少做“分外”的事儿。
乡镇法庭处在基层的最前沿,面对最多的是老百姓的家长里短,___知道单纯讲法条并不能化解老百姓的心结,他需要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把法理讲透,把道理说明,把情理说通,才能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每次面对群众,___都耐心仔细地倾听,设身处地地着想,竭尽全力地劝解,他真诚、负责的态度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了矛盾乡亲们都愿意找他“唠唠”。一句“王庭长,你说咋办就咋办”,是对___16年守护的认可和赞誉。
___严谨细致却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方法,换来了一组温暖的数字:吕桥法庭每年案件调撤率达到80%以上,最高纪录曾突破90%。正如他说的那样,“老百姓案件无大小。他们来到这,就是对法律的信任,真正把百姓的困难解决,办点实事儿,社会上就多了一个信‘法’的人,也就多了一份和谐”。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是___作为一名法官的初心,也是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承诺,更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笃定坚守。正是因为他的坚守、公正、担当、务实,2021年被授予“__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退伍军人从警优秀事迹篇5
次军,男,藏族,中共党员,1980年1月出生,1997年入伍,2000年退役,西藏自治区公路局青藏公路分局雁石坪养护段路政所负责人。退役后主动申请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兵站103工区成为一名雪域高原的养路工人。该工区严重缺氧,春夏不见绿色,四季雨雪,风沙不断,棉袄不离身,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每年冰冻期长达6个月,他扎根工区、无怨无悔,带领全工区工人保障国道畅通,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帮扶和救助过往旅客和司机,用最朴实的做法诠释了“千里运输线,无尽人间情”和“高原道班工人不仅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人”的无私大爱,体现了退役军人为国献身的优良品质。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文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出生,2001年入伍,2006年退役,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退役后被安排在焊工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还要经受焊花灼烫和烟尘熏烤。他凭借在部队养成不服输的韧劲,手握“不起眼”的焊枪,经过自己努力、组织培养、大赛锤炼,逐步成长为焊工行业的佼佼者,带领科研攻关小组,成功掌握核工业生产精密设备的自主加工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李世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2月出生,1968年入伍,1973年退役,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退役后他投身实业报国,钻研技术,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在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半导体行业等新材料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国产化,主导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他心系军营,每年在退伍季为退役军人建立就业通道、搭建创业平台,吸纳退役军人就业。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剑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4月出生,1987年入伍,2014年退役,湖南中部创新集团董事长。退役后运用在部队所学创办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在消防无人机、水上救援无人机、单兵便携察打一体_无人机等领域攻克系列技术难关,获得显著成绩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与“产学研用”的创新发展,是退役军人在高科技行业创业创新的代表。曾获中国无人机系统技术创新产品奖、中国无人机产业个人杰出贡献奖、世界无人机大会金狮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杨玉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1987年入伍,2005年退役,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党委书记。从军18载守卫海岛,转业14年安心小岛建功立业。在担任花鸟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提出建设“品质旅游示范岛、绿色低碳示范岛、共建共享示范岛”三岛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修水库、整治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将偏远闭塞、面积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悬水孤岛,精心打造成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舟山市旅游示范岛。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张励,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出生,1983年入伍,1998年退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仿真专业总设计师。退役后长期从事战术武器系统仿真和制导控制系统仿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多型重点装备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