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事迹材料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内在的潜力,让我们更加努力向前,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写英雄人物事迹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1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
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2
3月25日,我院的全体干警去观看了《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这部电影,该电影从五个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职业出发,讲述了五个守护中国平安的故事。不管是讲着带口音的草原骑警还是坐在办公室讨论案情的保定市检察官们,不管是身负压力仍不放弃未成年犯的司法局社区矫立工作者,还是法院干执行工作的两个搭档,特别是一别即是天人永隔的杜梦和地下共产党员关山同志,在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无尽的光芒,这束光让他们前进,让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有着不放弃,不服输的执着的力量,这来光指引他们去守护人民,去守护中国,这种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给他们的力量。
坐在观众席上的我看完这部电影后,身心都感到了这种执着,这种信念。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自己虽然身处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时忙些综合性、锁碎的事务,但是无数个不起眼的工作汇总集聚在一起,就都是伟大的事业,在的基层岗位上干出来的都是不平凡的工作。不论工作多么繁重、压力多么大,为何身边所有的人仍会继续前行,是因为时代和社会赋予在我们身上的信念,都让我们一直执着的面对工作中的人和事。
草原上的骑警在恶劣条件下,即使腿被磨破,子弹仅剩一发,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仍未放弃为农户寻找牛,即使农户自己最后都想放弃,但队长始终没有放弃,直到找到盗牛者。队长身上的执着让当地百姓也增添了对人民警察的信赖。他们是大草原居民的守护者,也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
执行法官面对难缠的当事人和被执行人,巧换思想,面对执行过程的危险勇往直前,人性执法,让执行工作圆满完成任务。他们是当事人的守护者,也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
面对未成年犯罪者,他们以感化教育为主,不计较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迹,挽救一个未成年人,更是在挽救千千万万个特殊家庭的孩子,挽救的是他们的大好青春和整个人生。他们是未成年人的守护者,也是希望的守护者,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
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最后牺牲的关山同志几十年最终也没有给妻子写第一封信,妻子在家将儿子、孙子都培养成了对国家有用的人,“山有路可行,海有舟可渡,山海皆可平,此爱翻山海。”关山的这四句诗正是他渡过后半生的力量,他们是新中国的守护者,也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
我作为法院工作的一名普通干警,但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草原骑警身上学到了坚韧与勇敢,在检察长身上学习到了严格遵守依照法律裁判,在司法局工作人员身上学到了如何面对未成年犯,在执行法官身上学到了如何面对当事人,在关山和杜茵梦身上学到了大爱无疆。对祖国的爱,爱得深沉,爱得勇敢。我也是平安中国的守护者,也是践行使命,执着向前的初心守护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信念,履行本职工作,不怕辛苦,努力完成每一件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3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出身于书香世家,受酷爱读书的父亲的熏陶,从小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看忠臣烈士的英雄故事。文天祥十分敬佩杨邦乂、胡铨这些前辈英雄,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二十岁时,文天祥高中状元,从此走上了坎坷仕途。
当时的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有政治腐败,外有蒙古人频繁南下攻宋。文天祥在朝廷中权位低微,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后被外放到地方,担任负责断案的官员,一直没有参与抗击外族侵略的机会。
1274年7月,年仅四岁的宋恭帝即位。蒙古人见南宋政权交替,内部动荡,便派二十万铁骑借机进犯南宋。南宋军队仓促应战,根本无法抵抗蒙古铁骑的猛烈攻击,城池相继陷落。蒙古铁骑很快便打过了长江,南宋都城临安岌岌可危。朝堂内外一片混乱,官员纷纷外逃,太皇太后紧急下诏,要求各地进京勤王。
然而,宋军将领都被蒙古军队打怕了,如此大的一个王朝,仅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文天祥以一介文人的瘦弱身躯挑起了与蒙古铁骑斗争的重担。他捐献所有财产,并募集大量军费,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抗元军队,立即开赴临安。
但南宋政权已经腐朽不堪,丞相陈宜中及大部分官员都主张议和,连太皇太后都准备携年幼的皇帝投降。
文天祥对南宋政权彻底失望,他离开临安,赶往福建南剑州招募士兵继续抵抗元兵。之后,文天祥协同各地抗元义军,转战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一路收复了众多州县。
1278年冬,元军开始大举反攻,义军节节败退,文天祥战败被俘。
元军将文天祥关押在战船上,赶往崖山剿灭南宋将领张世杰。抵达崖山后,元军将领张弘範威逼文天祥写信劝张世杰投降。文天祥不由想起了惨死的家人和沿途破败的村镇,愤怒地说:“你也曾是宋朝的将领,投靠了蒙古人,为虎作伥,杀戮了多少百姓?你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让我劝张世杰投降,休想!”张弘範听完,仍不死心,他再三威胁强迫文天祥就犯。
文天祥不予理睬,他凝望北方,悲壮地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範听完文天祥的诗,不由被他那慷慨赴死的决心所打动,没有再为难他,将他押送到元大都,交给元世祖忽必烈处置。
元世祖忽必烈见文天祥忠贞不屈,更想将他招降。他派已投靠元朝的宋恭帝赵
来劝降。面对这位昔日南向而坐的年幼君王,文天祥心中再无往昔的尊敬。他眼中时而愤怒,时而悲悯,百感交集。最后,他朝赵
躬身拜了一拜,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忽必烈见文天祥誓不投降,十分生气,便下令给文天祥戴上沉重的枷锁,将他关进暗无天日的牢房,以此消磨文天祥的意志。就这样,文天祥在狱中一待便是三年。这三年中,他不仅没有消沉下去,而且不断写出大量的诗作来激励自己。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1282年12月,忽必烈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当文天祥来到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已在两边垂手而立。面对着人人畏怯的元世祖,文天祥昂然不惧,只是躬了躬身,根本不行跪拜之礼。元世祖也不怪责,缓缓对他说:“只要你投靠朕,对朕忠诚,马上就可以做我大元朝的宰相,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文天祥回答:“我已是大宋的宰相,又怎么可以做元朝的宰相?没什么好说的,让我一死就够了!”元世祖见文天祥居然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顶撞自己,十分气恼,便下令处死文天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元兵杀死在柴市,终年四十七岁。文天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不惜牺牲自己,奋起反抗外族侵略,所表现出的浩然正气、不屈气节深深影响着后人。
“南天一柱”冼夫人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英雄不计其数,他们像天上闪耀的繁星,一直闪烁到今天。能够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定有过人之处。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她们丝毫不比那些大丈夫逊色,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成为安定天下的巾帼英雄。人称“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冼夫人家境很优越,家族世代为南越的首领。冼夫人自幼聪颖过人,足智多谋。由于南越部落较多,在隋朝之前的动乱年代,部落之间常常爆发战争。冼夫人自幼没有女儿娇弱的性格,而是喜欢追随父亲和哥哥驰骋疆场。她似乎天生就有一股霸气,得到高人传授武艺和韬略之后,不但能够弯弓执刀与敌人战斗,而且对于行军布阵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经过几次部落之间的战斗之后,她深得同族的尊重和信赖,甚至南海的一些部落都望风归附。
苗裔首领冯融看中了冼夫人的才华,于是为儿子冯宝向冼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 郡太守,长得一表人才,又是官宦世家,冼氏自然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冼夫人嫁于太守冯宝,辅佐丈夫,开始了她辉煌的一生。
548年,侯景在寿陽发动叛乱,梁朝计划在采石矾抵抗叛军渡江,以另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寿陽,使得叛军不能前后相顾,以此瓦解叛军。但是朝廷误命通敌的萧正德为平北将军,萧正德表面备战,暗地却资助叛军,于是侯景顺利渡江,梁武帝被围困在台城,梁朝岌岌可危。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救援台城,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谎称有病,迟迟不肯应敌。冼夫人看穿李迁仕推脱应敌,一定是有谋反之意,于是和丈夫假装去送军资,李迁仕中计,毫无防范地打开城门,冼夫人下令攻城,将李迁仕独守的空城一举攻下。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叛军。
之后,陈霸先击溃侯景,趁机取代梁朝称帝,南朝瞬间更朝换代。在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连天,岭南地区却安然无事,这是因为冼夫人的治理。这个时候,冯宝已经病逝,陈霸先顾念旧时和冯宝一起作战的友谊,特命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为陽春郡太守。570年,广州刺史欧陽纥谋反,【一秘】陈霸先鞭长莫及,冼夫人就近联络百越酋长共同抗敌。欧陽纥诱扣冼夫人的儿子冯仆为人质,冼夫人不顾儿子的安危,立即发兵守境,助陈朝平定叛军。冼夫人功不可没,被敕封“石龙太夫人”。
陈朝经过三代皇帝,到了陈后主手中时,终被隋文帝所灭。南北朝时的对峙局面虽然得到统一,但是岭南地区尚未归附隋朝,岭南各族便推选德高望重的冼夫人为首领,维持地方安定,岭南地区俨然一个独立国家。此时冼夫人已经六十多岁,当地民众都称她为“圣母”。知道陈朝已灭后,为了避免干戈,百姓受苦,冼夫人深明大义,归附隋朝,从此南北正式统一。冼夫人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岭南王仲宣不服隋朝,发动叛乱。冼夫人已经接受了隋朝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的责任,于是派孙儿冯暄率兵平乱。可是冯暄战败,冼夫人又派幼孙冯盎前往,而且亲自上阵,很快就平定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隋文帝大加赞赏,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是隋文帝却授予冼夫人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而且给予遇到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见机行事的特权。
冼夫人坐镇岭南,明大体、识大义,惩治贪官,招抚部族,使岭南的政务紧紧有条。冼夫人此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仍然策马巡视。
南北朝是我国的大分裂时期,这个时期朝代更迭非常频繁,这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冼夫人这样一位雄杰。她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她的军事才华同样出众,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运筹帷幄,敌人闻风丧胆。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冼夫人在混乱的年代脱颖而出,做成了许多男子汉也做不成的大事。冼夫人虽然经历了三个朝代,但是她始终忠于自己的部族,忠于自己的职守,使岭南地区安定繁荣长达半个世纪,对于一位女性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周总理曾称赞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项羽二十四岁在苏南造反,二十七岁灭掉秦国,自号西楚霸王,号令天下,政由己出,三十二岁兵败垓下乌江自杀。一生仅有三十几个春秋,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烽火连天、铁骑蔽日的雄浑篇章。他短暂的辉煌和凄惨无比的结局,历来是中国人凭吊抒怀的一大题材,就连刘邦这位最后的胜利者,在波澜壮阔的项羽面前,也只沦为了历史的配角。壮哉,项羽。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4
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
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护士,和她同岁的丈夫麻利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武汉舰副航空长。两人高中时期相识,并在去年8月喜结连理。2016年7月,丈夫麻利进入伍来到武汉舰服役,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与武汉的缘分就此结下……
我们一直都很想去武汉旅游,但是始终没有时间。陶丽圆从未想到,第一次踏上这座城市,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2月13日凌晨,陶丽圆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请战书。
2月14日,陶丽圆随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手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30个日夜,陶丽圆和同事们悉心照料患者,和大家建立了难舍的感情。
病房中一位94岁的病患李奶奶,有一天对陶丽圆说:孩子,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年纪大了,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不想治了……陶丽圆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赶快安慰李奶奶:奶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努力挽救。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来到了武汉,我们都在拼命,您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啊……
李奶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陶丽圆就送给她一台老年机,还教会她如何用手机和孙子聊天。慢慢地,李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了。老人每次看见我们,眼里那种疼爱都快要溢出来了,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提起李奶奶,陶丽圆语气里充满幸福。
在武汉13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某军港,麻利进和战友们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武汉保卫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武汉舰上自发组织捐款行动。虽然相隔千里,但两人每晚都会视频连线,互相加油打气。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区患者清零关闭,陶丽圆也随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icu,接手11张床位,承担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两天看到有些医疗队胜利返回了,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只要战疫需要,我就会继续拼!陶丽圆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3月本应是这对90后新人在湛江拍摄婚纱照的时间。为了在战疫一线更好地工作,我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陶丽圆笑着说,要等头发重新长起来,恐怕要到9、10月份了。
3月20日凌晨,陶丽圆在武汉肺科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前,和丈夫打了电话。做好防护,平安回来!麻利进嘱咐她。
我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疫情可以尽快结束。陶丽圆说,我希望可以在明年春天,和爱人一起来武汉,好好地欣赏这里的春色美景。在这里奋斗过的每一天,我都会永远铭记。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5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一首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军旅歌曲,道出了中国军人热爱祖国、扎根边防的心声。“好男儿,当兵去”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时尚选择。“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无数年轻战士像挺立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边防前线,用热血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青春扛起军人的责任担当。在这场对敌侵略的战斗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英勇牺牲,他们以生命赴使命,践行了“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去年6月,面对印军的越线挑衅,我军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了对方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6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与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与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杨儒坚决不同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俄国代表又假意安慰说:“你们政府已授权给你,出了问题责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签了字,贵国政府要治你的罪,我们俄国会出面保护你的。”杨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气愤地说:“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国的官员,怎么会寻求你们的保护呢?那不就太无颜面了吗?我难道会那样做吗?”
杨儒因为担忧国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谈判归来,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伤,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向俄国人屈服。
后来,清朝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同意了杨儒的意见,拒绝签约。杨儒的斗争胜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气节的外交官。
写英雄人物事迹篇7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百姓奉上最安心的保障,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之后,你是社区建设中最亮的光。
他就是海河路街道中鹤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常小平。中鹤社区下辖中鹤国际、龙门逸家2个居民小区,2536户、9780人,共有52栋居民住宅楼,100个单元,3个地下车库,防汛形势严峻。常小平闻“汛”而动,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在此次防汛期间,他始终以保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带领社区干部查看重点部位防汛情况、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开展清洁消杀等工作,确保防汛工作有备无患、群众安全万无一失。
周密部署工作预案,为抵抗洪水打下坚实基础
在汛期来临前期,常小平周密部署,一是第一时间成立由社区书记和各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的防汛工作小组,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纪律。二是排查整改隐患,储备防汛物资雨衣40件、雨靴40双、手电筒30个、沙袋400余袋、铁锨30把。三是联合小区物业开展防汛演练工作,搬运沙袋建立防汛隔离带,针对演练中排查出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整改,为抵抗强降雨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安全护航
7月17日至21日,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及小区积水越来越深,水流湍急。常小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对中鹤国际、龙门逸家两个小区100个单元地下室、75部电梯井、3个地下车库及52栋楼顶的落水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发现堵塞,毫不犹豫将手伸进淤泥里进行疏通;发现积水,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他时刻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至上的理念。
图片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小区环境风雨之后展新颜雨过天晴,这是最好的消息,却不是最后的胜利。按照灾后重建工作部署,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常小平带头对两个小区地下室及电梯井进行抽水,对75部电梯全面复检。同时有序开展家园清洁工作,铲除淤泥、冲洗路面,全方位消毒消杀。目前70个单元楼道和重点部位已完成消杀11000平方米,共喷洒消毒水150公斤,出动车辆4次,清扫垃圾5车。
常小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身体力行,连续7天没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用不畏牺牲的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