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定期评估教案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教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文档,供教师随时查阅,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与影的故事教案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名字是熟悉的,通过朝夕相处也能叫出班级中其他孩子的名字。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名字,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名字的不同,这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幼儿已初步认识了自己的名字,通过比较认识了自己名字与别人的不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注意到了关于名字的其他知识,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名字的意义也是各不相同,这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成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但对于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讲述名字的故事的机会,设计了《名字的故事》的大班语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体会家长取名时蕴含的对自己的期望,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把幼儿的姓与名分别用不同大小来表示)
活动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标记,把姓用大字表示
看看这些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我们的名字)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请你先告诉大家你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然后大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嗨,我叫×××。声音一定要响亮,让所有小朋友听清楚。
3、你们仔细看看黑板上的名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每个名字有什么不同(字有大有小)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要写?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秘密。你们名字中的姓用大字表示了,名字中的'名是用小字表示的。
4、谁能再用“我姓x,名x”的形式再来介绍一遍自己的名字呢?
小结:原来啊我们的姓名,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是姓在前,名在后。一般来说名字的第一个字就是我们的姓,后面的字是我们的名。
5、那么在你的家里,有谁和你的姓是一样的吗?(爸爸、爷爷)
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小朋友的姓是由爸爸传给我们的。
6、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呀?有哪个小朋友和我的姓一样呢?我们来做好朋友抱一抱!再来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好朋友也来抱一抱把!
小结:虽然他们的姓一样,但是他们的名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这里的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你们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都是与众不同的,都很独特。
二、说说你的名字
1、王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我先来介绍一下我名字的秘密。
2、你们的姓名是爸爸妈妈认真取的,不是随便取的,那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小秘密吗?
3、请你们4个人一组,一起交流你们名字的故事。请孩子上来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4、你听到谁的名字的故事最好听呢?为什么?
3、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起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三、喜欢自己的名字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我们把自己的名字用歌曲唱出来把!(集体唱名字歌)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2
一﹑教学资料: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三、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师:(小朋友们,这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小熊说了,这天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老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体验,大胆用心的发言。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此刻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资料,老师提出问题:(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小熊是怎样明白的?)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诶呀!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样回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小朋友们真聪明,此刻让我们之后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5.活动延伸: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小朋友们,这天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幼儿:﹙开心!﹚师:﹙那此刻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齐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3
一、引入:
播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跟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文章。(边说边板书课题)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不会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检查识字情况。
3.再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后标好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一)直接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师:小明和爸爸去郊游看见一列火车飞驰而过,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小明感到很奇怪,在爸爸的鼓励下,他查了好几本书,终于找到了答案,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2:读后你知道这么长的火车车厢是靠什么带动的呢?(机车)
读句子: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
原来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机车带动的。
3问: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答: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教师简单讲解
4出示句子: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的'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学生读
5问:这样的火车指的是哪样的火车?
再读句子。
师小结 火车越来越先进,外形也越来越美观。我国的也正在迅速发展。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你知道什么了?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2问:你使从哪看出来的?(提速、夕发朝至)
过度:我还听爸爸说什么了呢?
(三)读第五自然段
1边读边把不懂的问题画下来。
2学生提不懂的问题
3指导朗读:带着佩服之情读这个自然段。
过渡:这天晚上小明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呢?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们想不想当设计师来设计一列火车?
作业:设计火车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用大胆的语言进行描述。
3、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ppt;
2、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图片;
3、kt板制作的大饼一个、小饼干若干块(不同动物牙印)
4、音乐(饼干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缺一口的大饼,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小猪做了一块又香又甜的大饼,累的在大饼上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这个大饼怎么了?对了,被咬了一口。看看这个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你们觉得可能是谁咬了这个大饼呢?
二、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一)了解故事第一部分,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师:小猪想到底会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于是,它开始寻找。
1、出示小鸟图片,请幼儿分析小鸟牙印。
师:小猪遇到了谁?小鸟。它对小鸟说:"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我们一起学学这句好听的话。(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教师撕下其缺口)是小鸟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牙印上分析不同)
小结:小鸟咬出的'是小三角。
2、出示小兔图片,分析小兔牙印。
师:小猪遇到了谁?小兔。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小兔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教师撕下其缺口)是小兔咬的吗?不是。为什么?
小结:小兔的嘴巴是三瓣嘴,在大饼上咬出了两颗牙齿印。
3、出示狐狸图片,分析狐狸牙印。
师:小猪又遇到了谁?狐狸。谁来问问狐狸?(请个别幼儿来问)我们一起来问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教师撕下其缺口)是狐狸咬的吗?不是。为什么?
小结:狐狸咬出的是大三角。
4、出示鳄鱼图片,分析鳄鱼牙印。
师:小猪又遇到了谁?鳄鱼。谁来问下鳄鱼?(请个别幼儿来问)我们一起来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教师撕下其缺口)是鳄鱼咬的吗?不是。为什么?
小结:鳄鱼咬出的像大锯齿。
5、出示河马图片,分析河马牙印。
师:小猪遇到了谁?大河马。我们一起来问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河马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教师撕下其缺口)是河马咬的吗?不是。为什么?
小结:河马咬下了大半个饼。
(二)通过送饼干,进一步感知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师:看来,每个小动物的牙印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被咬过的饼干呢,请你帮忙把这里的饼干送给这些小动物吧。
1、请幼儿没人拿一块饼干,贴到相应小动物下面。
2、集体验证。
师:送好的请回去!"都送对了吗?"(请个别幼儿来验证)
(三)继续欣赏,体验故事的幽默之处。
师:小动物都吃到了你们送的饼干,真开心!可是,小猪它找了好久也不知道是谁咬了它的大饼,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它是谁咬了大饼?(请个别幼儿说)哈哈,原来呀这个大饼上的缺口就是小猪自己咬的!
三、播放ppt完整讲述故事。
师:这么好听话又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谁咬了我的大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活动延伸—"做饼干"。
师:小猪非常高兴,谢谢你们帮助了它,它还想邀请我们一起来做做饼干呢。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5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三只小兔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变化保护自己,战胜红狐狸的办法。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1、与故事内容相应颜色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字卡;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图标。与书中一只小兔的衣服同样大小的红衣服卡片一张。
2、红狐狸头饰一个,兔子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3、《三只兔子》的故事图片;实物投影仪;《小兔捉迷藏》的音乐。
一、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森林里的客人。你认识它吗?
2、师:对,它就是红狐狸。仔细看一看,红狐狸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3、师:猜猜看,红狐狸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呢?
4、师:它到底看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
1、师:狡猾的狐狸想要吃掉小兔,可怎么办呐?请你们赶快帮它们想个办法。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3、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师:这三只小兔会想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三只小兔》。
1、放大画面,并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2、师:小兔用了什么办法,使红狐狸没有发现它们的?
3、师:①春天的时候,小兔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它们为什么要穿上绿衣服?
③如果有一只小兔穿上红衣服,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④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宝宝,它是什么字呢?
⑤有谁愿意来把春天里的故事讲一讲?
4、师:①现在山坡上、树上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②这会是什么季节呢?
③小兔这次又会穿上什么衣服呢?老师这里还有三件衣服,谁来帮它们找一找?
④为什么要为它们穿上花衣服呢?
⑤请男女幼儿分别讲述夏天的故事。
5、师:我这里还有两个字宝宝,谁会是秋天,谁又会是冬天呢?
6、师:请你们看看,我这又是什么季节呢?你会讲一讲这幅图吗?
7、师:我知道,你们肯定也会讲这幅图上的故事了,对吗?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让老师听一听,谁的声音最响亮?
2、师: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
3、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兔,你能象它们一样聪明吗?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三只小兔》的游戏。我来当红狐狸,你们都来当小兔,先请你们戴上小兔的头饰,再到老师这里来,听一听我们该怎样玩这个游戏。
2、师:当你们听到“三只小兔穿上了绿衣服”的时候,要赶快躲到什么地方呢?
3、师:让我再来考考你们。“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
4、师: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红狐狸的耳朵可灵了,谁要是发出一点点声音,它马上就会发现你们的!所以等会儿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喔。
5、播放《小兔捉迷藏》音乐,与幼儿共同玩游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并通过游戏使老师了解幼儿对“春、夏、秋、冬”了解的情况。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讲的是渔夫无意中救了一个魔鬼,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渔夫,最后渔夫用智慧战胜魔鬼。课文语言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他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
【设计思路】
1、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专题,本课《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由于篇幅较长,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放在从哪儿看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智慧上。
2、故事通过人物的外貌和对话展示人物的特点,因而要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人物不同特点,在读中培养语感。
3、在概括主要内容,练习讲故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外时间里,你们有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 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⑵ 通读全文。
⑶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学生可能会被11自然段中,魔鬼的那段话所迷惑。
教师可点拨: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 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情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悟渔无偿援助机智,聪明。(投影字幕)
六、读一读
出示挂图投影,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书,培养语感。
1、分角色读。
2、表演读。
七、讲一讲
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部分。可以展开想象,有所创造。
八、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无意中故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 渔夫:机智、勇敢
渔夫战胜魔鬼 魔鬼:凶残、愚蠢
树与影的故事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17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