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通常需要与同事、教育专家或领导进行讨论和反馈,适切性确保了教案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确保教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画脸谱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3、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音乐,脸谱图片,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今天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告诉我听到了什么?)提问:你听到什么?你感觉这段音乐和我们之前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二、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的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
1、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意义。
出示歌曲中的5种脸谱。简单介绍人物及颜色代表意义。
(老师把京剧里的几位人物请到了大2班教室,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总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黑、白等,颜色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聪明还是愚蠢,红色、黑色代表有正义感,黄色表示有智慧,白色代表坏人、奸诈,蓝色代表勇敢刚强。
2、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提问:小朋友,认真看看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一样)
总结:左右两边一样呢,叫做对称。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所以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出示两幅勾好线的脸谱,请幼儿给他们化妆。
四、展示幼儿作品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对京剧故事人物的兴趣,了解京剧脸谱与人物特征的关系。
2.尝试夸张地运用颜色与图案的对称,装饰面部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开展讲讲京剧小故事的活动,例如:武松打虎、哪咤闹海、包青天、关公舞大刀等。
2.结合故事介绍京剧人物的脸谱。
3.制作脸谱用的椭圆形纸,黑色油画棒(或蜡笔),红、绿、蓝、紫色水粉色。
活动过程
(一)辨认、谈论
1.教师逐一出示脸谱,由幼儿共同说出他们的姓名,并轮流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该人物的故事名称。
2.谈论有关故事情节:我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二)欣赏、尝试
1.教师介绍:脸谱在京剧中称为净角,通常又称作大花脸。是通过脸部的化妆告诉人们:这个角色是做什么事情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例如:红脸表示勇敢,黑脸表示正直,白脸表示奸诈等。
2.讨论:大花脸的脸上并没有花朵,为什么称做花脸呢?(因为脸上有各种花纹,这些花纹左面和右面是对称的,变成各种图案,还涂上和皮肤颜色不同的油彩)
3.京剧脸谱的化装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每一次演出演员们都要想办法化装得特别漂亮,这就要看化装师的本领。
4.师生共同尝试为包公化装——先用黑色油画棒勾出花纹,对照脸谱想象修改,最后选择水粉色涂抹脸部。
(三)操作尝试
1.每个角色都可以有不同的化妆方法,请幼儿各选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化装。
2.注意边对照,边修改,边操作。
3.认真画出人物的代表性图案。由教师协助在画面上写出剧目名称。
(四)观赏、交流
1.按人物姓名进行归类陈列,欣赏同一角色的不同化装方法。
2.相互谈论、询问和介绍有关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反思
1、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图片法,通过欣赏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京剧艺术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掌握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活动准备:
教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欣赏讲解——教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来;自.大;考吧;幼.师网;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它的来历吗?(小朋友讨论,发言)教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很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你们想不想画这些京剧脸谱人物呢?
二、教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准备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线条前一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
教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
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按照老师教的画法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安静的进行活动。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范例作画。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
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述他(她)的作画经验,方法,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5
活动前评析: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通过对京剧中人物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脸谱(贴于墙面,孙悟空,二郎神,包公);京剧碟片;道具(旗、宝剑、刀);幼儿面具;
活动过程实录:
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看电视,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呀,我请你们来欣赏一段片子。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电视里放了些什么?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京剧表演,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演员形象?他们身上穿服饰又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又有什么特点?
幼:我看到的演员穿了一件白衣服,头上戴了一个象皇冠一样的东西,他还有长胡子,脸上画着红颜色。
幼:我看到的演员是一个黑脸,也有长胡子,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东西。
幼: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脸的当中有一块白色的,他总是蹲着走路。
幼: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裙子,脸上化妆很美,头上也戴着皇冠还有两根长长的毛。
师:电视里的人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京剧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4、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教师出示脸谱图片)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
幼:还有头发和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
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对,脸谱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花纹,左边有的花纹,右边也有,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5、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怎样的脸谱?你希望怎样变化?
幼:我喜欢画一个兰色的脸谱,然后画上象蝴蝶一样的.花纹。
幼:我想画一个老虎脸谱。
幼:我想把那个白色的脸谱加上胡子,再在白色上画些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把你心中想的漂亮脸谱画出来好吗?
6、欣赏额头上有特殊图案的脸谱
师:小朋友瞧,老师这里还有几张脸谱,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一一出示脸谱
师:他是谁?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7、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或改变脸谱。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创作。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脸谱作品的对称性和鲜艳的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称的方法学习画脸谱,并且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
3、提高对称装饰能力,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对“图形对称”的基本认知。
2、物质准备:
教具:ppt,椭圆形画纸。
学具: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幼儿两两讨论,回忆生活中对京剧的认知。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京剧呀?在电视上有没有看过京剧呢?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片
播放ppt,展示京剧图片。
(二)欣赏京剧脸谱,发现对称特性。
1、教师播放ppt,欣赏京剧以及脸谱。(提问回答)
教师:恩,京剧中的服装很漂亮,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教师总结:图片上是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图。
2、教师慢放ppt,幼儿仔细观察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张一张慢慢欣赏一些漂亮的脸谱,这些脸谱都有秘密哦,看看谁能够发现脸谱的秘密。(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模一样的,色彩也是一样的。
教师: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脸谱和我们人的脸有什么区别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两两讨论,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他们的眉毛是向上翘的,嘴巴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而且眼睛的旁边有图案,像这种弯弯的,卷卷的。
(三)教师示范,提出绘画要求:
1、教师示范画脸谱。
教师:接下来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发一张画纸,老师画一张脸谱,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怎么画。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左右画的一样呢?要怎么折出对称轴?我们先要什么哪?
教师总结:中间画个鼻子,接着在鼻子的上面两边画眼睛,左边和右边都要画,接着在鼻子下面画个嘴巴,画完……最后我们给脸谱做点自己喜欢的装饰图案,注意要对称。
2、提问幼儿,强调绘画顺序。(两两讨论,提问回答)
教师:刚才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呢?顺序是什么?
总结:把画纸左右对称,找到对称轴;中间画鼻子,左右画眼睛,注意左右对称,涂上颜色,左右颜色一样。
(四)幼儿设计,绘画脸谱。
设计绘画要求:
1、先用黑笔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再画两边的图案,最后用油画棒涂色。
2、先上小的色块,大的色块最后上,颜色要丰富,至少三种颜色。
3、脸谱上的眼睛鼻子要有京剧的特色,左右颜色要对称。
(五)欣赏和评价自主设计的脸谱。
教师:我们来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漂亮的脸谱吧
【活动延伸】
1、美工区:将幼儿画好的脸谱制作成面具。
2、表演区:将制作好的脸谱面具投放到表演区,幼儿可在表演区里进行京剧表演
活动反思:
我的目标一是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开始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认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兴趣。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观察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后来有很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美术画脸谱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学生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巩固复习线描,学会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胖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
2、水彩笔、蜡笔人手一份。
3、《说唱脸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
你们看,谁来了?(大花脸)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陈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花瓶。
你们瞧,这是什么?(大花瓶)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谢谢你们,可是这花瓶这么大,我带不动,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就选个最简便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既简便咱们小朋友又做的到呢?(幼儿自由发言)那么我们小朋友想了那么多办法,咱们最后决定把它画在纸上送给它好吗?
二、写生花瓶
(一)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花瓶的写生。
1、花瓶上面的口是平平的,我们用一条横线来表示。
2、花瓶的脖子细细长长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长方形)
3、它的肚子是胖乎乎,圆滚滚的,我们用什么形状?(椭圆形)
4、最后在大肚子下面画上扁扁的.底座。
(三)幼儿分组练习写生花瓶。
1、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花瓶进行写生。
2、提醒幼儿写生花瓶要画得像,画得大。
三、用脸谱装饰花瓶
(一)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变成大花脸)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二)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三)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四、讲评。
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画斑马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