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方案大全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8篇

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克服形式主义,教案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围绕课题来制定的,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8篇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

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t;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独立完成后思考: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2

一、说教材

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信息、课件、计数器,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三、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能力、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页例4、第74页例5、第78页练习十六t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能说出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10000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数的组成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100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数的价值,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准备:多媒体,计数器等。

课前预习:

调查生活中比1000大,比10000小的数据。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

1、学生汇报数据。

(1)学校操场跑道一周是250米。

(2)小军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是685米。

2、揭题:

看来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0大的数,你想知道吗?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揭示课题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课件出示木块图)

(1)数小木块。(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一千一千地数。)

师:“这个方木块是由1000个小木块组成的,这些小木块可以用哪个计数单位来表示?”

然后边出示方木块,边带领学生数数,当数到九千时,师:“再增加一千是多少?”

引导学生推想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并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万位在右边起的第五位。(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计数器数。请学生利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没学具的可以在教具上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练习数数(书上第75页“做一做t2”)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九十四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2)从九千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3)从九千九百五十起,十个十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3、教学例5

(1)出示木块图,师:这些木块里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或在计数器纸上画出这个数)。

(3)这个数是多少?你能写出来吗?怎么读?

(对应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板书:2356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

4、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记忆。

三、巩固练习

1、第75页“做一做t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说数的组成。)

(1)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同桌互读一次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2)指名汇报。(汇报同桌刚才是怎么读?怎么说的?)

2、第78页“练习十六t1”。

课件出示,指名读一读各数。

四、全课:

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认识万以内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今天,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练习

学生自己看题4: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试着连一连

指生答

游戏:同位合作,你说我写。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

板书设计: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作业设置:自主练习4、6

课后: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四位数的读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指名读出下面的数

638 807 459 500 780

二、 新授

由三位数的读法引入,揭示课题并板书:四位数的读法

1、教学法例5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3页例5的绘画纸,找出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

(1) 数一数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2) 一横行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3) 两横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三横行呢?、、、、、十横行呢?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 位。

2、教学例6

(!)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注意提示:拨一千零一十五时,应该用中指在个位上拨下1个上珠,同时用食指拨去4个下珠;拨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时,应该用中指和食指在个位上拨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拨上1个下珠。

(1) 从一千九百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数到二十怎么样拨珠?指名回答

(2) 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要学生再数一遍。

1、 第34页上面的做一做习题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2、 教学例7

(1)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3745。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板书: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2)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第三个计数器图里的数的读法。

强调指出:中间有一具或两个0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3、 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l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全班齐读几遍。

4、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全班阅读课本 第33---34页例5---例7,齐读万以内数的读法。

三、 巩固练习

第35页做一做习题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6

教学目标: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

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估计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黄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黄豆)教师随手抓起一把黄豆,你能估计估计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学生估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估计。

二、新授课

1、教师板书课题。一些同学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我们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2、看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4、解决“大约有多少学生在做操”的问题。

(1)学生自己看图进行估计。

(2)说说你估计的结果。

(3)讨论估计方法,怎样估计才能使估计结果更准确。(先数出几行,再数出几列,就能估计。)

5、学生独立估计“大约有多少棵大白菜”的问题。

(1)估计说出估计结果。

(2)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三、练习

1、右面是小明写给爷爷的一封信。估一估,他大约写了多少字?

2、自主练习2根据给定条件进行估计。

一个桶能盛20个乒乓球。这个大桶大约能盛多少个?

学生独立估计,肯定说大约能盛40个的同学。

说说你估计的想法。(因为大桶大约是小桶的两倍,所以盛的球也大约是40。)

3、自主练习3根绝给定条件估计

4、估计草莓和樱桃的个数。

5、用0、5、1、2四张卡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四位数。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摆数,注意0

的位置在千位上的话就不是四位数了。

四、教师进行课堂

板书设计教学挂图

作业设计数学同步学习与探究

课后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例3。课堂活动1、2、3、4。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请小朋友打开书,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多人。这些数都超过了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

生: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

(1)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

(2)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

(3)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条图上数数。

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300、......900、1000。

(二)用实物数出一万

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并问: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三)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

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万)。

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百和千之间的进率也是十,千和万之间的进率仍然是十。

4、教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知道了个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

5、学生看书p3,读一读右下角的一段话。

三、课堂活动

1、p4-第1题,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在计数器图上画珠子。(p4第2题)

3、填一填。(p4第3题)

4、下面的人民币每一扎是100张,各是多少元?(p4第4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100个一是100,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四、课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

五、课后记: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

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8由( )个()和()个()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认识冰中班科学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案8篇

认识冰中班教案8篇

认识17到20数字教案5篇

认识61到70的教案推荐8篇

认识3的相邻数教案5篇

认识声音大班科学教案5篇

幼儿认识风和雨的教案模板5篇

认识17到20数字教案参考6篇

认识17到20数字教案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36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