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在活动方案中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以制定出应对措施,活动方案的成功关键在于团队的协同合作和高效执行,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1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扬民族精神,承中华传统,也使教职工能在包粽子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体味美好生活,校工会决定举办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
一、比赛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6月3日下午16:50开始
地点:学生餐厅
参加对象:全体教职工
二、比赛规则
1、每个工会小组分发20斤左右糯米,2斤红枣等物品,参赛选手需要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匀的粽子,形状不限。
2、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以每小组包的粽子数除以总人数为团体总成绩。
三、奖项设置
设团体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六个
四、品美食
1、在统计比赛结果后,分享劳动成果。由组长把组内教师包的粽子平均分给组内教师。
2、把分到的粽子带回家,体验煮粽子、和家人一起品粽子的快乐。
五、后勤保障工作
1、事前做好相应数量的大米、馅的配料及包扎的柴绳、粽叶准备。
2、以11——14人为一份数(九个小组),做好盛米、馅、柴绳、粽叶分放和放粽子容器的准备。
3、做好比赛场地的布置安排。
六、注意事项:
1、赛前参赛选手务必做好个人卫生。
2、比赛结束后务必清理场地,洗好用具交还学校。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2
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将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节日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怀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历古以来,已经形成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五彩绳等活动。这些活动非常适合小学生亲身参与,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还能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
(一)节日环境的创设:各班级以“端午情怀”为主题更新一期软体板报。大队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开展一次以“端午”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二)端午民俗活动的开展
活动一:主题班会话端午
活动对象:1——6年级各中队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每一位少先队员应该具有的品质。
活动安排:
1、利用端午节契机各中队通过晨会课、班会课,讲英雄屈原的故事;诵屈原的诗词。让队员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组织学生说说与端午相关的知识,如收看“赛龙舟”视频,收看视频不单纯看输赢,看热闹,更要让队员们了解到赛龙舟所体现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大队部将提供视频参考及端午知识链接)
各班级根据本班实际,开展端午主题的班会课活动。如“端午时节话英雄”。
活动开展后将图片等过程性资料上交至“德育处——每月德育活动——端午活动”文件夹中。
活动二:动手实践过端午
1、编织五彩彩绳,感受文化内涵
一、二年级队员开展编织五彩绳活动。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各家大人会在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寓意孩子平平安安。
队员们利用假期通过不同的编织方法,打造丰富多彩的端午五彩绳。请家长亲手为孩子带上彩绳。希望一根根精美的彩绳,为队员们带去健康成长的祝福,感受浓厚幸福的节日氛围。
2、粽香溢满双手,爱心传递文化
三年级少先队员开展包粽子活动。
队员们利用假期跟父母或家中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包粽子的方法。体验传统节日的美好,延续传统文明的魅力。在动手体验、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之余,可以和同学们谈谈包粽子的感受,还可以把亲手包的粽子送给送给周围的老人、邻居、交警叔叔、环卫工人……和大家一起品尝,一起过端午。
活动开展后将图片等过程性资料上交至“德育处——每月德育活动——端午活动”文件夹中。
3、巧制端午香袋,传承传统文化
四、五、六年级队员开展制作香袋活动。
佩戴香袋,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队员们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小心裁、细细缝,做自己心仪的香袋。
巧制香袋送祝福,制作完成后可将自己亲手做的香袋送给最亲的人或最尊敬的人,说几句暖心的话语。在享受快乐,感受亲情的同时,了解了端午传统文化,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作品上交
时间:6月28日前
1、一二三年级家长拍下活动照片,上传至钉钉各班班级圈。班主任择优挑选,每班上交5张照片,
2、四、五年级每班上交5个香囊,年级助理统一收齐,交曹__老师处。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3
为了让审计人员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的传统生活工艺,增进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局工会决定在端午节前举办一次包粽子比赛。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
二、活动地点
局培训中心食堂一楼餐厅。
三、活动方案
1. 包粽子所需原材料和用具由食堂负责准备,包括粽叶、大米、红枣、细白线、剪刀等。
2. 活动共分为8个组,每组三人。按人员进场时间,按序编组,额满为止。
3. 担任裁判的同志不参加比赛。
4. 比赛结束后,由裁判组汇总比赛情况,评选出一等奖一个,奖品为夏凉被3条;
二等奖两个,奖品为高级围裙各3条;
三等奖五个,奖品为保健磁疗拖鞋各3双。
5. 比赛结束后全体人员参加飘香粽子品尝活动。
四、包粽子比赛规则
一、参赛人数:
每组选手三人,共24人。
二、比赛时间:
以哨声为准,共15分钟。
三、质量要求:
1. 粽子大小适中、均匀。
2.四角不露馅(不漏沙)。
3.捆扎整齐、不松线。
4. 每个粽子里有且只有一颗红枣。
四、评分标准:
1. 以粽子数量定总分,每个粽子为1分,以总分定优胜(包扎完整的计入数量)。
2. 整体大小不适中、个头不均匀,扣 1分。
3.桌面、环境不卫生、不整齐,扣 1分 。
4. 捆扎松线、或不整齐,每个扣0.1 分。
5. 四角有露馅(漏沙),每角扣0.1 分 。
五、裁判职责:
以哨声为号,哨声后停止比赛,裁判计算数量,参赛选手清理桌面。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4
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社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我社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一、立夏居干与新开养老院老人一起包饺子
时间:6月15日
地点:新开养老院
参加人员:社区居干
活动目的:6月15日正好是,南通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新开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二、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6月18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社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社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三、包粽子比赛
时间:20xx年6月16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居民
比赛细则:
1、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5
为了将“邻居节”活动持续展开,宣传民俗文化,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际,南山社区决定举办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包粽子大展示竞赛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邻居节”以“和谐邻里,美好家园”为活动主题,宣传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邻里友爱团结,达到和谐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同行动,共爱国;同包棕,共欢乐;同奉献,共发展。
三、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____年5月28日至6月2日前;
参赛时间:20____年6月8日9:00时。
四、活动地点:
南山社区居委会(抚顺路21号甲平房内)。
五、活动内容:
(一)包粽子比赛:
参赛选手自备新棕叶和纯棉线绳;
社区居委会为选手提供糯米、红枣、花生材料;
每位选手将参赛作品的50%让家人品尝,另外50%由社区赠给百岁老人、军烈属、老党员、残疾人品尝评价。
由组委会评选优胜者;
设立前六名选手获奖,颁发证书表彰。
(二)包粽子比赛规则:
每位选手将5市斤糯米准确包完50个粽子;
在规定时间内,优先包完粽子,质量保证合格。
(三)现场赠送五色祈福线:
为现场参加者讲述五色线由来及佩系方式方法;
五彩线由居委会提供,专人服务。
(四)制作端午节荷包表演:
服务人员现场表演交流制作方法;
服务人员介绍荷包的作用。
(五)参赛范围:
邀请上级领导参赛指导;
邀请本社区全体居民参加;
欢迎驻辖机关单位、学校派员参加。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与或观看包粽子活动中,了解粽子制作的基本步骤,知道粽子是安昌腊月的一大美食特色。
2.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比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感受喜庆、团圆、温暖的年味。
活动时间:20xx年1月20日9:00开始
地点:
安安剧场
前期准备:
1.食堂人员:
材料--肉(隔天浸好);粽叶、黑豆、花生;酱油、麻绳、其他物品—小碗、容器
2.保育员:1月14-15日期间清洗好粽叶。
3.倪天美:塑料桌布、奖状、奖品、一次性手套60副(幼儿用)、不锈钢脸盆20个(1月18日傍晚到位)、酒盅20只。
4.金斐:1月15日组织朱敏敏、马秀芝制作参赛标签,并于当天傍晚前发到各班。班主任请于1月19日傍晚发给家长。
5.赵国英:1月19日下午组织空课教师、保育员规划好场地(桌椅摆放:观众席、比赛席;容器收集等预设)
活动当天人员安排:
1.主持人:赵国英
2.现场调控(拍照):平似霞
3.评委:方志红潘小英沈利华;
4.计时:潘小芳
5.音控:滕佳丽(包粽子时音乐、颁奖音乐)
6.摄像:倪天美
7.当天空课教师:比赛现场监督员(由赵国英安排好)
8.粽子运送:吴志娟及家长
9.淘米、现场加米:李德清及其他5个保育员(8点40前将食堂内所有包粽子材料送到安安剧场;班级点心及打水工作请提前做好)
10.观众:中班年段
活动流程:
1.亲子在安安剧场入座(8:50前);所有空课教师8:40到达安安剧场。
2.比赛分4轮进行。
规则:
以家庭为单位,规定时间(10分钟)内进行比赛。听到哨响后,家长负责包裹和扎,孩子负责放馅。
红枣粽:孩子戴好一次性手套,手抓2颗红枣放进粽壳,米由家长放入粽壳;
肉粽:孩子戴好一次性手套,手抓一块肉放进粽壳,米由家长放入粽壳;
得分:完美10分/个,怪形9分/个,漏米8分/个;若孩子没有参与,互动性扣2分/个。
比赛过程中多余的剪角不用剪掉;
3.每个小组比赛结束后,由监督老师将包好的粽子放到指定评定处,并将“互动性”便条放于粽子上。
4.家长帮忙将粽子搬到食堂(吴志娟负责)
5.颁奖仪式(看情况)
6.请保育员、部分家长留下来包剩下的粽叶。
奖项设置
第一轮:三角粽(爸爸妈妈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8
第二轮:三角粽(爷爷奶奶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7
第三轮:枕头粽(爸爸妈妈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8
第四轮:枕头粽(爷爷奶奶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2:3:3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7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 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 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1 ) 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
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端午钓粽子活动方案篇8
为庆祝端午节、纪念屈原和保留民俗传统节日,园工会联合团队、保教组织全园教职工、小朋友和部分家长举办端午节包粽子等系列活动,方案如下:
一、人员安排: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具体负责:
主持:
统计:
场地:
宣传:
后勤:
医务:
安全保卫:
队长:各段段长
拉拉队:全园小朋友
二、活动项目:
活动一:端午节的故事
时间:包粽子比赛前(具体时间由各班老师自行安排)。
地点:各班活动室
内容:
1、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2、制作五丝。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五丝,戴在小朋友的手腕上。传说要一直戴到下大雨,再解下来扔在水流里,顺水漂走。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活动二:包粽子比赛
地点:塑胶操场
时间:6月5日(周四)上午9:30-10:30
准备:
1、横幅:“粽子飘香迎端午暨教职工包粽子比赛”
2、浸泡过的糯米、粽叶若干;棉线若干;勺子各队4把;硬币和蜜枣若干;毛巾架4个;桌子4张。
3、围兜和一次性手套参赛人各一份。
4、划定比赛区。
5、各班教师带领幼儿集中在塑胶操场。
参加人数:以段为单位组队(队员名单附后),每队选出教师4人家长4人共8人,合计:32名选手(名单附后)。
比赛程序:
1、4队在比赛区里做好赛前准备。
2、主持人发出开始口令,20分钟后停止比赛。
3、记录每组完成的数量(质量差的减去),多的队获胜。
4、公布结果。(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
5、比赛结束各班按次序回活动室。
6、粽子送到厨房。
活动三:送粽子。
时间:6月5日下午4:20。
地点:园门口塑胶操场。
准备:煮熟的粽子;桌子;各段幼儿若干名;温馨提醒牌上写:“当心!你的粽子里可能有硬币!”
程序:
1、队长带领幼儿来到送粽子场地。
2、送给离园的小朋友每人一个粽子,送完为止。(送粽子时说:祝你好运能吃到硬币!)
3、整理,活动结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