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方案大全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优秀6篇

作为教师学会将教案制定完善是很重要的,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趣的浮与沉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优秀6篇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在周围环境中找出正方形、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颜色各异)

2、正方形卡纸两张(一张四条边画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另一张对边画同一颜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彩色小卡纸幼儿每人一套(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正方形、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宝宝

4、用卡纸做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引入:猜一猜。

a、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这个宝宝它有四条边、有四个角,而且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小朋友想一想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形,加深幼儿对它们的认识

老师:请小朋友把你们的小眼睛闭上,宝宝请出来了!(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呀,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宝宝,我有四条边,四条边都是一样长,我还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老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还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我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感知图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一样大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的特征)

3、出示长方形宝宝,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老师:正方形宝宝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知道长方形有四条边,但只有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

老师小结: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有四条边,只有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老师: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去量一量,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那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老师后说)

相同点: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都有四条边。

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

6、巩固

给小客人送食物。(正方形嘴巴的小客人吃正方形饼干,长方形客人吃长方形饼干)

活动延伸: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那些物品像正方形和长方形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生活在林区,周围有很多的树,去年秋天幼儿园组织去秋游,在吃桔子的时候,小朋友偶然发现一个桔子上带了几片叶子,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这几片叶子吸引住了,还不断地从地上拾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玩得不亦乐乎,在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叶子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这不正与我的网络主题“我爱大自然”相符吗。在正常的思维下,如果讲到大自然,我们通常会先讲自然中的植物,从植物出发,再到树木,最后讲到树木的根、茎、叶,经过这次孩子们秋游,拾落叶的举动,何不换种方式,从最小的知识开始,再到大的环节。对此,我生成了这次的综合活动:有趣的叶子。想通过观察探索这个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景物,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幼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活动目标

1、 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 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幼儿学习拓印画。

活动准备

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

活动过程:

一、捡落叶,拾落叶。

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形态各异 (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

2、颜色不同 (包括枫叶、绿叶、落叶)

3、树叶的组成 (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

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

1、 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2、 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 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叶子的用处 (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水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人每天都需要用水,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每次让孩子们去入厕,我总能发现她们没有拧紧水龙头,为了让孩子了解水的重要性,能够节约用水,所以我选择《好玩的水》来开展这次活动。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三点:

1、在游戏中感知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及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3、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在活动中这三点目标基本达到,感觉还是比较好。

其次在活动准备上,我准备了装水大脸盆1个,一次性塑料餐具若干、杯子若干,各种小石子、小玩具。这些玩具都是来自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幼儿很感兴趣。但事先本人只准备一个大脸盆,担心多个看不过来,可只有一个大盆,全班幼儿太拥挤了,场面有点混乱,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看,所以这点没有考虑好。

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点优缺点: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了解到,低幼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玩水,对水特别感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幼儿兴趣很高。

2、我在让孩子自由玩水探索的时候,有水洒在地上,而我没有急于干涉,只是在观察,给予孩子更多的探索时间,这样才能使幼儿自主探索动性时欲得到满足。

3、在引导孩子感知水的流动性时,我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向空杯子里倒,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孩子们都能很快的说出水是动的,他们不会说水是流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是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在以后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3、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哪些物体遇水、遇热会产生膨胀的现象,并请幼儿将寻找到的物体投放到班级的科学角中,从而产生资源共享。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各种质地的纸,通过撕撕,看看,想想,画画等方式进行简单的组合,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并能相互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能用各种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的表述。

3、树立变废为宝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对撕下的任意形状进行想象创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质地的纸,例如彩色纸,色卡纸,挂历纸等,简单教学课件《奇妙的撕纸添画》,胶水,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设疑:

唐朝的.美女杨贵妃最爱听纸撕裂的声音,她最喜欢把纸撕成各种形状的,(教师边讲边撕),有一天她正在屋子里高兴地撕纸,忽听太监说皇帝要来,心里想:这可糟啦,皇上可不喜欢不爱干净的妃子,他见了一定会不高兴。怎么办呢?

你们能帮她想个好办法吗?(学生自主发言)

2、释疑:

杨贵妃灵机一动,将碎片捡起,把它们排列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并自己动手添画了几笔,画面就更漂亮了。(出示图片)皇帝看见了这些画,觉得很新奇,还虚心向她学习呢,这种画流传到今,就是现在的撕纸添画。(课件出示课题)

二、创作引导

1、撕一撕

在小朋友面前也有各种质地的纸,请你也选择其中一张,动动你的手,听听纸撕碎动人的声音。(提醒:将撕下的纸放在桌上,注意卫生)

2、教师示范

老师这里也有一堆废纸,其中任意一张我都能像杨贵妃一样把它变成美丽的画。你信不信?

请学生上讲台考一考老师,学生观察。

(教师示范添画,故意放慢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画时的过程)

看了老师的表演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3、小组讨论:

这些画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变的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和窍门吗?

分小组报告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先看,再转,然后再看,再转动,觉得它最像什么(适时提问学生),选一个合适的角度,粘在纸上,用添画的方法把它变出来。(边小结边示范)

4、想想试试

看了教师的表演,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变出一幅幅奇妙的画来?

从你撕下的纸中选择一张喜欢的纸,向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它像什么,可以怎么变,听听他的意见,得到认可后把它制作成一张画。(强调快速)

分小组进行,对想得好,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5、看看评评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先让学生描述一下:你变的是什么

评一评:你觉得谁想得最巧妙。

小结: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撕纸添画的做法,那么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团结了。

三、合作创作

1、启发

其实真正漂亮的作品它是由很多碎纸片组成的,如果把你们的作品都贴到一张纸上,也会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你们看----(课件出示范图:由房屋,树,小路等组成的较难的作品,作简单的讲解)如果让几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张完整的又有内容的画,要注意些什么呢?

(商量、选择、合作、添画)

2、小组合作

和你小组的成员一起动手来撕,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画。(强调合作与快速)

表扬在制作过程中注重一起合作的小组。

3、评价

展示每一组的作品,评一评哪一组是最佳合作小组。

四、延伸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撕纸添画。其实面对碎纸,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把它们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课件出示范例)各种撕纸拼贴的画,纸与其它物品一起拼贴的画等等。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课外尝试制作一些更漂亮的画。现在我们的地面已经变得花花绿绿了,我们小朋友觉得在制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又有哪些聪明的小朋友能像杨贵妃一样把所有的废纸都利用起来,完成一张美丽的画呢?

有趣的浮与沉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发现、比较事情之间的联系。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环境与材料1、干木耳、茶叶每组1盘,杯子每两人1个。

2、用水浸泡过的黄豆、木耳若干。

3、电磁炉、电沙锅、微波炉各1个。

一次备课一、提出问题,引发探究你知道膨化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发现膨胀现象1、出示用水浸泡的黄豆、木耳,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没浸泡过的黄豆、木耳与它们的区别。

2、观察后请哟额说出它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问幼儿:你还知道哪些食品会变化?

4、做一做:请幼儿用杯子盛一些茶叶,倒入一些温水,发现茶叶遇水后的膨胀现象。

6、教师制作"爆米花",幼儿观察玉米的变化过程。

二、生活中的膨胀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利用膨胀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三、膨化食品真好吃幼儿品尝膨化食品,并说一说吃的感觉是怎样的。

四、看画册《有趣的膨胀》

1、让幼儿发现物体膨胀的现象与生活的关系。

2、提问:你知道图上的这些食物是怎样变化的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幼儿园有趣教案5篇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沙子教案5篇

中班科学有趣的蛋教案5篇

中班科学有趣的转动教案5篇

优秀有趣的作文8篇

有趣的冰幼儿活动教案6篇

大班有趣的轮胎游戏教案5篇

有趣的声音中班教案5篇

有趣的指纹中班教案6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7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