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在工作前需要写的,教案是指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的感知大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的感知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尝试用不同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夏冬两季的色彩画两幅(图一、图二)
2“我的梦”色彩画两幅(图三、图四)
3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话题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师小结:红、黄、橙、绿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明暗。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明亮、宁静、柔和;深蓝、大红、褐色,这些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怖。
三、巩固色彩的明暗、冷暖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颜色明亮,那些颜色灰暗?
四、尝试用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1、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尝试用色彩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具体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行创作,教师循坏观察、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励其大胆常试,肯定其创作,即时给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欣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
数的感知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楼梯图片、数字卡片、小青蛙头饰、荷叶数字卡
活动过程:
1.开火车数数
请幼儿一个接一个进行1-10的顺数。
2.数字阶梯
(1)出示楼梯图片请幼儿给阶梯配上相应的数字,给阶梯图排上相应的数字后练习按顺序数、倒数。
(2)小猴爬楼梯:引导幼儿发现顺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后面的数少1,倒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
3.分组游戏“送小青蛙回家”
(1)请部分幼儿扮演小青蛙,其中一人在地板上放置按照顺数或倒数方式摆放数字荷叶,送小青蛙回家。
(2)教师隔空摆放荷叶,请幼儿把空的荷叶按照顺数或倒数的方式摆放好荷叶让小青蛙回家。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用书p24页“小兔跳跳板”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能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儿童乐园、愉悦的操作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数的感知大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游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主动认识10内的数,促进思维发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2.培养幼儿比较、分析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10以内的数的认识,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五彩的小星星、小木棒。
2.数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猜星星数量
玩法:
老师随意抓起一把小星星,然后让幼儿猜小星星数量,再比较两手中小星星的多少。接着幼儿2人一组,每人用一只手随意抓一把小星星,然后互相猜小星星的多少。
2.分小星星。
①请幼儿给小星星分类,把相同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
②启发幼儿把什么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帮助幼儿了解分类的标准。
③让幼儿说出每一种小星星有多少、哪种颜色的小星星最多。
3.拼图游戏
玩法:
①幼儿看数卡取出相应的小木棒,用这些木棒拼出不同的图形互欣赏。启发幼儿说说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什么图形。
③幼儿自由拼图、说出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了什么图形。
教学反思
我考虑到我们的幼儿是农村的孩子,数感差,如果直观教学,幼儿会不易接受,兴趣也不高,错呀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我准备了些五彩的小星星来猜数,让他们在玩乐中认知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在教学中,师幼互动猜数时,我
发觉每个幼儿高举出示数字的小手,嘴里也嚷嚷着要猜数,参与性特高。为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我让幼儿每2人一组,继续玩猜数。这就利用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习兴趣就递过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这样学习兴趣
就提高了。用小木棒摆图形,既可促进思维发展,有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幼儿积极、大胆形象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圆形(不太规则),有些想象丰富的幼儿在图形中摆上五彩的星星,图形美极了,开阔了幼儿思维。
课后抽查幼儿的10以内读数,还有3个不能正确读数。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这三个幼儿要作为重点教育。还应多加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多关注后进的幼儿。
数的感知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3、培养观察、比较和逆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7、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扑克牌若张、地垫10块、烟灰壳若个、数字卡若张。
活动过程
1、学习10以内的顺数。
(1)以故事引入,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楼梯图,引导幼儿懂得观察数字与楼梯砖块数量关系。
(2)教师示范搭楼梯,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上阶梯的时候,砖块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上一级比下一级多1块)教师指着阶梯旁边的数让幼儿练习顺数。
(3)教师小结:1、2、3……10,像这样数数就叫顺数。顺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2、学习10以内的倒数。
出示ppt图片。幼儿边观察小猴吃桃子边结合数字学习倒数10、9、8……1,像这样数数就叫倒数。倒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
3、练习顺数和倒数。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接着往后数到10(或倒数到1)。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熟悉玩法后分组游戏。
第一组:跳房子幼儿从数字1-10或10-1有序双脚、单脚、小兔、蛙跳。
第二组:翻数字卡幼儿俩人合作幼儿一人持有卡片数字1-10放在桌面另一人翻,翻到数字几就顺数到10或倒数到1。
第三组:抽扑克牌幼儿俩人合作一人持有数字1-10的扑克由另一人抽俩次再进行顺数和倒数。
第四组:搭楼梯巩固顺数逐一增加和倒数逐一递减。
活动延伸
数学区:把材料放在数学区让幼儿玩区域时可以继续练习顺数和倒数。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能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儿童乐园、愉悦的操作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数的感知大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并能辨别美术作品的冷暖色调。
2、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画面冷暖对比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审美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以及冷暖色调的一般处理方法。
难点:运用冷暖色调处理画面。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
1、课前提问。
(1)提问:同学们,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2)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2、导入新课。
色彩接近于火与太阳的颜色,使人联想到温暖,因而产生一种温暖、热烈、光明、突出的感觉,因此叫暖色。反映冰雪夜晚的颜色,使人产生寒冷、凉爽、幽静、阴暗、深远等感觉,因此叫冷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冷暖》。
3、讲授新课。
运用课前准备的美术作品,结合本课教材及第一课的欣赏作品,讲解冷暖色调。
(1)出示两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分。
(2)出示挂图。让学生讨论,使他们了解不同冷暖倾向的色块摆在一起,便产生了冷暖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秋日的蓝天映衬着红橙色的枫叶,使得色彩对比更明显,色彩更生动活泼,主体物更突出,艺术效果更佳。
(3)打开教材,先让学生欣赏分析范画中的冷暖对比,然后教师总结。
4、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在作业纸上画一幅冬景(冷色调)或秋景(暖色调),强调色彩的冷暖感觉,注意运用冷暖对比方法。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5、讲评作业。
将优秀作业生生之间相互传递,以资鼓励,并指出作业中的通病,提出修改意见。
6、总结。
色彩的冷暖与对比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生产、生活中,艺术作品与各种设计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同学们下课后可以认真去观察、体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