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要求或格式都需要按照不同活动主题来写,有了活动方案的制定,我们可以减少对活动的失误,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知道自己即将进入小学,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园入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附近一所条件较好的小学(实验小学),请一年级准备一节算术课或一节语文课。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老师:“再过几个月,小朋友都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读书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小学哥哥姐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想!”
老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实验小学参观,小朋友们要仔细看看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看看小学生是怎样升旗,怎样上课的。
二、 参观小学校
(一)参观传达室
1、一走进校门,就看到有一间房间,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问问门口的老伯伯,认识字的小朋友可以读一读牌子上的字)
2、传达室是干什么用的?(请门房间的老伯伯作介绍:传达室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不让外边的人随便进来,小学生也不能随便出去)
(二)参观大操场
1、让小朋友在大操场上从这头跑到那头,感受大操场很大。
2、老师:“小学的大操场和幼儿园的操场比一比哪个操场大?为什么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多)
3、看一看操场上有些什么运动器具?
4、老师总结:“小学操场上的运动器械比幼儿园多,比幼儿园大,有的运动器具很高。有跳高、跳远用的沙坑,有打篮球用的篮球场、有向上爬的竹竿,还有双杠、单杠等,有的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锻炼身体用的,有的是一年级小朋友玩的,玩运动器具时要注意安全。
5、观看小朋友升旗、早操。
引导幼儿观看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升旗时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是怎么做的?戴绿领巾的小学生是怎么做的?看一看小学生做操时的精神,动作和队伍。
(三)参观小学生的教室,并同幼儿园活动室作比较
1、小学的教室比幼儿园大,所以说是“宽敞的教室”;
2、小学的客桌椅同幼儿园的不一样,是两个人用一张桌子和椅子,称为“双人课桌椅”;
3、教室里两块大黑板,一块是老师教小学生学算术、语文、绘画时用的,一块是小朋友自己写字画图的;
4、老师:“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有玩具橱,小学的教室里为什么没有?(启发幼儿谈后老师小结:因为小学是小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他们上午下午都要上课,下午不睡午觉,每上完一节课休息一会儿又要上第二节课,小学生玩的时间比我们幼儿园小朋友少,所以教室里就没有玩具橱了)
(四)观看小学生上课
1、听一听小学生上课前要响几次铃?听了第一次铃声告诉幼儿这是预备铃,小学生是怎样准备上课的?
2、提醒幼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并引导他们要像小学生一样坐端正。看看桌上的学习用品放的位置;
3、听小学老师上课,看小学生怎么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体温,如何注意听讲;
4、下课后小学生干什么么?(有的自己放松一会,有的自己走到厕所小便作准备工作)
三、 回到幼儿园
老师:“今天我们参观了什么小学?看到了什么?应该怎样准备做个小学生?”(请幼儿交流)
四、 延伸活动
可组织去年入小学的离园哥哥姐姐开个见面会,让幼儿向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提问题,让他们对小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为幼儿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良好环境
在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要比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影响大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容易被视界外的事物所影响,针对这样的幼儿教育实际,可以相应地为幼儿教育布置一个更加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教学环境。
(一)物质环境
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地,教室的布置至关重要,在教室布置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一起布置,充分考虑幼儿的布置意见遵循幼儿教育理念,可以布置公鸡长鸣图(中国地图)让幼儿时常能看到中国地图,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提高和爱国情感的培养,可以布置可爱的卢龙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常怀孝敬感恩的心。
在教室布置中还可以设置自然角,养一些植物和金鱼、乌龟、蝌蚪等小动物,给学生们带来情趣的同时,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将幼儿散漫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幼儿有帮助的领域上去。
(二)社会环境
幼儿成长的环境除了物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因为幼儿教育时期的幼儿在心理上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更多的是对教师和其它成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的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本着对幼儿德育教育负责的态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更是要把握住德育教育的主线,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不正确的行为坚决否定,对幼儿高尚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褒扬宣传,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提高自我道德约束。
二、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教育之所以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中来,就是因为幼儿教育有区别于义务教育的独特性,幼儿由于本身年纪较小,注意集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因素都要融入到幼儿喜欢的游戏中去,在幼儿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传教士似的说教,而是要将德育教育的因素渗透到幼儿教学过程中去。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因素
幼儿教育的教学活动是琐碎的,很多人质疑幼儿教育,为什么简单的教学要进行如此之久,主要就是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差、自律能力差,导致幼儿教育活动多是琐碎的、反复的,而幼儿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琐碎和反复过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可逆的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幼儿教育的琐碎和反复中去,在一点一滴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幼儿园午餐时间,教师除了要安排幼儿安全有序的用餐,还要利用餐后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食堂的叔叔阿姨的辛苦劳动进行参观,让幼儿对劳动有一定的认识,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在餐后带领幼儿参观餐具的收理和消毒清洗,厨余垃圾的收拾和处理,相信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教育要比简单的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说教更有效果。
(二)利用节日活动,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传统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幼儿园在欢度这些节日的时候要不遗余力地利用节日的文化价值进行德育教育,在三八节的时候对幼儿进行孝心教育,安排幼儿为妈妈洗脚等力所能及又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在五一劳动节进行相应的劳动教育,让幼儿亲身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去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后的成就感,让幼儿从小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意识;在十一国庆节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可以举行幼儿爱国绘画展、爱国故事演讲比赛等,让幼儿开始对国家存在形式和祖国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幼儿心中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结合德育教育,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节日庆祝形式也加深了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以这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培养思想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三)围绕主题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因为教授的课程多数较为琐碎,所以进行主题活动将琐碎的教育元素链接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开展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专题活动时,教育过程中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成人劳动、学习歌颂劳动的儿歌、看赞美劳动者的视频,让幼儿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妈妈活动时,让幼儿自己回忆自己的生活中妈妈的奉献,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详细的叙述,幼儿质朴的不经修饰的语言往往最具感染力,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幼儿意识到妈妈在自己生活中的付出,从小就树立牢固的孝敬感恩意识。
(四)搞好各科教学,相机进行德育渗透
幼儿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寓教于乐,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将教师的教、幼儿的学和课堂的乐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才可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有利于幼儿道德素质培养的游戏模式,在玩中学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所以我们就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树立的游戏模式,在游戏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大厦的基础,重要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坚持渗透德育教育的因素在其中,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教育时期就打下良好的道德素质基础,让幼儿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就能够真正地实现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并驾齐驱的全面发展。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地图,并能从中国地图上指认出江西省的位置。
2、知道江西4-5个主要的市区名称及位置。
3、感受中国地图和江西省及其各地市地图轮廓像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和放大的江西省地图,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进入课程主题。
1、我们这里大部分都是江西的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江西哪个地方的人吗?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经验进行回答。
二、认识江西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中国地图: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像什么?(不强调固定答案。)
2、有谁知道咱们江西省在什么地方?请上来指一指。请几位幼儿依次上来指认江西省所在的位置,最后老师用手指描画出江西省的轮廓。
3、江西的地图轮廓像什么呢?(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幼儿在说像什么的时候,还要请幼儿说清“从什么方位看,头在哪里,身体、尾巴等在哪里?”)
三、认识江西各地市的地图。
1、出示江西省放大的地图:刚才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鸡妈妈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放大的江西省地图请你们看一看。
2、江西省其实还可以划分为许多市县,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叫什么?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在什么位置吗?
3、幼儿尝试在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地的位置,并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知道江西省其他主要的城市:你们还知道江西有哪些城市?你去过那里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5、幼儿讲出自己知道的城市,并试着在地图上指一指。在幼儿指认后,老师告诉幼儿正确答案,带领幼儿念一念地名,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
6、请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地区,然后说说它的轮廓像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回答。
7、小结:刚才小朋友把各个地区的轮廓想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动物或植物,都很像,我相信,你们还会想象出更多的东西。
四、带领幼儿玩“快速找地名”的游戏。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老师在大图上指出某一个地区,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到相应的地点,并回答出它叫什么地名。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知道了江西省有许多市县,如新余、景德镇、南昌、吉安、赣州等。那么你还能记住更多的市县和它们的位置吗?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懂得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丰富社会安全知识。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课前听过《小兔乖乖》的动画片,玩过《小兔乖乖》的音乐游戏。
2、物质准备:大灰狼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安全常识视频,安全常识图片若干,《小鬼当家》大图表。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游戏进行情境导入
幼儿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乐游戏,展开安全话题。
师:刚才你们玩了《小兔乖乖的》音乐游戏,我要问一问小兔子们,你们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呢?
(二)通过观看安全常识视频预测事件情节
师:有个小朋友叫丢丢,他自己在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做的?
1、播放前半段视频
提问:
这个人丢丢认不认识?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播放视频后半段
验证:这个人丢丢认不认识?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丢丢想办法,再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做?
教师汇总幼儿的分析各种办法并进行总结:
当有陌生人打来电话时,可以把要说的事情记下来,不能让陌生人知道家里就你自己,不要告诉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让他到家中来。
(三)寻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学习表格、图示的归纳法
师:丢丢问了,如果一个人在家,还有什么危险的事是不能做的?哪个小朋友能告诉他?(幼儿说,老师在图表中进行归纳。)
(四)观察分析图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1、观察分析图片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丢丢终于知道以后一个人在家什么不该做的了,真是要谢谢你们,今天赵老师还带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那样做对还是不对。然后再给你旁边的小伙伴讲一讲。
2、找个别幼儿讲一讲图片内容,以此丰富孩子的社会安全知识。
(五)延伸环节:认识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图,这就是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的标志,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活动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再次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台钟?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与癞蛤蟆的对话。
——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心情。
——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癞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
2.欣赏京京剧服饰,听京剧感受京剧的唱腔,并尝试表演京剧。
3.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
活动难点:
欣赏京京剧服饰,听京剧感受京剧的唱腔,并尝试表演京剧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特别的京剧》、京剧音乐
京剧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欣赏并了解京剧服饰。
教师出示京剧演员的照片,请幼儿观察京剧服饰,了解其特色。
教师:他们穿的衣服和我们平时穿的有什么不同?这些衣服上有哪些花纹?你们还看到什么?
幼儿仔细观察并自由讨论。
教师结合幼儿用书上的图片进行小结。
2.听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
幼儿观看京剧表演视频,了解并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如在表演过程中有“咚呛,咚呛”的锣鼓声和京胡伴奏;演员念念唱唱、常常念念,有些字的声音托的很长)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一些简单的介绍。
3.幼儿学习表演京剧。
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表演走圆场步和管步,并尝试唱一唱。
请两组幼儿相互学习,教师随机指导。
跟着音乐,幼儿练习走圆场步和管步。
4.介绍京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增进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不仅中国人喜欢京剧,外国人也很喜欢京剧。许多的外国朋友还到我们国家学习京剧,并把京剧艺术传播到了国外。我们国家的京剧团也到国外演出,让外国人了解京剧,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京剧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到笑脸带来的快乐,并将快乐传递给他人。
2、能主动、友好的与人交往,并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
活动准备
每人一枚笑脸,笑脸的形态要不一样、圆形彩色纸、水彩笔、人们各种笑脸的ppt
一、以给幼儿送礼物的形式导入。
二、谈话活动
1、自己的笑
打开礼物后,好多小朋友都笑了,你们为什笑了?
你会在什么时候对别人笑?
2、别人的笑脸
以ppt的形式出示人们笑脸的图片,让幼儿体会微笑给人的感受。
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别人的笑脸?
你看到这些笑脸时你喜欢不喜欢?为什么?
笑脸给人什么感觉?(温暖、友好、快乐……)
三、制作笑脸娃娃(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
1、师:当你们收到笑脸娃娃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们想把笑脸娃娃也送给别人,让其他的人也获得快乐吗?
2、制作笑脸娃娃
师:人在笑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嘴巴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笑脸娃娃吧。
四、赠送笑脸娃娃,体验快乐(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
师:你想把笑脸送给谁?
你为什么要送给他?
送的时候你该用什么表情?对他说什么话?
五、活动延伸:
放映本次活动的录像,让幼儿感受到当送出或收到笑脸娃娃时同伴的表情,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和能传递友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