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方案大全

冬天的树教案最新8篇

优秀教案的撰写有助于教师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教案的科学设计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冬天的树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冬天的树教案最新8篇

冬天的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现在是冬季,初步感知北方冬天和南方冬天的一些简单特征。

2、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1、教师(指着北方冬天的场景):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为什么?

2、教师:北方冬天会下雪,地上、屋顶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叔叔正在铲雪呢。小朋友们有的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堆雪人;有的在锻炼身体;河面上结冰了,有的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这是北方的冬天,南方的冬天和我们这里一样吗?

3、教师:南方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不一样哦!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手指南方冬天的场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4、教师小结: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但是也很冷,人们也要穿着厚厚的衣服。

三、活动结束。

表扬上课认真的小朋友。

冬天的树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知道冬天很冷,了解能使自己暖和起来的方法。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重点难点

1、让小朋友能用简单的句子描绘冬天。

2、让小朋友学到一些冬天使自己暖和起来的方法。

活动准备

冬天雪景图片,冬季运动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户外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活动,让幼儿自由耍一会进室活动。

二、谈话引起主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运动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知道冬天天气很寒冷运动后就会暖和起来。

2、冬天小朋友们穿什么衣服,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幼儿用手摸摸冬天的衣服,知道冬天的衣服很厚很暖和,有的幼儿还会戴帽子、围巾、手套,冬天这样全副武装,就会暖和很多。

3、冬天在外面玩有什么感觉?

知道冬天下血,虽然天气寒冷,但运动一会儿身体就回暖和起来,因此,冬天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暖。另外,运动之后会大量出汗,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受凉,感冒。

三、组织幼儿讨论

冬天寒冷,除了运动,还有什么办法使自己暖和起来?

教师注意调动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用完整的短句讲各种使自己暖和起来的方法(打雪丈溜冰滚雪球堆雪人等)提醒幼儿不能长期关在空调房里,运动之后也要尽快使身上的汗干了,及时添加衣服。

四、引导

幼儿观察冬景图片和冬季运动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该怎么做才能过一个快乐的冬天。

课后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生体验来感受天气的变化。他们能根据平时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穿戴来感受冬天的到来。对于冷了怎么办,他们有了一定的经验了。通过互相的交流与沟通,幼儿之间能相互学习。因此,我也放了很多,耳套手套等冬天的物品,增强幼儿对冬天的感知与培养幼儿不怕冷的情感。

尝试提供不同的答案和时间,在老师及时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经过提醒,孩子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他们不但会懂得运动能取暖这个简单的道理,还会借物抒情,用儿歌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我想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孩子们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了解一些常用的防寒保暖的方法,让幼儿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通过这节课后,小朋友们越来越喜欢运动。

冬天的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投和挥臂的动作。

2、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废纸。

活动过程

1、做一些游戏,练习幼儿肢体动作。

如: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鸡啄虫吃,引导幼儿练习用嘴啄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兔蹦蹦跳,引导幼儿学习小白兔的跳法,两腿合拢,向上跳,风爷爷来了,看见树枝弯弯腰,引导幼儿练习弯腰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猴踢踢腿,引导幼儿踢腿的动作,风爷爷来了,看见小鸟飞呀飞,引导幼儿做飞翔,两胳膊平伸,然后挥动。

2、做投掷的游戏。

如:小朋友们,热完了身,我们就开始学习其他的动作了,今天主要学习投掷的动作,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团纸,我想问假如你们拿了这张纸,你们怎么玩呢?

3、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玩的方法。

4、教师小结:这张纸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把纸夹在两腿中间,学小白兔跳,也可以把纸抛向另外一个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传给对方,也可以用力地往外扔,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我还要教小朋友更有趣的玩法,叫打雪仗,我们可以将纸团成球状,然后单手握住后高举,眼睛看着远方,然后用力地往远处投掷。当然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投向同伴的头部,尽量往远处扔。

5、请个别幼儿尝试投掷。

6、给幼儿分组,然后让幼儿练习投掷。

7、教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打雪仗的玩法,也学会了投掷的动作,所以我希望小朋友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游戏中都要遵守规则,安全才是第一,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冬天的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专注倾听别人的观点,了解辩论的基本要求。(认知目标)

2、在辩论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理由,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技能目标)

3、体验参与辩论活动带来的乐趣。(情感目标)

活动重点:在辩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

活动难点:在辩论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理由,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辩手号牌

2、《冬天与夏天》图片

3、各队的标志

4、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幼儿观察。

2、幼儿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教案:)"你认为图片上是什么季节?"(1)、夏季(2)、冬季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

(1)除了图片上看见的,你认为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2)除了图片上看见的,你认为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自由讨论"冬天好还是夏天好"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三、教师提议辩论

四、交代辩论要求、规范辩论意识。

1、出示各队标志牌

2、确立观点,分队入座--(觉得夏天好的为太阳队)--(觉得冬天好的为雪花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入坐席

3、提出辩论要求

(1)你说我听:当对方说话时请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并且眼睛要看着对方

(2)表达完整:发言时先说明自己认为的观点 例如:我认为冬天比夏天好,因为……

(3)依次辩论:从1号到5号

五、辩论赛

1、教师扮演裁判员宣布辩论赛正式开始

(1)幼儿(例:我是太阳队的1号辩手……)

(2)引导幼儿用到"我认为……因为……

2、自由辩论

(1)教师宣布自由辩论的'环节开始

(2)介绍自由辩论的规则*想到你要说的内容或理由,最先站起来的辩手可先阐述。

*一方辩手阐述完观点后,另一方才可起来阐述。

*当看见别人已经站起来时,不能打断别人,要倾听别人说话。

(3)、幼儿开始自由辩论

3、对驳环节

(1)教师引导幼儿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雪花队说"我认为冬天好,因为......",太阳队说"我认为冬天不好,因为......"。

六、辩论结束

1、再次欣赏夏天与冬天,教师根据 ppt有感讲诉教师:其实夏天有夏天的好,冬天有冬天的好……

七、活动延伸

冬天的树教案篇5

一、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雪花飞扬,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幼儿极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自然现象开展以冬天为主题的活动。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从动脑,动口,动手,使其在丰富的自然科学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的分类,统计的能力,及对艺术的表现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

2、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初浅的分类,统计知识。

4、学习用折剪贴等方式合作开展美工活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难点: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

四、活动准备

1、幅冬天背景图一张,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图片若干。

2、音乐磁带、雪花头饰。

3、分类统计表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4、小动物图片,白纸、彩笔、剪刀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冬天到了

1、游戏>和音乐表演>导入主题xx冬天来了。

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僵了……)。

3、出示画面,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乐趣,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较连贯描述观察的结果,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动物过冬办法多

1、教师小结,导入下一环节:人很能干,能想出很多办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过冬,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听故事>,请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办法,并将相应的动物图片贴入背景图中,小动物安家。

3、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动物过冬的办法(有换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储存粮食的有飞往南方的)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保护自己的能力。

4、幼儿操作:按不同的过冬方式给图中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用表格统计。

(三)植物过冬有办法

1、引导幼儿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过冬呢?

2、通过看图片,观察实物知道树木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几种,了解他们的过冬方式。

3、出示黄瓜西红柿,鲜花,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鲜花,为什么冬天也有呢?(让幼儿了解棚养殖,玻璃暖房种植,给树捆草绳等人们助植物过冬的方式。

(四)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留住冬天吗?(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轮换的)。

2、讨论留住冬天的办法。

3、分组活动(折剪雪花、画雪人,小动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丽的冬景图,把冬天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五)暖和我们的身体

带幼儿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使幼儿知道冬天的天气寒冷,多活动能使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要怕冷。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冬天带来的恢。孩子们对冬天感兴趣,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孩子自由表现得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冬天的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的句子,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朗诵《老舍文集》中的《老张的哲学》当中的优美语句并分析)

师朗诵:“那是五月的天气,小太阳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东来西去的白云亲嘴。有的唇儿一挨慌忙的飞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阳的红脸蛋;有的化着恶龙,张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变成小绵羊跑着求她的青眼。这样艳美的景色,可惜人们却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们的错处,只是小太阳太娇羞了,太泼辣了,把要看的人们晒的满脸流油,于是富人们支起凉棚索性不看,穷人们倒在柳荫下作他们的好梦,谁来惹这个闲气。”

师: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一下

读得不错。这段文字写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师:这么多文字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气

炎热

炽热

毒辣

等学生任意说

师:

本段文字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五月的天气”的炎热、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十六、《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

(投影)

师:请哪位同学将你收集到的有关老舍的资料读一下。

请学生起来读

师:说的还可以,老师补充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老舍的相关资料。

老舍(1899—199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

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读的不错。当然老师收集的还不全面,课后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体感悟

1、生快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5`)

师出示投影:

(1)、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 一髻儿 镶 薄雪

b 觉得 真得 看护 看吧

c 着落 着急 伦敦 澄清

d 狭窄 宽敞 贮蓄 水藻

(2)、选出正确的解释。

响亮的天气(a、十分明亮; b、声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b、温暖舒适)

那些小山太秀气(a、清秀;b、玲珑秀美)

2、师朗诵课文,分析课文

(1)、师朗读课文,配音乐。

师:刚才老师已经将课文读完了,下面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目,大家讨论解决,然后请每组派个成员汇报。

第一小组:第一段。

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第二小组:第二段

问题:济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①、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②、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③、人们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组:第三段、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

问题:①、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大喜爱和赞美?

②、作者写景大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③、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4、讨论一下作者写景的句子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组: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的看护夫。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将“_______”比作“日本看护夫”。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问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二组:

(1)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师:老师将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较一下,老师改的好不好?

我认为挺好的!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第四小组:第四、五段

问题:(1)、第四段主要讲述什么?

(2)、第五段水的特点?一连写了五个“绿”是为了写什么?

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3、三读课文,总结全文。

师:本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将第三自然段读一下,要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师: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风景画,抒发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这里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喜爱,赞美,喜欢,深爱等)

四、创新训练。(写和画)

师:文章中老舍抓住“温晴”二字将济南的冬天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现在请你仿照本文,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要求:(1)、一、二两组来写一写。

(2)、三、四两组的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画一画济南的冬天。

师总结讲评。

五、作业

背诵文章第三自然段

附板书:《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下的山

(小摇篮)

北国的冬天----风

薄雪覆盖下的山(小水墨画)

伦敦的冬天----雾

济南的冬天(温晴)

宝地

城外远山

(蓝宝石)

热带

----毒日

济南的水:绿

清亮

(深深的赞美和喜爱)

冬天的树教案篇7

主题目标

1、知道人们的穿戴要适应气候的变化,能用“厚厚的”“毛绒绒的”“暖和的”等词,形容冬季的服装。

2、能自己动手探索冰的特征,对玩冰感兴趣。

3、初步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4、知道有许多人坚持在冬天里工作和学习,愿意学习,能做到冬天不怕冷。

5、知道要放寒假了,小朋友都要在家里休息了,在寒假里,我们还要过春节。

6、理解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萝卜回来了》《小熊不见啦》的内容,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知道冬天多运动身体就会暖和。

7、学唱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小雪花》《小青蛙打呼噜》等,并在此基础上按规则进行游戏。

8、会画“冬天的树”,表现出冬天树木的特征;会按三角形的大小进行排列、粘帖,表现松树的外形。

9、练习边爬边用头顶球的动作,发展爬的能力;练习企鹅步,学习走平衡木、钻障碍物等。

10、按1~3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能进行3以内数等量配对。

内容与要求:

1、了解冬天特有的季节现象,并尝试根据细节特征,在图画中寻找需要的物体。

2、能手口一致的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冬天来了》《雪地里有什么》幼儿手工《冬天有什么》

2、绘画手工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冬天有什么?

师:小朋友们,冬天来了,你能说说冬天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一样的吗?除了下雪了,结冰了,顶天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2、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冬天来了》将错了的现象用圆圈圈出来。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错误,并一起讨论正确的做法。

二、找一找

1、雪地里有什么?

师:雪地上有一棵漂亮的礼物树,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红袜子?几只黄袜子?几只紫袜子?这些袜子藏在哪里?

2、幼儿操作幼儿用书《雪地里有什么》进行点数,说一说袜子的数量。

3、教师:雪地里还有什么?哦,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脚印,小朋友,请你找一找,这些脚印是谁留下来的?

4、幼儿操作用书《雪地里有什么》将脚印和小动物配对。

活动延伸:

幼儿为幼儿手工《冬天有什么》上的雪人画一身漂亮的衣服。

冬天的树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发展比较性观察力,了解几种熟悉的植物的过冬方式。

2、能关注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关于秋天景色与冬天景色的图各一幅;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1幅;幼儿常见的冬天落叶植物图片4幅;松树、小麦图片各1幅;靠种子过冬的植物图片2~3幅;西红柿、黄瓜、西瓜、草莓图片各1幅;蔬菜大棚图片1幅。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旅游过吗?旅游时都看到了什么了?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师讲故事)

2、基本部分:

a、边讲故事,边出示秋天与冬天的图片,引导孩子感受季节的变化。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住着蜗牛妈妈和它的孩子小蜗牛,有一天,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去玩吧,地上开满了鲜花,你去采几朵鲜花给我吧。” 小蜗牛很愿意帮妈妈做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它爬呀爬呀,不知过了多少天,终于来到小树林,它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画面)地上根本没有鲜花,而是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于是,小蜗牛只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说:“妈妈,鲜花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蜗牛妈妈听了,说:“哦,已经是秋天了,那你快去采几朵蘑菇回来吧。”小蜗牛再次爬出去,过了好久才来到小树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画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朋友,你能告诉小蜗牛这是为什么吗?

b、引导幼儿观察秋天与冬天的景色图片,发展孩子的比较观察能力

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小蜗牛两次看到的景色哪些地方不同。(同时出示两幅图片)

c、(出示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哪儿?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再与现在室外环境相比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学习身边常见植物落叶,变枯的原因,知道这是某些植物过冬的一种本能,通过落叶、变枯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此现像也叫休眠。采取这种过冬方式的植物都有哪些(出示杨树、柳树、月季花、栀子花的图片);学习了解植物过冬的另外几种方式。如常青休眠的:小麦、松树、冬青;靠根过冬:韭菜、菊花等;靠种子过冬的`:蒲公英、花生、玉米等。

3、结束部分

(出示西红柿、黄瓜、草莓、西瓜的图片)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能不能吃到这些水果和蔬菜呢?共同探讨人类可以帮助植物过冬的方法。如,为小树穿稻草棉衣,给蔬菜建大棚等。

【活动延伸】

到户外寻找需要人类帮助过冬的植物,为穿上暖和的“棉衣”。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了解了身边几种常见植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设计思路】

冬天到了,幼儿园院内的花坛里失去了往日的娇艳,花草都变得枯萎了,唯有一棵棵冬青仍旧傲然挺立在花坛之中。这些现象引起幼儿的注意。户外活动时,他们会不约而同的产生疑问:花草为什么变枯萎了?路边的大树的叶子都落光了,为什么冬青还是绿绿的?它们不怕冷吗?……为了顺应幼儿兴趣需要、发展需要,我认为通过活动《冬天的植物》可以让幼儿了解冬天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冬天的雪的教案6篇

冬天的雪的教案优质6篇

冬天的雪幼儿园教案7篇

冬天的雪幼儿园教案优质6篇

冬天的雪的教案优秀5篇

冬天的雪的教案通用5篇

美丽冬天作文最新7篇

美丽冬天的作文最新6篇

我爱冬天作文最新6篇

我爱冬天的雪作文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959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