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篇 >方案大全

船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

教案的充分准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教案的充分准备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船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船的美术教案最新5篇

船的美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幼儿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幼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幼儿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幼儿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

(二)尝试发现

1.幼儿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幼儿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

2.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

幼儿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

3.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一)实践练习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

鼓励幼儿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评价

1.幼儿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组织幼儿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二)拓展延伸

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船的美术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觉得怎样?(沉闷并炎热的海滩和清新靓丽的海滩的对比---环境色与主题的协调)环境色变暗又会怎样?

师小结:画家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带来了特殊的画面效果或更突出画家想要表达的主题。

2、画面的大空间——找层次

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怎么表现空间的?

欣赏一张肖像画,两个空间层次。

师小结:空间越大,画面内容越多,画家想要传递的信息也越多。

3、画面的大构图——找形式线

请一位同学勾画画面上事物的外形线。

师补充形式线。画家在人物的排列上有什么变化?

画面的美从哪里体现的?

师小结:形块的大小对比、形式线的曲直对比;人物的疏密变化、高低错落,都是反映了画面外在形式的美感。

构图小练习:学生构画形式线。

活动3【练习】背后都故事:诠释

背后的故事:诠释

(三)模仿人物的动态,体会画中人物的思想。

画面人物的动态和视线中心人物的动态不一致,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是巧合吗?还是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我们欣赏分析到这个时候,是不是忽略了1个关键人物?(这幅画的作者,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是不是要了解一下画家的背景,有可能对我们的欣赏理解有帮助哦!

师: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0~1873年创作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了创作这幅描绘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两度到伏尔加去,深入观察纤夫生活,使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的强者,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11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刻群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面上对伏尔加河的.景色作了很好的布局,使这幅尺寸不很大的画面具有宏伟深远的感觉。它不仅揭示了现实的矛盾,同时肯定了社会的积极力量,使俄国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

根据文献资料,我们重新理解并解释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从人物的动态、表情及眼神再次欣赏。

小结:人物的各种动态,表情及眼神都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这种思想正是画家要表达的思想。

师小结:你们学会了欣赏的第三招,根据画家和其画派的文献资料结合画面更细小的刻画的欣赏,深入的体会画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21世纪现代的我们还能通过这张画的欣赏了解到19世纪俄国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们的生活,不知你们有没有体会到绘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甸美。

活动4【测试】个性阐述:评价

个性阐述:评价

(四)、通过前面的欣赏学习,请你从主观判断或客观判断来评价这幅作品。

评价《伏尔加纤夫》

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我们在保持主观评价的同时要尊重客观的评价。

船的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

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了关键的句子。)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

(“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

(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

(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有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出示: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指名读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

引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打着拍子唱一唱,(生跟随节奏先整体读一遍)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不好意思了,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啦,看清楚是秤男孩还是女孩,想想应该怎么唱哦?(生再读)这一次是秤女孩子了,想想该怎么唱呢?(生再读)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吃吃的笑着(做做动作)再也唱不下去了,看来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了。怎么样,你们觉得称人活动开心吗?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巩固练习”。

一、总结全文,再读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是呀,立夏节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指板书),各种活动又让孩子们如此快乐(词卡)每当作者回忆起小时候的立夏节就会想到那迷人的美景,还会回味起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重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难怪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抓住关键词再读)老师忍不住要在这里加上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二、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几句话连贯地向家长介绍一种立夏节的习俗活动。

2、阅读《立夏风俗知多少》。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并且多读几遍。

听、问、查

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一个读,一个听,读后评价。

船的美术教案篇4

课题:

愉快的春游

学习领域:

绘画创作课

教材简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教具:

课件、录音机。

学具:

水彩笔、春游的照片。

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活动一、利用课件进行情景导入。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景物及人物的动态。(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想一下,你在录象中看到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谈创作思路。画野餐时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人物野餐的动态上,并强调在环境描绘上要突出春的特点。开阔思维还可以如何表现野餐?

活动二:《游乐园》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谈游乐场里游乐的细节,如打秋千、坐滑梯、坐转盘等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字?

小结:

画中色彩以“绿”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

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

执教时间:

4月27日——4月28日

第二节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

(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

(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作业要求: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

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学评价:

学生将春游中的愉快经历和对大自然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图合理,主次分明。

板书设计:

第八课

愉快的春游

录像

实物投影仪

学生作业

执教时间:

5月8日——5月10日

札记:

今年春游时我们学校去了崂山茶园采茶,学生特别兴奋。所以在创作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并找孩子上来表演了采茶的动作,在示范如何选择构图。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春游活动中筛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幕表现出来。

船的美术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p14--15页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材质的特性,感受材质的美感,培养关注材料的意识。2、能初步理解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与表达主题、表达情感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对材质特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

材质与表现主题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

教 具:装饰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你所见过的装饰画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二、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有它自身的美感,如玻璃的透明之美、麻质品的粗犷之美,木材的质朴之美......在你运用这些材料,精心制作一幅装饰画悬挂在家里时,你将会是何等满足,何等惬意!

三、讲授新课

1、观看教材14页图片,对三种以上不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并分析其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现象。

a、可以自己动手通过触摸、撕扯、敲击、搓揉等手段。

b、讨论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软与硬、轻与重、粗与细、韧与坚、粗糙与光滑等等。

c、这些材料各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归纳,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装饰画,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质之美表现主题与情感的。

3、教师演示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

不同的材料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

将一幅绘画作品改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船的社会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船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船的教案优秀6篇

船的研究调查报告8篇

船的研究调查报告通用8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最新5篇

大班美术青团教案最新5篇

美术课教案模板最新5篇

中班美术课教案最新5篇

礼貌的教案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87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