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时作出调整,保持课堂秩序,结合实际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1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3、克制地根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猫和小老鼠头饰各一个。
2、供幼儿游戏用的'“香肠”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
师:我是一只小老鼠,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肠。我以前有很多,可是被那只总爱欺负我的猫抢去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回来一根,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拿回来的吗?
那天,小猫在家里走来走去的看着香肠。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小猫刚一转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来走去,我就跟着他悄悄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趁小猫不注意,我急忙跑过去抓起香肠迅速跑回了家。
2、熟悉游戏音乐
完整听音乐后提问: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会怎么办?什么时候要拿起香肠迅速跑回家?
3、通过手指游戏熟悉游戏情节
(1)教师哼唱旋律带幼儿玩手指游戏。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手指游戏。
4、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角色。
(1)教师完整随音乐示范。
(2)幼儿学习。
5、幼儿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随机、适时指导。
6、改变游戏情境,提高游戏趣味性。
师:这次我们要先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经过一个小山坡、然后过草丛、最后来到小猫家里经过一面墙才能拿回香肠呢。
(1)引导幼儿做出不同躲的动作。
(2)部分幼儿游戏。
(3)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
7、结束。
师:我们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美味吧!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欣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乐意做“猫和老鼠” 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态,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学生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猫和老鼠》
1.教师: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却出了家门,它是谁呢?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学生欣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猜一猜,是谁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时表情怎么样?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半段边表演歌曲。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猫叫的节奏。学生熟悉节奏并模仿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二、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碰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游戏可换成一位学生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始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游戏可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延伸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4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渗透到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积极游戏。结合此次主题内容《好朋友》,设计了本次活动,教师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示范、幼幼、师幼互动、个别示范、迁移创编等组织形式充分感受了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智慧和与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互动。教师特别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了音乐游戏教学中,让孩子积极感受到了音乐的诙谐、幽默,激发了孩子自主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谁来了》引出歌曲中的小老鼠角色。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会儿吧,听,谁来了?(最后一个角色引出小老鼠)
(评析:作为音乐游戏的导入环节,教师用小动物角色、音乐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幼儿积极尝试跟着教师走的方法进入场地中间,有效地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1、师:你们玩得开心吗?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呀,它一点都不开心,为什么呢?原来呀,这只小老鼠住在一楼,空空的屋子里,只有它一个人,它觉得很孤单,也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知道孤单时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耸耸肩、无聊的样子)
(评析:通过重点介绍孤单是什么意思?学一学孤单的样子。为音乐游戏诙谐、幽默奠定基础。)
2、教师示范邀请朋友的方法,幼儿观察学习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做小老鼠,我们现在住在一楼,我们很孤单,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3、依次上二楼、三楼
教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依次是三楼的小老鼠找朋友)
4、指导语:四楼,住着一只大花猫,(猫在哪里呢?不知道,也不告诉你们,待会儿它会叫的,一叫,它就会来抓你们这些小老鼠了,你们听到猫的叫声后马上要躲藏起来,可不能让大花猫抓住啊)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喵——————
(提醒小老鼠在听见猫叫声后,立刻躲藏起来,不让猫抓住)
(评析:通过2、3、4环节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初步观察游戏的一个基本程序,了解游戏的规则)
5、讨论一下:
提问: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评析:通过上一阶段的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明白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邀请好朋友的?在最后老猫出现的时候在哪里要赶快的逃跑,不被老猫抓住的?从而为后面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三,请两位幼儿尝试找朋友
教师: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现在有哪两只老鼠也想上来找朋友?
1、幼儿学习随乐找朋友,教师指导。
2、幼儿随乐完整玩找朋友的游戏。
3、提问:它找得怎么样?
(评析:由于中班幼儿的表现力比较薄弱,在此环节中,教师让两个小朋友来做小老鼠,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突破,为了使两只小老鼠可以相互参照,更正确的掌握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完整游戏。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
师:圆圈里的小老鼠们在找朋友,那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怎么玩?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随乐完整游戏。
3、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以及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评析:教师在指导孤单的小老鼠找朋友的时候,没有忘记,还有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它们除了一起唱歌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请搭班老师做猫)
教师: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待会儿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做出来哦!(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老猫叫往教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老鼠走路、吃米、睡觉的动作。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老鼠头饰一个,老鼠胸饰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讲故事。
二、出示老鼠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位好朋友,它会这样叫的(吱吱) ,猜猜它是谁
幼:小老鼠。
师:小老鼠说今天要跟我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那我们要先跟小老鼠学了本领再玩,好吗?
幼:好。
师:我们来听听小老鼠教我们什么本领。(播放磁带)
四、幼儿熟悉歌曲,创编动作。、熟悉歌曲。
师:歌曲里有谁?小老鼠在干什么?
幼:跑来跑去、吃米、睡觉。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播放磁带),记住小老鼠在干什么(跑来跑去找 米吃,吃饱了就睡觉)
2、创编动作。
师:小老鼠是怎样走的?请小朋友来学学
小老鼠是怎样吃米的?请小朋友来学学。
小老鼠是怎样睡觉的?请小朋友来学学。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好不好?
幼:好。教师教授音乐节奏,模仿老鼠的步子。
师:如果这时候大猫来了,小老鼠怎么办?
幼:跑回自己的家。
五、讲解游戏规则,进行师幼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师幼游戏。
师:我们听到老鼠跑来跑去的音乐,我们就做跑来跑去的动作, 听到老鼠吃米的音乐就做老鼠吃米的动作,听到老鼠睡觉的音乐就做老鼠睡觉的动作,当听到大猫来了就跑回自己的座位上,会玩吗?请你们来当小老鼠,我来当老鼠妈妈,胡老师当大猫,我们出去找东西吃吧!
(播放磁带,进行游戏)
师:好险 啊点被大猫捉住了!可是妈妈还没吃饱,小老鼠吃饱没有?
我们再去找东西吃吧!
(播放磁带)
2请幼儿当大猫再进行游戏。
六、结束
师:这回我们都吃饱了,让我们开火车回家吧!幼儿随音乐退场。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音乐游戏小老鼠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请求,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同伴共同表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cd《小老鼠打电话》;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电话号码等。
(2)练习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3)引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
2、学习唱歌。
(1)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
(2)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3)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
(4)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增强趣味性。
(5)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6)看着图谱念歌词。
(7)放cd,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3、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4、品德教育: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下次音乐活动玩《小老鼠打电话》的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老鼠大班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