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通过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控制工作的节奏和质量,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篇1
根据《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处必须在20xx年完成2个贫困村“出列”,所有贫困户“一有、两不愁、四保障”的目标。现在距离20xx年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我处还有824户1524名贫困群众,“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意味着我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扶贫攻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要义和关键,切实把“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这个硬责任硬任务担当起来、努力完成好,确保如期兑现。
现对20xx年我处扶贫开发工作计划如下。
1、挂图作战、精准扶贫明白袋提档升级
挂图作战、精准扶贫明白袋是去年我处扶贫攻坚亮点工作,今年,为更好发挥两者功能,处扶贫办将对其进行提档升级。一是范围升级。去年办事处下辖的15个行政村村村挂出了作战图,今年办事处级也将挂图作战;同时去年明白袋制作及发放仅覆盖288户一般贫困户,今年未脱贫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也将入列。二是内容升级。以“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为主题的新一轮“三万”活动“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内容将被充实到办事处级作战图中;明白袋中也将添加帮扶责任人更完整的个人信息,同时领导言论、扶贫政策等信息实时更新,做到动态管理。
2、狠抓产业扶贫,一村一品注重“造血”
我处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说明救济式扶贫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可以说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今年,办事处将借助全市开展第六轮“三万”活动的有利契机,着力谋划“一村一品”。重点是结合村庄发展规划和村情民意,科学论证,帮助下辖15个村找准主导产业,同时立足长远,制定规划,落实推进产业发展的线路图和时间表。在产业推进过程中,要确保贫困户真正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摆脱贫困的力量。处扶贫办将对照各村制定的产业推进时间表加强督办,各村扶贫专干也必须保证每半个月一次进展汇报,力促“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组织企业参与到扶贫攻坚过程中来
去年,村皇廷休闲山庄、关陵庙村鹭联达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全处数十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助其摆脱贫困,为全处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贡献。我处目前有33家企业,如果组织得力,将是扶贫攻坚进程中的一股强大力量。今年,处扶贫办将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原则,组织辖区内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地参与到扶贫攻坚过程中来,即在组织企业负责人入户走访摸清贫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五个创新扶贫模式中因地制宜选择具体帮扶途径。
一是产业扶贫,即企业通过投资兴办工厂,开发结对村的资源,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二是商贸扶贫,即企业发挥自身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就业扶贫,即企业为结对村贫困户设立就业绿色通道,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同时在岗位设置、薪资待遇上对贫困户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关照;四是捐赠扶贫,即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智力扶贫,即企业借助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4、设立扶贫基金,科学有效运作资本
兄弟镇处在推进精准扶贫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处实施精准扶贫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与经验借鉴,扶贫基金的设立就是一例。今年,处扶贫办将遴选试点村设立扶贫开发基金专项账户,“专项补助、企业赞助、各界帮助”的资金全部入驻到这个账户中,同时处扶贫办协助建立公开、透明的基金使用制度,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扶贫解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基金会在扶贫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
处扶贫办也将进一步挖掘、学习兄弟镇处优秀经验,立足本处实际,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转化为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对策,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为本处的脱贫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篇2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__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徐家镇20__年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以增收为核心,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劳务技能传授扶贫为重点,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逐步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致富能力。一年多来,我镇的扶贫解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就开展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扶贫解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构建和-谐徐家”的具体行动。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扎实抓好我镇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实现20__年扶贫解困的目标任务,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徐家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督促和检查。正是因为有领导小组的科学安排,有全体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积极参与,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和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作保障,才使我镇今年上半年的扶贫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今年初,“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就及早制定了《徐家镇20__年扶贫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一是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30户,83人的贫困户帮扶,使他们本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二是提出了扶贫解困工作的三大重点:加大扶贫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力度,确立贫困农民稳定的增收项目;加大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要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其寻找致富门路。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督查、考核,及时收集扶贫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镇民政、计生、畜牧等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真心为民,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三、措施得力,帮扶效果明显
扶贫对象的确定,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扶贫解困工作迈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通过开展扎实的工作,完成既定的帮扶目标任务,还必须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还必须用心帮扶,真情付出,才能收到扶贫解困工作的实质性效果。
一年来,我镇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体机关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打好了扶贫攻坚战。
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篇3
新的一年,我局将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摒弃“穿开发新衣,走救济老路”,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20xx年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通过项目扶持、小额信贷帮扶等一系列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通过产业扶贫,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一、严格落实驻村帮扶责任
严格执行“双包”制度,积极落实驻村工作和干部包户任务。对驻村工作队严格管理,与单位完全脱钩,每月坚持在村期间不少于22天。驻村期间,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发扬民主,带头廉洁自律;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村帮扶工作做好参谋,精心实施脱贫规划和计划。加强帮扶干部管理和扶贫业务学习,在帮扶中增长才干,确保不出事,多干事,干好事,不辜负贫困和全村居民的热切盼望。根据包保户的具体情况,因户施策,确保扶贫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发展
大力推进绿丰源扶贫产业基地建设。20xx年计划再建一个存栏1万只的种鸭场,,建造一个出栏2万只现代化蛋鸡场,发展适度规模生猪、山羊、肉禽养殖场户10个,修建2座桥涵,安装路灯15盏,完善村文化广场基础设施设备。继续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宿州市分行、灵璧县支行,加大对黄家村产业发展贷款扶持力度。使村扶贫产业园能有序、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公司+贫困户”等带贫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贫困户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达到稳固脱贫。
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三年工作计划”,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开展帮扶工作,重点抓好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设施为抓手,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20xx年继续推进村级道路、饮水、卫生、文化等工程建设,让定点扶贫村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巩固提升已脱贫户和边缘户深入水平。充分发动群众,做好厕所、垃圾、污水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改造厕所172个,清理村所有汪塘。二是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三是确保3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和400平方米村卫生室正常运转;四是敬老院顺利投入使用;五是新建桥涵2座,2新增节水灌溉工程500亩。
四、强化技术培训与服务
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送技术下乡,举办种蛋鸡饲养、猪病疫病防控、山羊养殖技术和肉牛快速育肥等养殖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20xx人。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帮助有条件的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转移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培训一方,致富一方。
五、扎实做好畜禽疫病防控
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全免。通过采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掌握强制免疫的相关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是否达标,同时对规模养殖场开展相关疫病的常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使之对动物疫病作出预警预报和做好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畜禽养殖健康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促推脱贫攻坚工作注之绵薄之力。
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篇4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三有”、贫困村“五有”和“四好目标”的总体要求,扎实抓好“六个精准”工作和“五个一批”政策落实,全力协助指导xx镇及xx村组织实施好扶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37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贫困线3300元以上,全面完成所帮扶的xx镇xx村、xx村、xx村共计20户67人年内脱贫,xx村20xx年整村“摘帽”脱贫。
二、工作重点
(一)再次做好精准识别。x月底前会同镇村对xx年10月精准识别清退名单和新识别贫困户名单予以再核实,确保错退率
(二)协助抓好痕迹管理。指导并督促镇村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重点是贫困户帮扶包所涉内容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完善、归档以及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三)积极推进xx村产业发展。进一步配合村两委做好土地落实、资金落实、种苗落实和贫困户入股手续完善,完成600亩猕猴桃和600亩海椒产业的种植和管理经营。举办技术培训班2期。
(四)协助村两委抓好道路、水利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和农户农房建设,确保所有项目在3月底前开工、9月底前完工。重点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及时督促村两委做好项目实施资料收集。
(五)加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政策,指导村“两委”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六)积极开展为贫困户送温暖活动。4月开展送生产资料和助耕活动、8月开展助学活动、年前开展送温暖关爱慰问活动。
(七)全力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工作。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加快生态工业发展,重点围绕茶叶、猕猴桃、林竹(木)、魔芋等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延伸链条狠抓项目招商落地;强力推进魔芋制品二期工程、姜黄深加工、猕猴桃保鲜贮藏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运。
(八)扎实抓好就业产业扶贫工作。积极协调县内企业开发提供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工作岗位,配合人社部门开展贫困户就业培训,力争转移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110人。
三、组织领导
(一)调整充实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和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管委会副主任和党工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承担。
(二)调整帮扶责任人。鉴于人员变动,办公室按照科级领导干部帮扶2-3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原则,于2月底前将帮扶责任人重新调整到位,调整后的帮扶人应尽快熟悉被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切实履行好帮扶责任。
(三)实行帮扶分片联系制。xx村由xx牵头负责,联系人xx;xx村由xx牵头负责,联系人xx;xx村由xx牵头负责,联系人xx。
(四)帮扶要求。认真落实扶贫帮扶“一把手”负责制和结对帮扶制。管委会党组(或主任办公会)全年研究精准扶贫工作不少于2次。主要领导每个月到联系村、帮扶户不少于1天,班子成员每个月到村帮扶不少于2天,帮扶干部每月到村帮扶不少于3次。所有帮扶工作都要作好帮扶记录。
村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促进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建设紧密结合,特制定本计划。
(一)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到2017年,完成贫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55万亩,完成规划的8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到2020年,在贫困县共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10万亩,完成规划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有效预防地质灾害。
(二)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到2017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94%;到2020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64%,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态保护。2017年,贫困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52%以上;2020年达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17年55%以上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一)强化国土资源整治
1.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土地整治实施规划》,对确定实施项目的贫困村逐村制定实施计划。加强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提高农田质量,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施规划》,到2017年,完成200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确保受地质灾害威胁的92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完成53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2.39万户。到2020年,共完成217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22.5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共完成65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2.7万户。
3.提高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标准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竣工后的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4.加强耕地管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权不变,继续由原承包人耕种;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给村集体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
1.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保护好现有6080万亩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3284万亩;依托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植树造林,从2015年开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积21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每亩价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发展优质林果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梨、枣、枸杞等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从2015年开始,每年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以上,新增林果面积60万亩、提质增效100万亩。到2017年,林果面积达到1960万亩,产值达到180亿元;到2020年,林果面积达到2140万亩,产值达到360亿元。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到2017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120个以上,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20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300个以上,产值达到65亿元。
4.加快发展特色苗木产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苗产业,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种苗基地建设,培育种苗大户。每年新育以云杉、油松、樟子松、刺槐、新疆杨为主的生态苗木10万亩;新育以苹果、大樱桃、核桃、梨为主的经济林苗木2万亩;新育以国槐、银杏、云杉、雪松、香花槐为主的景观苗木3万亩。到2017年,苗木产值达到18亿元,到2020年达到24亿元。
5.强化技术培训服务。在贫困地区开展到村到户林业技术服务,整合力量建立林业扶贫服务队,及时开展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服务。到2017年,累计培训贫困农民180万人(次);到2020年,累计培训人数达到400万人(次),使贫困户每户掌握1—2项产业实用技术,参与1—2项富民产业增收项目。建立林果技术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1.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在全省贫困地区全面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从2015年起到2020年,贫困地区每年完成草原禁牧0.83亿亩、草畜平衡0.916亿亩、牧草良种补贴0.21亿亩,对21.78万户贫困牧民给予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年落实补贴资金10.26亿元。
2.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15—2017年,在肃南等19个贫困县每年完成草原围栏300万亩,2018—2020年每年完成草原围栏250万亩;从2015年起到2020年,每年补播改良100万亩、种植人工饲草6万亩、发展舍饲棚圈养殖1.5万户,总投资7.776亿元。
(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1.加强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环境整洁村建设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保护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观,创建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群众自我管护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机制。
2.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贫困村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粪便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省环保部门从2015—2017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15年完成113个、2016年完成95个、2017年完成92个,使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0%;从2018年起,继续安排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巩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20年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5%。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属、化学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激励机制。
(五)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向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项目建设按期顺利进行。
(一)省委农工办、省发改、农牧、国土、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术标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省审计厅负责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域年度生态环境扶贫工作方案,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所辖贫困县(市、区),并加强指导、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各贫困县(市、区)要担负起具体实施的主体责任,按照精准扶贫需求清单,编制本县(市、区)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组织实施好项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